李晶
【摘要】一直以來商業銀行作為重要的資本管理中心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且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金融資本運作方式的不斷創新,商業銀行的發展面臨著更大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完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措施是保證商業銀行長久發展、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在穩定市場、管控資本中的作用的關鍵所在。本文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體現出的問題進行了重點研究,并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現狀提出了合理的解決措施,希望對我國金融市場的長久發展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 風險管理 研究 對策
一、引言
自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格局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變,我國上市商業銀行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模塊在國內經濟市場轉型的大背景下面臨著來自國際銀行競爭、信息披露的完整度以及銀行自身價值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因此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也顯得尤為重要。
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概述
商業銀行,英文簡稱為CB,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通過多種融資手段進行社會融資,運用基本的經濟理論對這些社會資本進行經營管理,并協助政府進行市場管控的金融機構。花旗銀行前總裁韋斯頓曾經說過,銀行家從事的工作就是管理風險。在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商業銀行面臨著來自企業自身和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壓力,風險管控工作是保證有效地資本運作,為企業銀行創造更大經濟效益的關鍵。所謂的商業銀行風險管控就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商業銀行面對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為確保資本的安全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事件進行識別和評估,出具詳細的風險評估報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可能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總體來說,商業銀行的面臨的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等三個方面,降低銀行風險需要一套完善的內控制度作為保障,并根據國內和國際金融市場發展局勢制定完善的發展策略。
三、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產權制度不完善
商業銀行產權制度由既定的商業銀行產權關系和享用的產權規則構成,一個玩完善的產權制度需要從管理上明確交易界限、規范交易行為、提供激勵機制以及完善資源配置等功能。但是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受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過去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以及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等產權為單一的全民所有制,名義上國家代表人民行使相應的權利,但是實際上銀行高管和銀行員工直接負責分配銀行的資產,人民無法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權利,且監督制度不夠完善,這是導致商業銀行資金運營存在風險的根本原因。
(二)組織機構不合理
我國的經濟市場與其他發達發達國家相比無論從產業結構還是風險控制等都存在較大差距,資本運作方式較為單一。銀行體系中無論是國有獨資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亦或是城市商業銀行等均存在組織結構單一、人員配置不完善等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缺乏有效地權力制約機制,銀行內部機構行政化嚴重,容易導致行政職權被濫用,資金運作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二是管理程序較為繁雜,管理效率低下。我國大多數銀行的部門設置都是按照行政級別進行劃分,管理層多達三、四級,這種組織模式給銀行的實際工作帶來很大弊端,首先是決策層太多,面對重大決策性問題是拿不出統一意見,決策范圍太大;其次是各部門之間分工不明確,缺乏有效地榭提哦啊和配合,工作效率低下;最后就是決策信息傳遞較慢,需要經過多個部門進行審核,且信息透明度不高。
(三)風險管理技術落后
商業銀行是一個涉及到人力資源和資本管理的龐大的系統,而資本管理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風險,需要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作為支撐。風險管理技術可以分為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兩種,定性管理是指根據銀行內部領導者的個人經驗和工作能力對銀行內部環境中的風險做識別和評估,不需要相應的數據支撐,因而容易受到領導者的個人主觀醫院的影響;定量管理與定性管理存在本質上的差距,依賴于銀行已有的統計數據進行定量分析,并通過一定的計算模型和指標體系量化計算得出銀行的風險評估值。目前國外的大型銀行往往可以將這兩種管理手段有效結合起來,國內的商業銀行還處在模仿摸索階段,過多的依賴于定性管理而忽略了定量指標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風險管理技術亟待完善。
四、我國商業銀行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的建議和策略
(一)改變股權結構
我國商業銀行進行風險管理制度改革的首要工作就是根據股權結構變化,建立符合自身戰略定位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逐步建成以銀行董事會和職業經理為領導集體的,以獨立風險管理部門為中心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并朱總協調與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圍繞管理中心建成一個高效的風險管理系統。董事會和職業經理人作為最高決策層全面把握國內外經濟市場的發展動向制定出合理的經濟決策;風險管理部門要實行垂直的領導政策,打造一支高效的風險評估隊伍,逐步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條條框框,實現以業務為中心的管理制度,從業務風險源頭進行控制。
(二)形成良好的風險管理體制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是保證風險評估效果的關鍵所在。首先,要逐步完善對決策者的監督和約束機制,避免決策者因為自身問題引起的決策失誤或是非理性決策,保證銀行重大決策的正確性;其次,要保證風險管控工作的獨立性。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很多風險管理人員已經意識到了可能爆發的金融危機所帶來的風險,但是他們的建議沒有得到上層決策者的重視,最終很多一行面臨倒閉。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必須加強對風險管理獨立性的思考,并進一步完善相應的制度;最后,要對那些多品種、多極限和多幣種的產品等加強識別和度量質量,廣泛進行職場調研,進行嚴格的數據分析,為決策者提供切實可靠地數據依據。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風險管理和控制是我國商業銀行實際工作中的重點內容,關乎著國家經濟市場的繁榮發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面對國內外不同的金融投資環境帶來的壓力,商業銀行應該著重于本行自身面臨的問題,從多個角度入手,通過改善股權關系、完善風險管理體制等方面入手,切實提升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和投資水平,進一步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姚曉翠.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4.
[2]李永華.中國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3.
[3]李夢溪.我國上市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3.
[4]黃金瑞.我國商業銀行信用卡風險管理及對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