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比娜.開西米爾汗
食對市場上流通的食品進行安全檢驗是工商部門的重要職責之一,也是保障人們群眾舌尖上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流通環節的食品可以說是已經到了食品安全檢驗的最后一關,本著為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工商部門一定要做好食品流通環節的檢驗工作。
我國在食品流通環節開展檢驗工作的現狀
一直以來,我國在食品流通環節開展檢驗工作的方式都是采取抽樣檢驗,因為市場上每天流通的食品種類繁多、而且數量非常大,而且對商品的檢驗項目很多,每件商品都檢查顯然不可能。為了保證食品質量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并且盡量減少監管成本,抽樣檢驗成為了監管部門開展食品檢驗工作的最佳選擇。采用抽樣檢查的步驟就是從一批同種類的商品中隨機抽取出固定比例的商品進行質量檢驗,檢驗的內容通常都是與食品質量緊密相關的內外包裝、保質期、生產日期、商標、各種物理化學微生物的指標等等,看這些產品的各項指標是否達到了我國對此類產品做出的質量規定。抽樣法是數學上常用的一種調查方法,它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而且操作簡單合理,而且得出的數據基本可以算是真實可靠的,所以抽樣法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
當前我們國家對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檢查工作都是各級工商管理部門與食品質量檢測機構合作開展的。首先,工商部門會對與之合作的食品質量檢測機構進行法定授權,得到授權的機構會對需要進行檢驗的食品制定詳細的抽樣檢查方案,之后由工商部門把在市場上抽樣選取出來的食品送到得到授權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的結果最終由工商部門告知給廣大群眾,發布對外消息。同時,對于檢驗中出現問題的食品工商部門也會立即進行下架、召回、命令廠家停頓整改等后續工作。
我國在食品流通環節開展檢驗工作存在的問題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在逐漸增加,也出臺了很多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對那些非法生產有害食品的不良企業的打擊力度也在加大。但是由于市場上流通的食品種類和數量實在是太過龐大,工商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不足,很多時候都無法把食品監管工作做的面面俱到。在食品流通環節開展的檢驗工作也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法律法規依然不夠健全。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出臺了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法律,但是對食品流通環節檢驗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還處在初級階段,對如何有效開展食品安全的檢驗工作并沒有具體化,已出臺的法條也缺乏可操作性。在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具體實施環節的有效性兩個方法,我國還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食品安全的監管隊伍建設薄弱。食品安全的監管隊伍既包括工商部門開展食品檢查工作的專業人員,也包括實施檢驗的第三方檢驗機構人員。當前,在食品流通環節開展食品質量檢查工作的這兩種專業人才的數量都比較缺乏,現有的工作人員很多技術水平都不能達到標準要求,無法準確的發現食品是否真的質量過關。
食品安全檢查的技術有限。當前我國對食品安全能夠檢查的項目并不多,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有很多食品安全相關的指標還無法實現精準檢測,而且可以對食品進行快速檢查的儀器設備種類也比較少,所以檢查的技術限制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大難關。
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開展檢驗工作的有效策略
舌尖上的安全是關系著我們每個人人身安全的大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不得不吃到市場上流通的各種種類的食品,對于個人來說食品安全是我們防不上防的大事。所以工商管理部門身上承擔的是我們億萬群眾的身體健康,可謂責任重大,在食品安全的檢驗工作上容不得半點馬虎。
完善選用食品安全檢驗機構的制度。食品安全檢驗機構在整個檢驗工作中承擔著重要角色,是保證食品安全檢查工作有效性的核心力量。所以,如何選用第三方食品安全檢驗機構需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制定出一套科學完整的選用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來執行。在實際的選用過程中,一定要保證選用的公開公正性,可以先根據普通標準選出具有足夠檢驗能力的一些檢驗機構,之后明確這些機構所擅長的不同檢驗指標,取各個機構的技術長處進行結合,這樣才能保證最后的檢驗結果具有專業性、權威性和準確性。
提高檢驗工作的覆蓋面和針對性。要讓檢驗工作具有廣泛的覆蓋面,首先要做的是使用好食品快速檢測方法,對食品安全進行初步檢查,因為這種檢查方法具有較高的檢查效率,但是檢查結果并不是十分準確,所以只能作為食品安全檢查的初步方法。其次是要對食品經銷商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讓他們對自己的產品進行自檢,這樣能很大程度上減輕工商部門的工作量,而且真正做到擴大檢查的覆蓋面。檢查工作的針對性是指在檢查過程中,要對食品的種類和指標有重點的進行檢查,一定要保證對人們必須的食品種類和對人們的健康影響最大的指標進行嚴格檢查。
對食品安全檢查的結果充分重視。食品安全檢查的結果是以后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工作的重要依據,工商部門一定要對記過進行仔細研究,總結出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的食品種類和指標,這些都可以作為下次的工作重點,而且對出現問題比較多的地區還可以進行實時監控,在平時工作中加大監管力度。還有就是對檢查結果一定要進行公示,讓消費者擁有知情權。
綜上所述,在這個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有很多食品生產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昧著良心生產對人身體有害的產品,他們想盡各種辦法來降低生產成本,想要在食品行業贏取暴利,可無數事實證明這樣做到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己。為了我國億萬群眾的身體健康,工商管理部門一定要對這些非法生產企業嚴厲打擊,對市場上流通的食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驗,保證人們吃上安全無害的健康食品。
(作者單位: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產品質量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