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麗 程震
【摘要】實踐教學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國貿專業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應用型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基本手段。文章基于KSAO模型,在分析國貿專業目標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的基礎上,構建了國貿專業多層次教學模式,并討論了其實施條件,目的為市場提供更加符合社會應用型需求的國貿專業人才。
【關鍵詞】KSAO 多層次 應用型教學
一、國貿專業應用型目標崗位所需的KSAO能力分析
KSAO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對員工職業崗位資質的描述模型。其中K(Knowledge,知識)是指完成某項業務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專業知識和職位認知;S(Skill,技能)是指在進行某項業務前和進行某項業務運用某種業務技能或操作專業設備以及完成某項具體工作任務的熟練程度,包括實際的工作技巧和經驗;A(Ability,能力)是指掌握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所需要的一般能力;O(Other-Characters,其他特質)主要是指有效完成某一工作需要的其他個性特質。通過KSAO分析,可以較為全面地反映一個人從事某種職業所必須具備的職業素質能力。其中,K包括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與知識,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了解相關國家的社會與文化常識等,它們是承擔外貿業務工作的前提;S包括國貿商務談判、報關報檢、貨代等專業技能市場調查能力、文書撰寫能力、市場營銷、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取得的單證員、報關員等職業資格證書的能力等,它們是開展外貿業務工作的條件;A包括熟練運用英語與外商交流、談判、書信、傳真等,還包括流利的外貿英語口語、創新能力、溝通能力等,它們是勝任外貿業務工作的基礎;O包括性格、興趣、態度、團隊協調能力、行為習慣等,它們是堅守外貿業務工作的保障。短期而言,國貿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主要來自S,但從長期而言,A和O是畢業生未來成長的根源。
二、國貿專業層次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多層次“平臺+模塊”課程體系
高校要培養社會急需的國貿專業人才,首先必須根據目標崗位職業能力要求,以外貿業務流程為主線確定立體化課程體系,其具體包括兩個平臺,即通識必修課程和應用型專業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平臺和國貿專業基礎課平臺);三個模塊,即K模塊,即通識教育,注重培養應用型本科國貿專業學生從事外貿業務所需的基本知識和具備外貿行業基本的認知,這一模塊是發展國貿專業教育的基礎;S模塊,即專業技能教育,主要培養學生的國貿專業技能及專業知識與運用外貿知識在實踐過程中完成外貿業務的技巧及熟練程度,這一模塊是國貿應用型專業教育的核心;A、O模塊,即延伸教育,培養和發展學生適應國貿工作崗位的個人基本素質和國貿專業素質,這一模塊是提升國貿專業教育質量的關鍵。
(二)多層次校內外實踐組合
多層次化課程體系與課堂講授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供了理論基礎,必須加強學生校內和校外應用型實踐教學與操作技能的訓練同時提高,校內實踐,包括基礎知識技能與專業知識認知實踐實訓、課堂專業知識理論與實務同步訓練和實訓室報關實訓、單證實訓、國貿綜合simtrade實訓等,為了強化學生的專業認知和解決管理實際問題的操控能力,我校的國貿專業建成的報關實訓、單證員培訓基地、綜合實訓實訓室,擁有計算機180臺,現使用世格外貿實驗軟件,通過單一的報關軟件了解一般貨物和特殊貨物進出口報關的流程和填制的票據;通過單證實訓指導學生填寫各種外貿業務所需單據;通過使用simtrad世格軟件,讓學生通過從建立自己的公司,到形成外貿業務的角色,即出口商、進口商、供應商、進出口銀行,并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貨物的凈出口事務,能夠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業務技巧,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實戰能力、動手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維能力。校外實踐,包括校外實習基地基本崗位和專業輪回崗位實訓和國貿相關企業名企實踐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校外實踐基地在專業實踐教學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各單位的校外專業實習指導教師在學生實習過程中認真指導,耐心講解,本專業的指導教師精心組織每一屆學生的校外專業調研實踐環節,全方位提高學生的應用型實踐能力。
(三)多層次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是教學行為的指揮棒,對國貿教學研究的成效起著導向作用。多層次考核方式是在傳統閉卷考試的基礎上,配合實訓電子試卷,實訓的平臺的網絡實踐練習等網絡考核方法,或實施“二二六”考試方法,或其他多層次考核方式。其中,“二二六”考核方式是指20%分數來自實訓的電子作業、課堂中積極性、課前-中-后考勤、實踐性活動的參與等平時成績;20%考分來自國貿案例分析報告及模擬實習操作的小組評分結果;60%來自閉卷的理論知識考試。隨著立體化教學資源的大力使用,可以逐步取消書面作業,在校園網國貿專業相關課程的網頁上完成每章的作業,提交后記入平時成績。這種考核方式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又可以促進學生熟練操作計算機,提高學習效率。
三、國貿專業多層次教學模式的實施方式
(一)不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課程改革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注重知識培養的同時,更要注重實踐教學。一、要提高教師隊伍水平,首先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不斷琢磨和研究,致力于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來;二、針對國貿專業,可以對《國貿理論與實務》、《外貿函電》、《外貿單證實務》等這些實踐性強的課程進行改革,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強調學生在做中學。三、在教學模式改革中,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不僅能獲得書本或教師傳授的國貿知識和技能,而且還要對其進行分析,提出質疑,自主而有選擇地吸收;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實踐、主動創新,使學生明白學習遠不只是知識的簡單增加,而是知識、經驗、文化等相互貫穿與融合,使學生具有嚴密的自我反省的創造性思維。
(二)搭建協同合作平臺,以賽促學促能
KSAO模式就是基于外貿企業對國貿專業人才的需求提出的不同崗位要求,要培養企業和學校對口的人才,就必須要了解企業和社會需要什么人才,學校再據此來調整國貿人才培養方案。對此,學院應該努力搭建校企、校校合作平臺,一方面了解企業應用型職位所需,這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會更有針對性;另一方面校企與同類型高校形成良好合作關系,學生的認知實習、專業實習甚至畢業實習等都可以在實習基地完成,也可以去借鑒其他同類高校外貿實訓的基地和實訓用的軟件,應用型本科院校間可以校間合作,互相學習國貿專業創新性實踐性課程的改革方式。另外,對民辦院校而言,在資金短缺,軟硬件設施不齊備的條件下,以賽促學促能是一個新的思路,針對國貿專業,POCIB大賽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比賽,學生自己通過注冊公司,完成貿易流程,能夠把所學專業知識融匯起來,這對提升專業技能,鞏固基礎理論知識有很大作用。
(三)建立完善的網絡教學平臺,創建精品共享課程
國貿專業多層次教學模式是信息技術與專業課程整合的新型教學模式。要求高校建立校園網絡教學平臺,創建國貿專業精品課程共享,運用微課、慕課的教學方法把微視頻、微文本、多媒體課件等教學資料按章節上傳到精品共享課程平臺中,一方面,該平臺為教師備課、課件制作等多層次教學資源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另一方面,也有效解決了課堂內無法專心聽課和學習進度程度不一致的局限性。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以隨時查閱,免除了課堂記錄的煩惱,在課堂上可以輕松的討論與練習,在課下可以根據學習進度來自學教學視頻內容,實現翻轉課堂。
參考文獻
[1]蘇科五.國際經濟貿易專業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03).
[2]左鋒.基于職業能力的中高職國際貿易類專業技能人才KSC模型研究[J].現代教育.2012,(20)
[3]羅麗娜.深化國際貿易實驗課程改革的思考與實踐———以三峽大學為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6)
[4]趙紹全.當前部分高校國際貿易專業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淺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5,(01).
[5]趙天唯.國際貿易專業應用型教學改革與對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2).
[6]楊曉云,鄧曉霞.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之探討———以業務流程為視角[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4,(1)
基金項目:【JY1540】江西科技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與應用工程”2015年度項目《基于KSAO模式下國貿專業多層次實踐教學研究——以江西科技學院為例》。
作者簡介:李雅麗(1988-),女,湖南長沙人,江西科技學院財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程震(1986-),男,山東泰安人,江西核工業地質局二六六大隊,中級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