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城鎮建設是整個國家從工業化過渡到現代化必須經歷的階段,是促進我國實現城鄉結合,轉變社會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經之路。小城鎮是農村與城市的銜接點,是城市與農村之間的過渡區域,許多大中城市的進一步發展都必須以小城鎮的領先發展為基礎,農業現代化也必須依靠小城鎮的發展才能實現。然而小城鎮建設過程中對資金的巨大需求成為限制其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六安市的小城鎮為研究對象,分析其以財政撥款、債務性融資、資產資源性融資為主的融資模式,探討該融資模式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具有創新型的建議。
【關鍵詞】小城鎮建設 融資體制 創新
一、六安市小城鎮建設現狀的初步介紹
六安市又名“皋城”,屬于地級市,隸屬于安徽省境內,位于安徽省西部,坐落于長江、淮河之間,總面積達一萬八千平方公里。六安為大別山區域的中心城市,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長三角城市群的一員,也是安徽省會合肥經濟圈的副中心城市。六安市分為兩區五縣:裕安區、金安區、壽縣、金寨縣、霍邱縣、霍山、舒城縣,各縣又包含若干個鄉鎮。這些鄉鎮中包含著全國重點鎮、全省重點鎮、全省中心鎮、全國小城鎮試點鎮和市級重點鎮,這些頗具特色的小鎮證明了六安市小城鎮建設已經初步的取得了成效。
而且,六安市小城鎮建設的規模正在逐漸擴大,朝著“發展特色經濟,創建產業名鎮”的目標前進。就目前的經濟狀況來看,該市已初步建成了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小鎮,其中有天堂寨、佛子嶺、萬佛湖、橫排頭,它們分屬于金寨縣、霍山、舒城縣、蘇埠鎮,這些景區憑借其獨特的自然景觀積極發展旅游產業,用旅游業帶來的收入發展當地經濟。其中蘇埠鎮素有“小南京”之稱,該鎮有兩類非常具有特色的產業,分別是麻類制品和漁網具,這兩類產品的生產在安徽省甚至全國范圍內都占據著重要地位;近期使六安頻頻登上新聞頭條的當屬毛坦廠鎮的毛坦廠中學,“萬人送考”的陣仗讓人銘記于心,該鎮利用毛坦廠中學帶來的可觀收入大力發展以教育為主的特色產業,自毛坦廠中學建立以來,毛坦廠鎮的經濟也邁入了高速發展時期;金寨縣油坊店鄉的茶葉市場建設也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因此油坊店鄉的朱唐小集鎮也漸漸發展為非常有名的茶鄉。
六安市各鄉鎮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整個市的經濟發展,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也成為限制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六安市小城鎮發展現有的融資模式
小城鎮建設過程中資金短缺、分散,投資渠道單一,進而導致城鎮建設缺乏長期穩定的專項資金,根本無法進行必要的基礎設施新建設。六安市小城鎮發展亟需積極探索新型的融資方式來彌補現有融資方式的不足。
(一)財政撥款
政府無償將預算內資金撥給鄉鎮企業,資金用途在撥款前已經明確規定,主要用于教育和衛生等公共事業,該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
(二)債務性融資
債務性融資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債券、地方政府銀行貸款、政府融資平臺的銀行貸款和公司債券等。其中債務性融資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銀行發放貸款的硬性條件是地方政府需要作出承諾且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同意將融資所得資金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以確保還本付息,符合這項條件之后,就可以通過相關程序獲得國家開發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
(三)資產(資源)性融資
地方政府憑借其固有資產以及公共資源籌集資金。比如:項目融資、土地融資、特務經營權融資。六安市部分城鎮憑借其區域優勢,通過拍賣土地來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然后用拍賣土地所得收入對城鎮建設給予資金支持。
三、六安市小城鎮現有融資模式存在的問題
小城鎮經濟建設的發展不是純粹的經濟問題,更不是簡單的農村和城市問題,這關乎一個城市能否保持經濟增長、社會和諧進步和良好生活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我市屬于四線城市,小城鎮建設的起步比較晚,再加上沒有足夠的經驗,小城鎮建設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一)六安市中許多城鎮的規模很小
城鎮規模太小會限制這些城鎮的發展空間和影響區域,使其難以實現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想要這些城鎮的經濟得到發展并且繁榮起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規模的限制更加影響了城鎮功能的發揮,使得本來就供給不足的公共基礎設施和相關利民保障措施的投資成本偏高。
(二)部分小城鎮投資不足
小城鎮建設過程會受資金的約束,資金的嚴重缺乏會限制小城鎮的發展和建設,其中非常明顯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本就不多,能夠自由支配的資金僅可維持政府本身的日常運轉,沒有多余的閑置資金來為城鎮建設作投資,僅有的方法也只是通過預算外收入來彌補部分資金缺口。再加上小城鎮建設融資的機制比較單一,能夠籌集到的建設資金根本無法完成城鎮建設項目的全過程。
(三)在制定城鎮建設的規劃時,小城鎮本身具有的獨特之處被忽視
小城鎮的個性特質沒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由于小城鎮的建設屬于城市建設的一部分,規劃者通常將適合于城市建設的那一套模式應用于小城鎮的建設。舉例來說,城市的廣場一般處于城市的中心地帶,建筑物一般都是十層以上的寫字樓,建筑風格也是常見的都市風格,而把這些模式照搬到城鎮的建設中去,就會使城鎮建筑缺乏層次感,建筑物的風格也過于單調,到了最后,縱觀整體的發展,小城鎮與城市并無多大區別,僅僅是城市發展模式的簡單縮影而已。
(四)小城鎮的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產業結構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
許多小城鎮建設沒有很好的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缺少有效的產業來帶動,由此導致小城鎮第二產業發展不充分,再加上小城鎮的規模較小,人口稀少,無法達到小城鎮第三產業發展的需求,此外,政府沒能根據小城鎮的自身特點和優勢,制定出特定的、符合小城鎮發展特點的戰略目標,很多城鎮由于發展路線選擇不當,導致其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停滯不前。
四、六安市小城鎮的創新融資方式及建議
(一)以科學合理的規劃作為小城鎮發展的基礎,為城鎮化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首先,政府要進行實地調研,根據不同城鎮的發展特點因地制宜,然后制定出適合各個城鎮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出臺適應小城鎮發展所需要的針對性措施,在制定政策方案的同時,還應特別注意城鎮化發展與農業、工業發展的互相協調,力爭城鎮經濟較大幅度的有質量增長。另一方面,要加強政策宣傳工作,做好相關部門的協調工作和信息溝通工作,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促進城鎮經濟發展。其次,依據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科學的制定小城鎮規劃,合理的分布小城鎮,秉持“方便生活,有利生產”的原則對各個城鎮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最后,在規劃中,既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還要保留部分余地,最重要的是不能破壞耕地。
(二)靈活收放資金,經營城鎮
多數小城鎮位于農村的邊緣,土地資源豐富,所以應利用土地資產進行直接或間接投資,將待建項目建在小城鎮,既可以使項目建設花費較少資金,還可以使城鎮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機會,其中用國有銀行貸款支持小城鎮的發現建設就是一種成功的并且具有創新型的融資方式。試點探索商業性銀行和政策性銀行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的模式,也就是將待建項目本身所擁有的資產及其預計收益作為還貸擔保,然后將土地出讓收益權作為質押擔保,并以運行后的實際收益作為償還貸款的資金來源,由此實現小城鎮發展建設投資現金流量的平衡。這樣既可以幫助項目的籌建,也可以將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置于經濟發展的重要地位,也即反作用于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發展。
(三)擴大融資渠道,聚集閑置資金
以政府投資為主要籌資方式,輔之以民間投資、社會融資等多元化融資方式。即倡導個人投資,支持個人將閑置資金投入科教文衛、養老等社會公共事業;倡導集體組織匯聚資金投資各類市場、商場等經營性項目。這些融資方式的前提是必須有政府的正確引導,避免盲目投資。
(四)主推城鎮特色產業,促進城鎮經濟發展
地方政府要努力發掘小城鎮的特色產業,設計城鎮特色產業的宣傳方案,將隱藏在城鎮中的特色產品推銷出去,如此一來,不僅城鎮經濟能夠隨著特色產業的發展而發展,地方性旅游產業的發展也會受到積極的影響,由此引發的消費行業和服務行業的發展能夠更加有力的推動城鎮經濟發展。
(五)積極探索和嘗試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
為了積極引進社會資金參與小城鎮建設,我市應有足夠開放的融資機制,通過探索與創新嘗試更好的融資模式,BOT模式就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模式,三步走的融資機制不僅為待建項目創造巨大的資產價值,還為項目投資者本身提供了融資便利。需要注意的是,BOT模式的實踐必須以規范的政府職能作為小城鎮發展的根本保障,政府的基本職能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從小城鎮經濟建設這一方面來說,政府要將從正規渠道獲得的合理資金投入到城鎮的基礎福利設施建設中去,使小城鎮建設能夠擁有良好的基礎條件,政府還要承擔那些企業和市場無法承擔的社會性、公益性責任,如水、電、交通、治安等準公共產品的生產。而且,地方政府要明確自身定位,避免越位和缺位。
參考文獻
[1]萬青.《六安市小城鎮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12).
[2]《淺談小城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大學城欄目:居民空間消息快播.2011.
[3]毛迪方.《創新投融資機制 推進小城鎮建設》[J].江蘇經濟報,2013,(1).
[4]吳樹波.《湖南省小城鎮建設投融資機制探索》[J].特區經濟,2006,(10).
[5]岳文海.《我國城鎮化基礎設施融資模式研究》[J].中州學刊,2013,(10).
[6]王溦溦.《對地方政府投融資模式的探析》[2012-08-13]http:// www.docin.com/p-460767928.html.
[7]劉延杰,王娟.《城鎮化進程中的地方政府融資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23).
[8]張協奎,舒剛柏.《當前內地小城鎮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湖南城建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
作者簡介:彭莉(1995-),女,漢族,安徽省六安人,本科生(安徽財經大學),研究方向:投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