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金平
為了全面掌握我縣羊產業生產現狀和水平,準確評估羊產業在縣域農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觀分析當前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進一步明晰今后發展方向,筆者對全縣羊產業進行了專題調研,意在尋找出對路的發展模式,同步于全縣新農村建設步伐。
發展現狀
近年來,隴西縣緊緊圍繞“打造全省良種肉羊繁育基地、甘肅省綠色精品羊肉精加工基地”的戰略目標,堅持“市場引領、政府推動、培大扶小,組團發展”的總體思路,堅持以工業化的理念謀劃肉羊產業,以市場經濟的理念經營肉羊產業。構建千家萬戶適度規模養殖、肉羊專業村、養殖大戶(企業)等多種形式共存的大產業格局。著力打造肉羊產業優勢產業帶,建立肉羊產業從繁育、飼養、加工到終端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生產組織模式。目前全縣打造了“隴中肉羊”、“隴西藥膳羊”、“咸水羊”和“隴上百草羊”等品牌,全縣建成標準化肉羊場小區180個,存欄萬只以上養殖企業5個,千只以上養殖場10個,500只以上規模養羊場30個,100只以上規模養羊大戶220戶,培育養羊專業村58個,發展適度規模戶16420戶,全縣基礎母羊存欄達到了18.5萬只,綿羊改良點覆蓋面達到68%。2013年底全縣肉羊飼養量59萬只,出欄41萬只,羊肉產量1萬噸;畜牧業增加值5.234億元;農民從肉羊產業獲得收入700元,占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的56%,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5%。養羊業在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存在的問題
經濟總量偏小,羊產業產值小。2015年農民從肉羊產業獲得收入占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的56%,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產業規模優勢不明顯、體系不完善、鏈條不緊密。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工廠化的肉羊生產剛剛起步,生產方式、飼養技術和管理水平沒有得到有效管控,普遍存在生產經營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的問題,生產和銷售鏈沒有形成,由于信息的相對不暢通,畜禽銷售價格偏低降低了利潤直接影響農民人均純收入,打擊飼養積極性。
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中資金缺乏。養殖社水平不高、經驗不足等問題,發展檔次低,經營規模較小,帶動效應不明顯,農戶嚴重存在著自產自銷,未能在所在的區域乃至在全縣范圍內輻射。一是組織規模偏小,帶動作用有限。養羊專業合作社大多規模偏小,自身經濟實力不強,社員與合作社之間聯系不夠緊密,沒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大部分合作社之間缺乏必要的再聯合,參與市場競爭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二是資金短缺,缺少技術、信息支持。養羊專業合作社運作的成本雖然較低,但仍然需要一定資金才能維持正常運轉,而目前,大多數養殖專業合作社沒有建立自身積累機制,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組織活動經費基本上靠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支持,其服務功能難以充分發揮。同時,養殖專業合作社中的農民帶頭人適應市場經濟的意識和能力不強,懂技術會管理、開拓市場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更缺乏,特別是少數合作組織帶頭人精明不開明,服務意識弱,較大程度上制約了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進一步創新和發展。三是發展養羊專業合作社的客觀環境不寬松。主要是養羊專業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不明確,在參與經濟活動中缺少法律地位與法人資格,輿論和政策方面也支持不夠。此外,管理體制亟待完善,合作社資源整合度不高,一旦受到市場、疫病風險打擊,其生產波動大,關、停、并、轉現象時有發生。
產業化程度低,配套能力相對較弱。商品化程度偏低,沒有形成規模生產和規模效益。目前我縣的養殖主要還是分散飼養,規模化養殖和產業化的程度不高,源頭產品與終端市場不能有效對接,“產加銷一體化、貿工農一條龍”的組織和龍頭企業還比較少,幅射帶動能力不強,全縣現有縣級以上龍頭企業45家,僅占規模養殖戶的6.4%。規模養殖場用地申請的過程中存在著用地備案、審批難,“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不到位。由于養殖場土地大多為流轉土地,無產權、不能抵押貸款,在養殖場做大做強時,普遍存在資金短缺問題。
發展對策和建議
要在各項科學技術的系統投入上積極探索。將各項技術組裝配套成一個整體,進行捆綁式投入。相關部門扶持建設綜合畜禽交易市場和畜產品加工園區,成立交易畜禽信息平臺和興辦畜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業化的理念謀劃肉羊產業,建立從制種擴繁、雜交生產、屠宰、加工到終端銷售為一體的肉羊全產業鏈模式,不斷提高了能繁母羊的存欄規模和生產能力,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優質肉羊雜交生產體系。市場經濟的理念經營肉羊產業,傾力打造“隴中肉羊”、“隴西藥膳羊”、“咸水羊”和“隴上百草羊”等品牌,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到2016年全縣肉羊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農民人均來自肉羊產業的收入達到2400元,占農民人均牧業純收入的80%,肉羊產業在畜牧業總產值中的比重每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
大力支持龍頭企業開拓外部市場。要扶持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組織和個人興辦畜禽交易市場。以現代流通方式改造傳統經營網絡,盡快建立以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為核心的新型肉羊產業營銷體系。加快肉羊專業市場建設,培育壯大畜產品流通龍頭企業,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在重點鄉鎮建立連鎖直營店,逐步形成縣鄉村連鎖經營網絡。建立具有專業性、時效性、準確性的市場信息平臺和電子系統,提供市場信息,正確引導畜產品生產和流通,提高畜草產業市場化水平。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全市綠色、特色、優質畜產品,提高產品知名度,壯大消費群體。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通安驛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