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晨霞
【摘要】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21世紀,企業間競爭力逐漸增強,破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多,企業破算清算會計發揮了作用,越來越受重視。企業在宣告破產后的15日內,即應有專門的清算組來對已破產企業完成接管,依照破產清算會計相關規范來對破產企業清算全過程展開監督。但在破產清算會計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著若干問題,需展開深入分析與思索。
【關鍵詞】破產清算會計 問題 探析
破產清算會計與傳統財務會計相比,有一定差異,破產清算會計有自身的特征與嚴格核算要求,需引起高度重視。因此,進一步認識與了解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可保證破產清算會計工作的準確性與嚴謹性。
一、破產清算會計目標與對象分析
破產清算會計目標為深入、徹底清查企業債務、財產,明確計量破產資產與破產債務,并第一時間客觀的為債權方、清算組與法院等需要使用信息的人群提供破產企業擁有資產處置變現以及企業債券償付相應破產會計信息,并對整個清算程序過程進行監督,保證程序的公平、合法,進一步規范破產企業清算中的經濟行為,維護債權方合法利益,這與傳統財務會計存在差異。然后在實際操作中,破產清算會計對象并非想像的簡單,其中涉及到的,需要反映與監督的內容相當多,最重要的即是破產企業清理整頓過程中的資金運動,包括資金收回、資金支出與資金分配等。破產企業整頓過程中,會涉及固定資產評估、變現、清償債務等內容,而這些流程中又會設計費用支出的評估、專業管理人員支出等,同時還會有原材料變現收入等多個活動[1]。總之,破產清算企業核算對象較復雜,繁多,且在破產企業清算時即開始變賣資產,受到資金后,即需用資金完成債務償還,而此階段即標志著資金循環運動已開始,并在破產整頓企業將所有財產分配結束后,資金循環也就結束。
二、破產清算會計現存問題
(一)不完善的破產清算相關法律法規制度
現今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中已對企業破產的相應問題作出了較全面的規范,不過仍存在著很多問題,在實踐過程中無法明確。而《破產法》也根本未對破產企業類型展開區分,一些合伙制企業在破產清算處理全過程中雖能夠根據法人制企業對應規定展開處理,不過二者在法律上的區別讓法律法規實用性較差。同時,不同企業行業不同也會降低法律法規適用性,如金融機構,若是根據破產法中相關規定來執行,則會產生事務銜接與不能處理與會計科目是否適用等一系列問題。
(二)破產清算會計執行監督力度不足
在破產清算執行的全過程中,破產財產清算、評估缺乏全面的、嚴格的財務監督。因不少企業在宣告破產前均已藏匿與轉出不少資產,降低了企業資產凈值率,以逃避債務。但被清算與用來清償的財產評估與價值管理,又涉及到破產債務清償工作的推行,不過因部門與清算工作小組利益分割,會引起與評估管理相關的問題,讓資產評估工作失去了應有的公正性與權威性,直接影響了利益相關者利益。
(三)不科學的破產清算會計科目
在現有的《企業會計準則》與相應細則中并未明確解答怎樣設置企業破產請素顏會計科目問題,加之破產清算會計與傳統財務會計二者的會計要素差異較大,應重新分析傳統財務會計中的會計科目設置問題,破產清算實務處理中,對應會計科目應納入到哪類會計要素中?破產清算時出現的業務應怎樣給予對應的會計處理?這些問題的出現均不利于會計工作的開展。
(四)破產清算信息披露水平不高
破產清算過程中,清算內容較復雜,需正確處理與利益相關者有關的諸多問題,其中還涉及信息使用者提出的較特殊的條件,不過這些條件卻未在企業破產清算小組人員工作中凸顯出來,讓與企業破產相關工作人員披露的企業破產信息完善度不夠,而深究其原因主要為,負責破產前清算的人員素質低下,在清算過程中不夠嚴謹、認真,使得企業破產清算涉及信息未得到充分披露,降低了企業破產清算準確性,也就更容易產生業務糾紛[2]。
三、解決現行破產清算會計問題的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破產清算相關會計法律制度
不斷完善、統一與破產清算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細化其中的條款,讓其更有可操作性,在法律法規涉及的使用范圍內,應保證相應的債權人與自然人均在受償范圍。同時,在法律制度完善中,還需強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確保社會保障制度更完善,不斷改革與創新現有的職工養老相關性制度,不斷提供更多破產企業員工再就業崗位。企業破產清算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應有配套法規的支撐,方可保證我國破產法在立法與實踐兩方面均更規范,維護利益相關者的最終利益。
(二)強化破產清算會計信息監控
可行的監管制度為破產企業業務開展的保證。缺乏完善的監管體系,業務開展較困難。破產清算企業需重視會計信息監控工作,并設置監管機構,來完成企業內部所有經濟活動的監管,第一時間找出破產清算過程中的問題,提高工作質量。破產清算會計信息監管還應依托新聞媒體與社會大眾輿論監督,及時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改進與完善,將清算中的每一個環節均落到實處,降低損失。
(三)將破產清算加入會計細分科目中
在企業正式宣告破產后資金無法在較短時間變現,企業無法承擔破產清算小組在清算過程中的費用,而破產清算小組則不得不先墊付,若該費用記入庫存現金科目借方,賬務處理時,則需在貸方記入應付賬款科目里,這也就使得破產企業資產與自身債務不吻合。因此在破產清算過程中,應將一些特殊事項完全記入到賬目急需憑證,此能保證破產清算過程中所有事項均能納入賬目中。因此在破產清算會計科目中還應加上以下科目類別,主要包括:(1)添加清算中應付債務、介入債務的科目類別;(2)添加抵押財產與債務科目類別;(3)添加福利設施相關資產、資金科目類別;(4)添加核算內特殊事項需支付但卻未支付的清算費用科目類別;(5)添加企業跨境財產科目類別;(6)添加企業員工安置中企業方應支付的資金科目類別。
(四)提升破產清算人員綜合素質
有良好綜合素質的破產清算人員可保證破產清算的有效開展。企業方應重視破產清算人員素質的提升,鼓勵破產清算會計人員多學習相關破產清算會計知識與相應的信息安全知識,不斷豐富自己,能夠靈活的處理破產清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強化自身破產清算會計基礎知識學習,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做一個永不被社會淘汰的新型清算人才。同時還應強化破產清算人員的思想道德素養的培養,讓他們具有良好的品德、一絲不茍、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保證清算過程的順利進行。
總之,破產清算會計整個過程牽涉投資者、債權人雙方各自利益,而整個資金核算流程、財務情況與會計核算信息等多項內容均決定了利益分配情況,關系著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破產清算人員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做好清算中的每個流程,將清算工作落到實處,減少相關人員損失,促破產清算會計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士忠.關于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探討[J].當代經濟,2011(24):146-147.
[2]劉翠蓮.企業破產清算會計若干問題的分析[J].現代商業,2013(03):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