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惠





“學習任務單”和 “微課”是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當前國內外前沿的教育策略和方式無不在為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應用創新和個性成長方面做研究,下功夫.“學習任務單”被稱為達成課程目標和課時目標的支架,是連接課內外時空的載體、橋梁,也是引領學生走向個性研究的學習地圖.筆者在多年教學改革的探索實踐中,不斷推進對“學習任務單”的研究,實踐教學的應用效果很好,愿與各位優秀同仁分享切磋.
1學習任務單的作用
1.1任務性
“學習任務”是學習任務單的核心要素,完成“任務”的過程是為學生能在課堂中更好地參與和發展的要求,是學生達成三維目標的重要途徑.
1.2紀實性
學習任務單是呈現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等教學元素的平臺,是學生學習探究的指針和引擎,是自主合作學習過程與結果的真實記錄.
1.3指導性
學習任務單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引,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考能力有指導作用,有助于促進學生建構起他們的個性化學習方式,具有導讀、導學、導思和導練等作用.
1.4評價性
學習任務單中的評價模塊,可以是自我評價、小組評價,也可以有家長評價或者是老師評價.這些評價能夠讓學生重視自己的學習過程,也有助于老師把握學情.
2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原則
2.1簡明
便于學生看懂,弄清意思.
2.2層次性
基礎性任務和挑戰性任務兼顧,為學生提供可提升的空間.正視個體差異,不以縮小距離為目標,而以整體提升為重點.
2.3可操作性
不要籠統地說成看書、思考;學習內容要適量、難度適中.
2.4可評價性
鼓勵學生不斷超越,能提出個性化的觀點和問題.
3學習任務單的分類
根據課程目標、具體的課時目標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從呈現形式上可大致分成:口頭任務單、紙質任務單和電子任務單;從使用時機上可分為課內用學習任務單和課外用學習任務單;從設計類型上可將學習任務單大致分為預習性任務單、研究性任務單和闖關式任務單等.
各種形式的任務單可以互相組合,可以有說有練、有思有悟、有畫有做和有自主有合作.也可以在任務單中加入分析提示、操作提示和觀看視頻提示等,以指導學困生能更好地突破學習的障礙.
3.1預習性任務單
結合課時學習目標,設計的前置性學習任務,不一定總是安排在課前,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在課前或課中進行.對于中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尚未較好養成之前,也可選擇性地安排在課中.(本文案例均以魯教版初中物理為例)
案例1預習性任務單
《第七章 1——2 壓強 ?液體壓強》自主學習任務單
一、學習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能對壓強知識和液體壓強知識做出梳理,能個性化地予以解讀.
2.提高對實驗部分的研究,提高自身對壓強兩節內容的理解能力和問題的思考能力.
二、學習地圖
三、學習工具:課本、同步訓練冊的導學、網絡資源、思維導圖軟件(其它)
四、學習環節要求
1.通過周末自主學習,能對《壓強》和《液體壓強》兩節知識進行整理,作出學習筆記.
2.能分別將兩節的內容加以提煉,內在關聯框架可以用思維導圖或其它形式予以呈現.
3.嘗試結合自己的導圖,講解兩節的內容.
4.嘗試結合家中現有物品,進行相關實驗展示,可制作視頻進行分享.
5.注意做好兩個整理:整理學習中發現的問題與困惑;整理自己的學習感悟和學習心得.
6.各小組將學習成果上傳給課代表,QQ或郵箱進行匯總,周一展示并互評.
五、學習評價
1.等級評價分為A、B、C三等.
2.等級標準:
A等級:本單各項內容完成良好,能輔助家庭實驗視頻、能個性展示學習成果;能提煉學習心得,并幫助同伴解答困惑;
B等級:本單各項內容能夠完成,能較好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能提出自己的學習困惑(心得)或者幫助同伴解答困惑;
C等級:本單各項內容完成不好.
【設計說明】這是學生利用周末,對于新的一章《壓強》進行的預習性學習準備.這份學習任務單的設計上有三點意圖:一是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與單元有關學習的思想和方法,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喜歡的學習表達方式,以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二是鼓勵學生動手進行家庭實驗,這樣的學習活動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戰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激情;三是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預習學習.
3.2研究性任務單
還可將研究性任務單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完全對接課堂研究主任務而進行的先學研究任務.
案例2第一類 研究性任務單
《第九章 第二節 ?滑輪 》自主學習任務單
一、學習目標
1、能說明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會識別定滑輪和動滑輪.
2、會繞線、組裝滑輪組,能嘗試分析滑輪組的特點.
二、學習過程
學習課本P72-74內容,思考并完成下列問題:
任務一: 關于定滑輪和動滑輪
(1)畫:請在右面空白處,各畫出一個定滑輪和動滑輪.
(2)說:說出它們的定義.
(3)找:分別標出它們的五要素.(提示:結合杠桿知識分析)
(4)寫:寫出它們的實質和特點.
(5)請例舉你見過的生活實例,在哪些地方安裝著定滑輪或動滑輪?
任務二:關于滑輪組
(1)思考:請表述什么是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有什么好處?
(2)觀察:請比較課本P74圖9-2-5中甲、乙兩個滑輪組,繩子的繞法有什么不同?
(3)設計:如果給你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你有幾種方法組裝?將你的連線設計畫在圖2中.
你發現有何規律嗎?
(4)發現:你能分析出滑輪繩子的自由端所受拉力F、被提升物體的重G和動滑輪的繩子股數n之間的關系嗎?(不計繩子與滑輪間摩擦和動滑輪自重)
(5)挑戰:對于滑輪組,若不計繩子與滑輪間摩擦,但要考慮動滑輪的自重G動時,F、G物、G動、n四者之間又會存在怎樣的關系?
三、學習水平自測
1.如圖2中,屬于動滑輪的是.
2.圖3中若動滑輪自重和摩擦不計,當分別沿力F1、F2、F3方向勻速提起同一物體時,則F1、F2、F3的大小關系是.
2.請在圖4中用筆畫線,畫出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最省力的繞法.
四、評價標準
1.“個人自主學習成效”等級標準:
A等級:學習任務單各項內容完成良好,自測題目能夠做對并講明分析思路;
B等級:除任務二(5)外,其它各項內容完成良好,自測題目錯誤在兩處以內,并能講明分析思路;
C等級:學習任務單各項內容完成不好.
2.“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考核加分標準:
(1)成員中每獲一個B等級加1分,每獲一個A等級加2分;
(2)各成員都能積極參與組內交流,主動提出疑惑或幫助解答疑惑,加2分;
(3)小組各成員能全體參與課堂展示、能準確表達合作學習成果,加3分.
【設計說明】這份任務單是完全對接課堂學習中要研究的主任務而設計的,由于滑輪的知識比較抽象,因而將定滑輪、動滑輪和滑輪組的各知識點分解為學生研究思考的子任務點.這樣,既注意指導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完整認識和進行理性思考,而非簡單的記憶和陳述書本知識,又注意了指導學生善于運用前一節的杠桿知識向分析滑輪的實質與特點等進行過渡應用,在學生容易產生思維困惑點之處,通過設置小坡度的提示問題給予了思考幫扶.另外,任務單中學生通過“學習水平自測”檢驗自己能否學以致用,再通過評價反饋便可以獲得比較完整的學習成效評價,能及時檢查學習效果.
第二類只給出學生任務導向和研究方向,引導學生學會聚焦、學會自主整理、歸類和編撰的研究任務.與課堂的對接是經過一定的篩選后,形成課堂研究主任務,讓學生參與進教學內容的建構中.
案例3第二類 ?研究性任務單
《比熱復習》自主學習任務單
一、學習目標
1.通過復習,能掌握比熱的相關知識,編制知識綱要圖.
2.查找資料,嘗試歸納 “判斷比熱大小關系” 的題型,各例舉出一個典型題目,并會分析求解這些題目.
二、學習地圖
三、學習工具:課本、同步訓練冊的導學、網絡資源、思維導圖軟件(或其它)
四、說明
1.對于“目標2”,要比一比誰歸納的題型全.
建議:(1)不求過難;(2)可以寫下題目,也可以記下所選題目出處,帶好相關資料;(3)記錄自己的學習困惑問題,提煉思考與分析的方法.
2.可結合新課學習時所提供的微視頻進行補救性學習.
3.請注意將學習成果按時、按要求上傳.
五、評價要點
1.能結合自己的學習綱要,對知識點進行熟練講解,可加2分.
2.對于題型歸類的整理,每整理出一類并講清分析思路可加1分.
3.能注意進行學習反思,提煉出自己的學習感悟,可加2分.
案例4
《浮力復習》學習任務單
一、學習目標
1.舉例說明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會分析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可能出現的狀態 .
2.能復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過程及其內容,會正確寫出其公式.
3.查找資料,嘗試歸納 “浮力的求解方法”.
二、自主學習指導
任務1根據學習目標認真復習 “浮力”內容,可結合新課學習時所提供的微視頻資料進行補救性學習.
(1)找出你認為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2)編制浮力知識結構網絡圖(可用思維導圖等形式呈現,紙質、電子版均可).
任務2精題推薦
對于“目標3”,請你對所總結的每種方法通過一個典型例題進行說明.
建議:(1)不求過難;(2)可以寫下題目,也可以記下所選題目出處,帶好相關資料;(3)會分析求解自己推薦的題目.
任務3智慧分享園
(1)方法感悟:請思考、提煉——“學好浮力知識、解決浮力問題”的方法、技巧或注意點.
(2)走出困惑:請梳理、記出——“我的學習困惑”.
三、評價要點
1.能結合自己的學習綱要,對知識點進行熟練講解,可加2分.
2.對于題型歸類的整理,每整理出一類并講清分析思路可加1分.
3.學習過程態度認真,能反思、提煉出自己的學習感悟或找出困惑,可加2分.
四、課堂學習活動預告
預習交流、借鑒解惑→典例先學→反思感悟→典例再練→自評互評.
【設計說明】這兩份案例學習單都是應用于復習課做為載體的,僅給出學生復習學習的研究方向,引導學生自主回顧、剖析所學單元知識,獨立經歷學習經驗的梳理過程,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自主編寫、歸類思考,這令學習過程和內容充滿了神秘感和趣味性,所“生發”出的問題都是基于學生個體獨特視野下的“生本”例題.再進行課堂學習時,學習活動的順序與學習內容,便是依托學生們創編的這些個性化學習資源,進行適當的整合、選擇與調整予以使用,這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讓自身變為老師,直接參與教材的建構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來,創設出了一種動態的課堂、靈動的學堂.
第三類拓展性學習活動或學科文化性研究的任務.對所學知識進行相關的拓展學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和驗證等活動,提高對信息的收集、選擇、處理、描述和分析等技能.
案例5第三類:拓展性學習任務單
初三物理研究性學習研究報告
研究課題名稱:物理知識在自行車中的應用
研究者姓名:組別:
所在年級:初三研究學科:物理
一、通過以下內容的研究來達成教學目標
1.觀察自行車,收集自行車的整體或部件的圖片,解析自行車的基本結構.
2.通過圖書館、網上收集與自行車有關的物理知識,對各部件的設計原理進行分析.
二、課題研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自行車的基本結構.
2.自行車的設計——力學知識(摩擦力、壓強等)的運用.
3.自行車的設計——聲學知識的運用.
4.自行車的設計——光學知識的運用.
三、請提出在設計方面進一步需要改進的方法
四、評價等級(ABCD)
【設計說明】實施課程拓展延深,讓學生進一步開闊學習視野,深切感受到物理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增強知識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體會物理學習的意義與價值,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培養團結協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表1 研究性學習評價標準
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評價等級
1.活動態度方面A.態度是否積極,是否主動組織或參與活動
B.與小組同學合作是否良好
C.活動是否認真、善始善終
D.是否勇于克服困難
2.知識技能方面A.查閱資料技能B.實地觀察記錄能力
C.調查研究能力D.整理材料能力
3.完成活動任務
綜合情況方面
A.運用工具能力B.交往與表達能力
C.分析總結能力
4.創新意識和實
踐能力方面
A.選題新穎、獨特性
B.研究問題方法的積極性、多樣性
C.活動方法的靈活性
D.獨立設計活動、開展活動能力
3.3闖關式任務單
對于闖關性任務單的設計,應注意體現出一定的趣味性、競爭性和遞進性.
在具體運用中,需要根據具體學習環節進行設計.比如,不同的闖關環節應配有不同形式的學習任務單;同類簡單的闖關環節可用相同的任務單;挑戰性高的闖關環節可采用不同的學習任務單供學生分層選擇.
案例6闖關式任務單
比如在電路部分的復習時,可設置“明辨是非基礎關”、“火眼金睛識圖關”、“趣味電學實驗關”和“巧妙分析計算關”等不同類型的闖關環節,這些問題關都鮮明地指向電路部分學習目標的達成.對各關還應根據內容和學生情況再進一步細化,例如 “圖像問題關”中,還可以設計幾把關鍵的“通關鑰匙”幫助通關——“識圖關鑰匙”、“連圖關鑰匙”、“設計電路關鑰匙”和“故障分析關”鑰匙,只要分別掌握或者解決這幾把鑰匙管轄的對應問題,即可獲得鑰匙,得以通關.為了便于學生重視和及時查擺修正問題,我們還可以分別將各關賦予不同的積分,在學生們進行連環闖關的時候,分階段性地進行總結、評價和激勵.
將游戲引入學習中,發揮游戲的積極心理影響,能大大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積極愉悅地對待學習、參與學習,何樂而不為呢?
4對學習任務單的使用思考
4.1注意及時了解學情把握信息
學習任務單讓不同層級學生的個體思維過程得以外顯可視化,但是它的使用對師生雙方都帶來了比較大的挑戰:一方面,“學習任務單”讓學生依據自身經驗對研究項目、問題提出自己的解釋,這需要學生們不論課前的預習、課上的學習和課后的反思復習,各環節都要真正認真參與,激發自己的各種潛能;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除了應深入研究課標、教材、課堂外,還要充分了解把握學情,真實地了解不同孩子的學習瓶頸,更準確地鎖定教與學的起點、節點,更能基于學情展開教學.
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習任務單的收交、查看、交流和評價等進行學情把握以外,也可以靈活地運用學生資源來進行學情的交流和反饋,比如,組建學科中心組,通過中心組同學進行信息收集;也可以利用合作學習,采取組長負責制等方式.
4.2注意與課堂學習的銜接關系
如何更好地與課堂教學對接,筆者認為,實施同伴互助合作學習、聚焦共性疑惑問題、觀看微視頻輔助學習、實驗研究與動手操作和開放式交互即時反饋等活動與方式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論何種課堂組織方式,終須做好認識層面、思維層面、能力提高層面和學習情感層面上的對接.
學習任務單的內容要與課堂教學密切結合,課前的自主先學是為課堂進一步深入理解和應用知識而搭建的腳手架,課堂學習目標與學習任務單的學習目標不應完全相同,但二者間有著承接、深化和細致的層進關系,可根據情況配備課堂學習任務單.
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效究竟如何,也不能單一地看呈報上來的展示資料,“知識從哪里來,為何到這里,要到哪里去,怎樣到達”等問題,有時學生是很難深刻感悟到的,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上結合他們的學習成果(包括提出的困惑與學習經驗)給予恰當的引領和點撥,有助于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自主學習中的不足甚至是錯誤認識,最終實現課堂學習目標的逐一達成.
4.3注意學習任務單的因“課”制宜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會遇到很多種課型,學習任務單的設計自然不能千篇一律,按部就班,它是課堂學習的一部分,或研討、或補足、或鞏固,都應當充分發揮它的功能.
概念課的學習任務單可側重知識點的理解、強化和鞏固.
實驗課的學習任務單可類似于“實驗手冊”,側重實驗設計思考、實踐步驟及過程的觀察記錄、分析與評估.
練習課的學習任務單可注重公式、定理、規律的演變理解和變形應用方面.
復習課的學習任務單可突出知識的梳理、方法的歸納和自我反思等方面.
還有其它的課型,需要我們挖掘具體的特點和目的,靈動地進行任務單的相關設計.
4.4注意學習任務單的因“人”制宜
設計“學習任務單”的初衷,本是搭建促進每一位學生能力增長的階梯,它面向的應是全體學生,但是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只強調共性,硬性地按照整齊劃一的標準來要求,勢必會增加“學困生”的心理壓力和學習負擔.
因此,學習任務單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學習水平和能力各異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任務要求和評價標準,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自己的“最近發展區”,以獲得最大的效應和最大的提高.
4.5注意學習任務單的“校本研發”
“學習任務單”中的各項“任務活動”其實都已超越了單一的“書本世界”,而回歸到學生自我的“生活世界”中來,因此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將知識習得的過程與處理資料、知識、才智和能力等各種關系的過程結合起來,使他們享有更充分的自由思想和自主學習的空間,作為學校,應當鼓勵各教研組發揮集體智慧,編寫有校本特色的學習資料,讓學習任務單變成與教材(課堂)配套使用的“校本活動手冊”或者“學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