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江
什么是教育現代化,恐怕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更不要說在某個時期或階段內實現教育現代化了,因為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永恒的主題。今天的先進,未必意味著未來的先進,教育現代化永遠在路上。
不容否認,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級政府關注教育、重視教育、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提出的宏偉目標令人振奮。一些教育主管部門提出了在未來幾年內實現教育現代化的目標,我們不否認辦學條件在提高學校聲譽、提高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但辦學條件的現代化未必代表教育的現代化,正如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所講的:“大學非大樓之謂也,而大師之謂也。”通常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似乎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筆者認為:教育現代化首先應該是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現代化,既要嚴格遵循教育的規律,又要堅持與時俱進,吸收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引領社會進步、創造人類文明、富有批判精神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堅持開放化和國際化,兼容并蓄,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人人享有教育的權利,終身學習成為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教育中堅持以德為先、以德樹人,堅持全面發展,培養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富有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如果,我們的教育依然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面上,依然還像追求GDP那樣追求升學率,依舊把學習成績的好壞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而忽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出來的人都像工廠生產產品一樣,一個規格、一個模式,培養出來的都是些高分低能、品德低下、心理扭曲、身體孱弱、見利忘義、缺乏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的人,又怎么能稱之為教育的現代化。
另外,精干高效的管理隊伍和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善于創新、甘于奉獻的師資隊伍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總之,教育的現代化,不在于名,而在于實;不在于物,而在于人;既要傳承,更要創新。要不斷解決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引領和推動社會文明與進步。因此說,教育現代化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