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琳 閆偉
摘 要:目前我國學校體育運動傷害呈現出困擾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勢,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教育部2015年5月15日發布了《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對我國校園體育活動的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從超越“運動安全”的視角評析《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中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目標、思路和操作手段等,以期促進人們對此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提出一些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以期在今后的實施中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運動安全”;實施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02-0013-02
教育部2015年5月15日發布了《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這是我國歷經多年的研究討論制定的關于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建設的一件大事。此前,我國校園體育活動的安全保障體系還不健全,成為影響學校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闡述“《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不是專門地為解決體育傷害的。校園運動傷害事故有其特殊性,因此,《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不能有效解決體育傷害中的特殊法律糾紛問題?!盵1]還有論述“時代呼喚我們要對涉及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法規條例進行重新審視分析和修訂,以便更完善、更有利地指導學校體育工作。并建議制定《校園體育活動安全條例》,完善保險制度,明確責任,對事故預防、事故責任認定、事故處理辦法、傷害賠償等作出明確、可行的規定?!盵2]《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的制定過程恰逢校園運動安全事件頻發并對青少年參加體育活動造成較大困擾之時,于是學校管理者、體育教師、家長在學校體育運動安全防控方面都寄予厚望。當《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發布后,我們發現,在一些方面已經超越了“運動安全”理想。就具體內容而言,《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的超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概念界定上,明確了“學校體育運動風險是指學校體育運動過程中可能發生人員身體損傷的風險。體育運動傷害事故是指體育運動中發生的造成人員身體損傷后果的事故”。范圍是規定在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組織開展或組織參與的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體育比賽,以及學生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體育場地、器材設施自主開展的體育活動?;诖耍瑹o論是對在學校體育運動風險法律層面的確認,還是對學校責任的強化,在管理職責中規定了“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把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作為教育管理與督導的重要內容,納入工作計劃,制訂適合本地區的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指導意見或工作方案,明確風險防控的具體內容和基本要求,指導并督促學校建立完善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機制,落實防控責任和措施”。就此可以認為超越“運動安全”是應當的。
在防控目標上,明確了“加強各級各類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工作,保障學校體育工作健康有序開展”。作為基礎的一步是為了理順目標與手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同時,“為防范學校體育運動風險,保護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合法權益,保障學校體育工作健康、有序開展”的規定,基于此,在總則第三條“學校應當依法積極開展學校體育運動,組織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增進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組織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活動應當加強體育運動風險防控工作”是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目標對象,是各級各類學校的體育運動風險防控目標。就此可以認為超越“運動安全”是確切的。
在防控思路上,明確了“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遵循預防為主、分級負責、學校落實、社會參與的原則。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機制,預防和避免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這一規定呼應了2013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規定的“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體育安全的指導和監督,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學校體育風險管理機制,形成包括安全教育培訓、活動過程管理、保險賠付的學校體育風險管理制度,依法妥善處理學校體育意外傷害事故”的工作任務。實際上與此形成關照呼應之勢,有助于在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規定目標和機制層面形成互補和互動。“健全學校體育風險管理體系”在形式上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表明對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及其防控手段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為推動“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修訂進程和內容奠定了基礎,《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明確了管理職責和常規要求。就此可以認為超越“運動安全”是順理成章的。
在防控操作手段上,規定了重點內容和常規要求等對應措施。目前的學校體育運動傷害呈現出困擾學校體育開展的態勢。為此,《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設專章(第三章常規要求)規定了學校體育的重點工作中運動風險防控的具體辦法,規定除了加強對體育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比賽、場地器材等的綜合防控外,還對安全教育進行了具體的規定:“學校應當利用開學教育、校園網絡、家長會等進行體育安全宣傳教育,普及體育安全知識,宣講體育運動風險防控要求和措施,引導學生和家長重視理解體育運動風險防范?!辈κ鹿侍幚淼葐栴}作出了規定,因此超越了“運動安全”。在《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第四章第十八條中作出了“學校應當依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和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妥善處理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規定。這實際上與校園安全相呼應,在對校園安全中的體育運動安全領域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方面,形成了相銜接的機制。
在肯定上述優點的同時,也應看到《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可能還存在一些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第一,責任條款還沒有得到進一步體現,比如,第四條規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不得以減少體育活動的做法規避體育運動風險”。如果學校沒有“減少”而是“降低質量”,如何進行處罰還沒有體現,也沒有明確規定處罰的情形。第二,有些規定可操作性不強。再如,第三章第十四條“學校應當對體育器材設施及場地的使用安全情況進行巡查,定期進行維護,根據安全需要或相關規定及時更新和報廢相應的體育器材設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但對于如何“定期”卻沒有明確的解釋,這種模糊性直接影響著實施的有效性。第三,與現有相關立法的銜接問題需要考慮。例如,《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的法律效力較低,《侵權責任法》則具有較高的法律權威性,而在某些情形上能否完全呼應《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總之,新發布的《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對我國學校體育的發展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在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目標、思路和操作手段上得到明確,盡管可能存在責任條款還沒有得到進一步體現、有些規定可操作性不強、與現有相關立法的銜接等問題,但可在今后的實施中進一步完善,對于這樣一眾人所期盼的超越了“運動安全”的《學校體育運動風險防控暫行辦法》,其實施效果值得期待。
參考文獻:
[1]黃婷婷.校園運動安全立法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碩士論文,2015(10).
[2]楊樺.完善學校體育安全保障法規條例[J].教育與職業,2013(25).
(天津體育學院 30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