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忠
兩年前,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彭水縣朗溪鄉村民冉井游摔斷了右腿。
從此,他不能再下地干重活了。
喪失了勞動能力,讓他本不寬裕的生活跌入低谷。
在冉井游生活的大堡村,像這樣的貧困戶還有142戶、561人。
這個群體,成為當地黨委、政府牽掛的對象。
重慶脫貧攻堅戰打響后,鄉黨委、政府迅速制訂了嚴密的作戰計劃——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有脫貧能力的貧困戶自主脫貧;通過整合幫扶政策,為沒有自主脫貧能力的貧困戶提供兜底幫扶。
“越線脫貧不能只是一句話,必須針對每村、每戶,細化到每個問題。”鄉黨委書記陳海洋斬釘截鐵地說。
隨后一年里,大堡村按照精準脫貧“作戰圖”,打響了脫貧“三大戰役”。
第一戰是產業幫扶向貧困戶優先傾斜。“我們通過深入開展‘駐村幫鄉帶戶’活動,從對口人員、資金、項目、技術、物資、銷售等渠道給予支持,幫助貧困戶穩定增收。”大堡村黨支部書記羅元和說。一招兒走活了全盤棋——憑借用好用活產業扶貧政策,大堡村依托滿山紅辣椒專業合作社,發展500畝辣椒;依托百業興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500畝紅薯;依托苦蕎種植大戶冉井相,發展400畝苦蕎。
第二戰是基礎配套。“在上級部門幫助下,我們積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當前,全村正新建人行便道,整治通達公路,修建產業路。”羅元和說。
第三戰是兜底幫扶。“縣里和鎮里派來扶貧工作隊,整合政策對特困扶貧對象提供定向幫扶。”羅元和說。
隨著“三大戰役”高歌猛進,大堡村貧困鄉親的日子漸漸有了起色。
在縣鄉村三級干部幫扶下,貧困戶張香碧不僅在家門口就近找到了工作,兩頭肥豬和一頭肉牛也即將出欄。
在苦蕎種植大戶冉井相的帶動下,貧困戶冉光禮從2015年開始種植苦蕎。“有大戶示范引領,我對發展產業脫貧致富充滿了信心”。
通過鄉黨委、政府幫助,五保老人冉光會實施了D級危房改造。他說:“感謝黨和政府,讓我住進了新房。”

冉井游也得到了實惠。
了解到他的困難后,縣老干局扶貧工作隊很快登門。
詳細調研了冉井游的情況后,黨委、政府組織人手,硬化了便民路,安裝了自來水管,又對他家房屋進行了C級危房改造……
幫扶工程竣工那天,冉井游拄著手杖,在家里來回轉悠——他一會兒擰開水龍頭,看著自來水“嘩嘩嘩”流出來,一會兒又來到家門口,盯著門口平坦的便民路出了神。
“便民路硬化了,自來水也安到家了,房子也不搖搖晃晃了……”冉井游念叨著,忽然冒出一句很有文化的話,“我們現在的生活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