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默
教師是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成人學習者,如何根據教師的這一基本特點引領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教師的經驗交流、問題討論和實踐改進搭建有意義的同行互助學習平臺,是當前教師繼續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2016年4月,湖北省襄陽市教育局委托北京師范大學舉辦了首批“襄派教育家”培養對象高級研修活動。本次研修歷時15天,分集中研修和跟崗實習兩個階段,旨在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襄派教育家”。本刊特別邀請參與本次研修的湖北名師、隆中名師(名校長)和特級教師就教師研修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現將本次座談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如何從根本上激發教師主動參與研修的意愿?在這方面,貴校有哪些好的經驗和做法?
:首先,要營造一種氛圍,創設一種文化,樹立一種價值追求,讓人人樂于成為“名師”。其次,要樹立典型,發揮榜樣的引領、示范作用,讓教師帶動教師。第三,要讓教師成為研修的主體,引導教師制訂個人專業發展規劃,確立目標。從“要我成長”轉變為“我要成長”,把參與研修作為提高教學技能、提升教學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讓參與研修成為教師自我發展的一種內在需求。第四,要讓教師在研修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自身的專業成長中獲得幸福感。第五,加大獎勵力度,多為教師專業成長創造機會、搭建平臺,鼓勵教師主動參與研修。
同時,學校應主動為教師搭建研修平臺。以我們學校為例,學枃制定了“五個一”研究制度:教師每周做一次教后記,提供一個典型個案,提供一個問題;每月寫一篇教學隨筆;每學期寫一份教研總結或教研論文;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課改開放周”活動,舉行一次主題評比活動,匯編一本論文集,組織一次大型交流研討會;每學年召開一次校本教研座談會。在建立校本教研資源庫的基礎上,加強對教案學案、教學實錄、教學故事、教學敘事和教學設計等過程性研究成果的收集,以便教師隨時閱覽和查閱。我們通過上述做法幫助教師尋找成長點,確定發展目標,并將教研機制日常化。
:現在有的教師對于參加各類研修培訓表現出消極、倦怠,甚至抵觸、排斥的情緒,對此,我們不能一味地指責教師。作為學校,我們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師參與研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是給予教師精神上的鼓勵。對于參加各種研修活動并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學校可以給予適當的榮譽,讓教師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以前,我們學校的教師參加市級或省教研室組織的優質課比賽都十分積極,但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內公開課比賽卻缺乏動力,因為校內公開課級別低,沒什么含金量。為了激發教師參與校級公開課的積極性,學校專門印制了“校級優質課榮譽證書”,并在評職稱、統計教研成果、核算績效工資時,把參與校級公開課作為加分的依據,雖然分值有限,但體現了學校對校本研修活動的重視,教師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
二是給予物質方面的獎勵。對于參與研修態度積極、成績顯著的教師,給予適當的“經濟”獎勵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學校出資為教師訂閱一份教育類報刊雜志,購買一套教育理論專著,或頒發一些辦公用品等。這種獎勵并不需要太多經費,卻可以讓教師覺得有收獲、被認可,對于其他教師來說,也是一種良好的榜樣效應。
三是為教師提供專業方面的引領和支持。教師不愿意參加研修活動有一個被忽視的原因,就是缺少專家的引領和帶動。不少教師在教研活動中感覺自己很盲目,要么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要么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特別是一些青年教師,參與研修的積極性很高,但由于沒有專業人員、資深教師在前面引路,往往不敢嘗試。
:什么樣的教師專業學習形式是最高效的?什么樣的研修形式最受教師歡迎?為什么?
:我認為,理論結合實際、有針對性的離崗培訓是最高效而且最受教師歡迎的專業學習形式。比如,對剛入職的教師進行如何撰寫教案、如何聽評課、如何上課、如何與學生溝通等方面的培訓,再結合具體的課例、案例加以詮釋,對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可以幫助新教師迅速進入角色;對有經驗的老教師可以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課題研究等方面的培訓;對名師、特級教師可以進行如何形成個人教學風格、如何引領普通教師發展等方面的培訓。此外,團隊協作、小組互助也是教師們比較歡迎的方式。在職培訓及網絡培訓雖然具有時間靈活、形式多樣等特點,但容易流于形式。個人認為,教師工作三至五年后,有必要更新自己的理念、知識和技能時,如果有機會到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一至三個月的離崗培訓,會有較大的收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對于學生來說,一邊學習一邊思考,學習才會有成效,對教師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教師要一邊工作一邊思考,這個思考就是對教育教學進行研究。為此,我們學校實施了“五個一工程”,要求教師每年訂一本教育刊物,讀一本教育理論專著,參加一項課題研究,上一堂教學研討課,寫一篇教學科研論文,以此督促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理論,對教育實踐進行理性思考和深層探究。“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研修形式是最受教師歡迎的,因為專家以點評者的身份出現,針對同伴互助中的問題進行剖析,不僅指出了存在的問題,而且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對教師的幫助很大。
:我認為,崗位研修是比較有效的教師專業學習形式。崗位研修首先要立足現實,制訂科學的專業發展計劃。在計劃中要明確教師培養的工作思路。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教師的培養工作:一是明確培養方向,既抓思想修養,又抓業務能力。二是明確指導思想,既關心愛護青年教師,又對青年教師進行嚴格管理。三是工作方法求精細,對青年教師既放手使用又精心指導。四是對教師隊伍建設,既加強引進又重視自己培養。要在反復調研的基礎上制訂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所有教師立足現有專業基礎,制訂專業成長三年規劃。
其次要創新方法,規范教師培養工作。為了使教師培養工作規范化、正規化,要制定教師考核制度、交流制度、指導制度等。并在規范制度的基礎上,積極鼓勵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青年教師開展傳、幫、帶工作。
第三要分層培養,為教師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在教師培養的過程中,每個教師的師德表現、學識水平、教育教學能力、工作業績不同,就要從實際出發,承認差異,區別對待,努力尋找適合每一位教師的培養途徑。具體做法是:一是對經過幾年鍛煉,師德表現良好,各方面能力較強,有一定教育實績的教師,大膽使用,讓他們挑重擔,促使他們在任務驅動下成長。二是對有一定教育教學能力,工作上也有一定起色,但潛力還未充分挖掘出來的教師,一方面充分信任,另一方面熱忱扶持,幫助他們盡快提升教育教學能力。三是開展多輪“比教學”活動,讓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方法科學的教師脫穎而出。
:在教學任務非常繁重的情況下,一線教師如何更高效地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請結合自身經驗談談您的體會。
:我的經驗是忙里偷閑搞研修。一線教師大多承擔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在這樣的狀態下,一線教師要想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不僅需要精神和毅力,更需要智慧。
一是要做好判斷取舍。學校工作千頭萬緒,林林總總,往往讓教師們應接不暇。因此,教師必須分清主次,有所取舍,如果面面俱到,既耗費精力,也很難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是要充分利用零散時間。教師們既要工作,也要照顧家庭,很難抽出大量集中的時間搞研修。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工作、生活的間隙,抓住零散的時間做研修。比如,課前研讀教材、設計教法;課間與同事探討問題;閑暇時上網查找資料、廣泛涉獵;節假日獨居一室,靜心閱讀。
三是活化研修方式。教師參與的研修不一定都由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組織,也不見得都規模宏大、人數眾多。三兩個人小范圍隨機生成的討論交流,也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草根化”研修形式之一。比如,聽一聽同事的日常課,讀一讀教學方面的書刊,寫一寫教學反思和隨筆。這些形式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緊密聯系實際的研修,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要保持平和的心態,淡泊名利,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平時堅持學習,從理論上武裝思想,用理論指導課堂行為,學會把自己學習獲得的能量轉化為課堂智慧。堅持教學反思,堅持寫教學隨筆,不斷總結教訓,積累教學財富。隨著專業閱讀和實踐的不斷深入,自身的教學技能就一定能慢慢地由形似向神似轉變。另外,教師還需要增強專業自信,擁有專業尊嚴,勇于創新、勇于探索、珍惜收獲。任何時候,都要有自我價值感,活得明白,才有可能活得精彩。當“自成長”成為內心的一種自覺行為時,就擁有了幸福的感覺。
:平時的教學任務的確很重,但一線教師要想成長,必須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首先要學會反思。只有反思,才能促進自己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回顧和改進,才能成長。每次課后,我都會靜下心來回顧自己的課堂,對學情、教法、流程等進行反思,根據課堂效果評判優缺點,找出改進措施,并記錄下來,在下次課堂落實。只有反思和實踐互相促進,教師才能更快成長。
其次要學習。要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努力學習。剛參加工作時,不知道怎么講課、聽課、評課,我便虛心向學校的特級教師請教;在講課、聽課、評課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在學校的教研、備課活動中有針對性地向他人請教學習。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到學校圖書室查閱資料,通過閱讀書籍、外出學習、參與課題研究等多種方式,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教學能力。個人的專業成長過程是一個長期、有意識、堅持不懈努力學習的過程。通過學習,我慢慢發現了自己與名師、特級教師的差距,努力也有了方向,慢慢走上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
第三,要努力參加各種競賽活動,在活動中鍛煉自己,努力成長。只有在活動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鍛煉自己,成長自己。每年學校都會舉辦各種教學競賽,有的教師覺得是一個麻煩,但我覺得這是鍛煉自己的機會,通過這種任務倒逼,迫使自己擠時間自學,主動去學,這種學習的效率是比較高的。
:現在許多地方利用“名師工作室”承擔青年教師的培養任務,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您認為“名師工作室”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應該發揮哪些方面的作用?
:利用“名師工作室”培養青年教師,這種想法和做法非常好。“名師工作室”就是要充分利用“名師”這一資源,發揮名師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名師工作室”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應該發揮以下作用:一是榜樣示范;二是規劃發展;三是學習交流;四是搭建平臺;五是促進反思。
:“名師工作室”承擔青年教師的培養任務,是青年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通過“一幫一”“一帶一”的團隊合作,充分發揮專業團隊的力量,使青年教師少走彎路,迅速成長。“名師工作室”特別強調名師對青年教師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在理念引領、教學指導、教學風格形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您如何評價“襄派教育家”高級研修班這種研修形式?
:“襄派教育家”高級研修班,是襄陽市教育局培養襄陽本土人才的重要舉措,它應時而生,是襄陽教育發展的需要,作為團隊成員既有壓力更有動力。本次研修我最大的感受是:空談誤事,實干興校。要想在專業成長上有所作為,必須做到:第一加強理論學習,夯實理論基礎,用理論指導實踐;第二善于思考,在分析校情的基礎上,尋找到學校特色發展基本途徑;第三勤于實踐,把理論轉化為教育教學的具體行為;第四勇于創新,辦一所學校,就好比農民種地,要種的與別人“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就是創新,這樣的學校才是一所有思想、有“味道”的學校。
:我認為,“襄派教育家”高級研修班這種研修形式很好。時間緊,任務重,目標明確,壓力大。正是有這種壓力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才會促使我們再去好好地重新審視自己,反思自己。這次研修學習內容的安排也是精心設計的,切合實際、貼近一線教師和校長。既有專家的理論引領,也有同伴經驗的分享,還有跟崗實踐學習。最重要的是以課題為導向,貫穿整個研修,指導每一個學員如何做好、做實課題研究,并以此帶動專業成長。
責任編輯:江麗莉
jiangll@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