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
話說宋江等一百單八將在梁山建立了“抗宋革命根據地”,威震朝野。
一日,宋江召集各路頭領在“忠義堂”前開了一個表彰大會,獎勵了一批在各個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好漢。其中,武松榮獲了“打虎英雄”的美稱,并得到了一枚金光閃閃的勛章。大會上,宋江還號召大家向武松學習,學習他“一不怕虎,二不怕死”的英雄精神。
這下,梁山泊可熱鬧了。各報社、電臺的記者都來采訪武松,山東衛視還聘請他做了“英雄在線”欄目的節目主持人。接連一個禮拜,每天武松都要召開記者招待會,教人們怎樣打虎。為此,他還出版了一本名為《打虎365招》的專著,被人們搶購一空。該書一版再版,暢銷一時。后來,張藝謀讀了該書,立即將它改編為一部名為《英雄》的45集電視連續劇,在每晚黃金時間播出,劇中人物由武松領銜主演。該劇播出后,收視率創全國之最,武松成了名噪一時的“明星大腕”。
再說同樣有著打虎功績的李逵早已氣得怒發沖冠了。他想:當年,俺在沂嶺一下子殺了四只老虎,怎么就抵不上武松打死的一只老虎呢?他越想越氣,便上山抓了兩只野兔徑直來到宋江家。李逵紅著臉道:“哥哥,我上次在沂嶺殺死了四只老虎,而武松只打死了一只,為什么我沒評上‘打虎英雄’,他卻評上了?”宋江若有所思地拍拍腦門道:“瞧俺這記性,明天給你補評個‘特等英雄’如何?”李逵道:“謝謝哥哥!這兩只野兔留給哥哥補補身子。”說完,擱下野兔,興沖沖地走了。
這天,武松聽說了此事,便帶上幾盒“腦白金”,駕著他剛買的“奔馳”來到宋江家。宋江笑嘻嘻地迎了上來。武松道:“聽說您近日來忙于料理山寨之事,日夜操勞,不免勞心費神,小弟特意從京城買來了‘腦白金’獻給哥哥。”宋江一見“腦白金”,便忘了李逵的兔子,忙道:“兄弟,你既然來了,咱們就來個一醉方休!宋清,拿酒來!”武松道:“慢!哥哥,我已經在家擺好了宴席,還是到我家喝個痛快吧!”宋江也不推辭,坐上武松的“奔馳”,一溜煙兒就來到了武松新買的別墅——“天澤花園”前,幾個打扮妖艷的迎賓小姐把宋江迎進客廳,但見裝修豪華的客廳里早已擺下了豐盛的宴席。宋江被擁入上席,幾杯“茅臺”下肚,宋江已是滿面紅光了。武松恭唯道:“哥哥,我那‘打虎英雄’的稱號多虧了您啊!”宋江擺擺手道:“小菜一碟,不值一提!”兩人推杯換盞,直到天黑方才散席。
第二天,李逵等不及了,又找到宋江家詢問。宋江冷冷地說:“你的事我昨天開梁山常委會研究過了,大家沒通過,打虎英雄還是武松!”李逵傻了眼:“為什么?”宋江道:“第一,武松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而你是用板斧砍死的,算什么英雄?第二,老虎是國家保護動物,打死一只還可以,而你一下子殺了四只,我沒追究你的刑事責任、罰你的款就不錯了。第三,武松打死老虎后,受到了眾人的稱贊,大家用酒肉來招待他,而你殺了四虎后,還被人捉了去領賞。你說說,到底誰是打虎英雄?”李逵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氣沖沖地跑出門來,從腰間抽出那兩把大板斧,三下五除二,就砍下了那桿“替天行道”的杏黃旗。
后來,一個叫施耐庵的人寫《水滸傳》時,刪去了這一段有趣的故事,虛構了一個與此無關的李逵“砍倒杏黃旗”的故事。
【簡評】
這是一篇具有諷刺意味的小小說。作者采用“故事新編”的創作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把“武松打虎”和“李逵殺虎”兩個水滸故事巧妙地串聯起來,摻進一些真實可信的“油滑細節”,通過一場“誰是打虎英雄”的明爭暗奪,深刻地揭露和鞭撻了現實社會中某些掌握實權人物的陰暗靈魂和錯位的價值取向。比如,在“評比”“晉升”“表彰”以及人才選拔任用等方面存在的“熱捧名人”“行賄受賄”“權錢交易”“不憑實績憑關系”等不正之風。文章立意新穎,主題深刻,情節生動,語言詼諧。文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畫與原著相吻合,是一篇閃耀著創新風采的佳作。
(指導老師:王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