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標(河南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開封,475004)
新聞出版業經濟影響測算:以河南省為例
王志標
(河南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開封,475004)
在構建的河南省文化產業投入產出表的基礎上,利用投入產出分析的方法測算新聞出版業的經濟效益、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后向總效應和后向凈效應。研究結果表明,新聞出版業具有較大的直接經濟效益和前向完全經濟效益,后向完全經濟效益處于社會平均水平;新聞出版業投資對自身的后向效應最大,除自身外,受其投資影響較大的三個部門是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部門,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非文化用紙、教育和體育用品部門的總產出增量受其投資的影響較大。
投入產出分析法新聞出版業經濟效益后向總效應后向凈效應
隨著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在全球范圍內,新聞出版業都經歷了一定的沖擊。從2013年圖書銷售情況看,美國各類圖書銷售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銷售總額為270.1億美元,同比下降0.4%;法國圖書銷售額持續下降,年降幅近4%;日本圖書銷售額為8430億1459萬日元,比上年減少2.1%;韓國銷售額為5兆5147億韓元,比上年減少2.9%;西班牙圖書銷售額為2181.97萬歐元,比上年下降11.7%;英國圖書銷售額為33.89億英鎊,較上年下降2%[1]。
在學術研究層面,國內目前的研究主要關注新聞出版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何平衡的問題。他們把經濟效益視為該行業在出版、印刷和發行諸環節所獲得的經濟利潤。對社會效益的理解則稍有不同:有的強調圖書獲獎,有的強調對讀者的影響,也有的認為應該同時考慮獲獎、讀者認可、同行認可等三個方面[2-3];另有作者認為要考慮出版業在文化傳播方面的貢獻和出版物在內容與質量方面帶給受眾的效用[4]。這些研究僅僅關注出版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忽視了新聞出版業對相關產業的影響。而在稍早的時候,已有研究者關注新聞出版業對印刷業[5]的影響,認為書刊印刷、出版、發行三者的收益是不平衡的,并分析了其原因[6]。但是,受制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作者沒有分析新聞出版業對更多部門的影響。相比之下,國外的研究更為細膩,例如加拿大和新西蘭的研究者主要使用投入產出分析的方法測算新聞出版業的直接經濟影響、間接經濟影響和誘致經濟影響[7-9]。這樣一來,對新聞出版業的經濟影響評估就較為全面。
本文將以投入產出分析方法[10]對新聞出版業的經濟影響進行評估。但是,受制于微觀數據的不可得性[11],無法像加拿大和新西蘭的研究者那樣衡量誘致經濟影響。本文的經濟影響評估包括測算新聞出版業的經濟效益、測算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后向總效應和凈效應等內容。
新聞出版業的經濟效益包括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直接經濟效益是新聞出版單位在生產、經營、銷售等過程中形成的經濟效益,體現為利潤、稅金等。本文用利潤和稅金之和作為直接經濟效益,在投入占用產出表中可以近似使用生產稅凈額(Tj)和營業盈余(Sj)之和來計算。新聞出版業的間接經濟效益是由該部門產出增加所引發的其他部門經濟效益的增加。由于部門之間的聯系包括了前向聯系和后向聯系,所以經濟效益同樣可以區分為前向經濟效益和后向經濟效益。為此,需要構建文化產業投入占用產出表,本文基于2015年發布的河南省2012年139部門投入產出表、《河南統計年鑒2013》、河南省統計局2012年文化產業統計資料、河南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等資料,參考國家統計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編制了52部門的河南省文化產業投入占用產出表。該表的文化部門完全依據國家統計局的大類,這在國內尚屬首次。因論文篇幅所限,略去編表過程[12]。
1.1新聞出版業的直接經濟效益
為了便于比較,需要計算直接經濟效益系數(CDEEj),CDEEj=(Tj+Sj)/Xj,其中Xj為為第j部門的總產出。同時,可以進一步將求出的系數標準化。
標準化的直接經濟效益系數為
根據公式(1)計算的結果如表1所示(僅顯示文化產業部門標準化的直接經濟效益系數,以便將新聞出版業與文化產業其他部門進行比較)。在表1中,新聞出版業的直接經濟效益系數為1.76,在所有文化產業門類中是最高的。因為系數大于1,所以新聞出版業的直接經濟效益遠超過所有行業的平均水平。
表1 直接經濟效益比較
1.2新聞出版業的后向經濟效益
本文將分為考慮固定資產占用和不考慮固定資產占用兩種情況進行計算,并對計算結果進行比較。過去文化產業研究專家通常認為,文化產業是輕資產的,但事實究竟如何需要得到數據的檢驗。
在不考慮固定資產占用情況下,第j部門的后向完全經濟效益系數為
標準化后,得到的后向完全經濟效益系數
在考慮固定資產占用的情況下,后向完全經效益系數
標準化后,得到考慮固定資產占用的后向完全經濟效益系數
可以將根據公式(3)和公式(5)計算的結果整理為表2。
表2 后向完全經濟效益比較
根據表2,在不考慮固定資產占用情況下,新聞出版發行服務的后向完全經濟效益在所有文化部門中排名第5,高于其他文化服務業,但是低于文化制造業的4個部門(按排序依次為文化專用設備的生產、工藝美術品的生產、文化用品的生產、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如果按照西方主流觀點對文化產業分類,那么文化產業不包括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文化用品的生產和文化專用設備的生產這3個部門。這就意味著,新聞出版發行服務在的后向完全經濟效益在文化產業中排名第2,表明新聞出版發行服務能夠對其他部門(包括非文化部門)的經濟效益產生較大的拉動作用。在考慮固定資產占用情況下,新聞出版發行服務的后向完全經濟效益在所有文化部門中排名第6,低于文化服務業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部門和文化制造業,仍然處于相對較高的水平。從計算結果看,在考慮固定資產占用情況下,新聞出版發行服務的后向完全經濟效益稍低于不考慮固定資產占用的情況,這說明新聞出版發行服務的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略低于所有部門的平均水平。
1.3新聞出版業的前向經濟效益
標準化的前向完全經濟效益為
表3 前向完全經濟效益比較
根據表3,新聞出版發行服務的前向完全經濟效益是最高的,為1.68,不僅高于其他文化服務業部門,也高于文化制造業。這說明新聞出版發行服務的發展對下游部門的經濟效益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這種推動作用高于所有行業的平均水平。
2.1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后向總效應
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增加會帶來其他部門總產出和增加值的增加,這種效應即為后向總效應。對于后向效應的計算均在投入產出模型下進行。考慮到有些中間投入來自國外和省外,因此可以采用如下公式來計算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后向總效應:
其中,△I表示用于投資的各部門產品的列向量,它的第j個元素表示第j部門產品用于新增投資的數量;△X和△V分別表示各部門總產出增量和增加值增量的列向量;表示增加值率對角矩陣,其主對角線上元素為各部門增加值占總產出的比率;為對角矩陣,其主對角線元素表示第i部門中間產品中省內生產所占的比例。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后向總效應 (單位:元)
根據表4,新聞出版業投資增加1萬元對自身總產出和增加值的后向總效應分別是10017.73元和6225.47元。其他部門總產出受其影響最大的是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部門(總產出增加1844.62元),其次是住宿和餐飲業(總產出增加640.31元),再次是非文化用紙、教育和體育用品部門(總產出增加382.37元)。其他部門增加值受其影響最大的是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部門(增加值增加432.02元),其次是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加280.62元),再次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加144.45元)。將總產出效應與增加值效益進行比較可以發現,非文化用紙、教育和體育用品部門的增加值效應在相對意義上小于其總產出效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效應則與非文化用紙、教育和體育用品部門恰好相反??紤]到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部門包括版權服務、印刷復制服務、文化貿易代理服務、圖書出租、音像制品出租等與新聞出版業關聯性較強的部門,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受其影響最大并不奇怪。住宿和餐飲業并非新聞出版業直接關聯性較強的部門,但是因為新聞出版業投資增加率先帶動了自身的發展,從而使該部門從業人員的收入增長,從業者收入增加后會刺激他們的旅游消費和外出就餐需求,這樣就促進了住宿和餐飲業的總產出和增加值。新聞出版業從業者收入的增加會促使他們加大自己和子女在教育和體育用品方面的消費,外出活動的增加將促進交通運輸部門的發展。在文化產業中,受新聞出版業投資增加影響較大的部門還有文化用品的生產部門,因為該部門包括了文具等辦公用品、電子詞典等文化用品、游樂場所器材、音響錄像設備等與人們精神生活緊密相關的產品。所有部門的總產出和增加值分別增加了16437.01元和8280.12元。也就是說,總產出和增加值的間接效應分別是6419.28元和2054.65元。
2.2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后向凈效應
后向凈效應與總效應的區分在于它考慮了剩余生產能力,也就是說,過去累積的固定資產存量會具有生產能力,即便不進行新的投資,依靠過去的投資也可以完成生產。因此,有必要在衡量新增投資的效應時將依靠過去的固定資產存量帶來的生產去除,這樣就可以計算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后向凈效應??梢圆捎萌缦鹿接嬎阃顿Y對總產出和增加值的凈效應:其中,的元素是,表示上一年度固定資產存量所形成生產能力增加的產出在本年度新增產出所占的比例。計算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后向凈效應 ?。▎挝唬涸?/p>
將表5與表4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在考慮剩余生產能力的情況下無論總產出還是增加值的效應都相應減小了。根據表5,新聞出版發行服務投資增加1萬元可以使其自身總產出和增加值分別增加10011.88元和6221.84元。其他部門總產出受其影響最大的是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部門(總產出增加1024.47元),其次是住宿和餐飲業(總產出增加202.24元),再次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總產出增加197.43元)。與表4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原來排在第三位的非文化用紙、教育和體育用品部門被替代了,這說明該部門存在較大的過剩生產能力。其他部門增加值受其影響最大的是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部門(增加值增加239.93元),其次是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加88.63元),再次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加79.80元)。這幾個部門的總產出效應和增加值效應相對位次是一致的,但并不意味著所有部門都是如此,例如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的增加值效應就明顯不如其總產出效應。所有部門的總產出和增加值分別增加了12426.33元和6956.03元,比總效應相應減少了4010.68元和1324.09元。
新聞出版業的直接經濟效益在文化產業中是最高的,這表明新聞出版業目前仍然是文化產業中最為賺錢的行業(按產出平均)。在不考慮固定資產占用情況下,新聞出版業的后向完全經濟效益高于其他文化服務業;在考慮固定資產占用情況下,其后向完全經濟效益在文化服務業中僅次于文化信息傳輸服務。這兩組數值大致在1左右,表明新聞出版業的后向完全經濟效益處于社會平均水平。新聞出版業的前向經濟效益是1.68>1,且高于所有其他文化部門,這表明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對下游部門的經濟效益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且在文化產業中的推動作用是最大的。
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后向凈效應小于后向總效應。其投資對自身總產出和增加值的效應(直接效應)最大。除自身以外的其他部門的總產出和增加值效應(間接效應)小于直接效應。受其投資影響較大的三個部門是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部門,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非文化用紙、教育和體育用品部門的總產出增量受其投資的影響較大。同時,有一些部門幾乎不受新聞出版業投資的影響,它們或者是與新聞出版業具有一定替代性的部門,例如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或是在投入與產出兩個方向上都與新聞出版業沒有太大關聯性的行業,例如醫藥制造業、衛生和社會工作。
從計算結果看,新聞出版業在當前的河南省文化產業中是發展相對較好的一個部門。河南省應該將新聞出版業作為一個優勢產業進行扶持,使其進一步壯大,以發揮新聞出版業的前向經濟效益和對特定產業的后向效應。
注釋
[1]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圖書出版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EB/OL].[2015-09-18].http://iof.hexun.com/2015-09-18/179253336.html
[2]易圖強.出版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新釋[J].中國出版,2010(12):3-6
[3]李欣人.圖書出版: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天平上[J].中國出版,2005(10):12-14
[4]高峰.構建出版業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阿基米德支點[J].出版廣角,2015(11):56-57
[5]在國家統計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中將印刷業歸入了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部門,這種劃分是相對科學的,符合國際文化經濟學界對文化產業核心部門和外圍部門的認識。
[6]王益.關于出版系統三環節經濟效益不均問題的思考[J].出版發行研究,1992(5):6-12
[7]CanadianElectronicLibrary,OntarioMediaDevelopmentCorporation,CastledaleInc.,NordicityGroupLtd. AnEconomicImpactStudyoftheOntarioBookPublishingIndustry[R].OntarioMediaDevelopmentCorportaion,2013-09-12
[8]POLLARA.EconomicImpactStudyoftheCanaidan-OwnedPublishingIndustry[R].TheOrganizationofBook PublishersofOntarioandTheOntarioMediaDevelopmentCorporation,2004
[9]PwC.EconomicContributionofftheNewZealandPublishingIndustry[R].PricewaterhouseCoopersNew Zealand,2014
[10]陳錫康,楊翠紅,等.投入產出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1]在西方,企業的財務數據是公開的,因此一些機構能夠整理出加總的數據,但是中國企業的財務仍屬于商業機密,只有企業核心決策層才知道真實的財務狀況。
[12]王志標.河南省文化產業投入產出分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MeasureofNewsandPublicationlndustryEconomiclmpact
WangZhibiao
(InstituteofFinanceandSecurities,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4)
Basedontheconstructedinput-outputtableofculturalindustriesinHenanprovince,economic benefitofnewsandpublishingindustry,overallandnetbackwardeffectofinvestmenttonewsandpublishing industryarecalculatedviainput-outputanalysismethod.Theresearchresultsshowthatthenewsand publishingindustryhasratherbiggerdirecteconomicbenefitandforwardentireeconomicbenefitandsocial averagelevelbackwardentireeconomicbenefit;backwardeffectofinvestmenttothenewsandpublishing industryonitselfisthebiggestamongstall.Apartfromitself,thethreesectorsmostinfluencedbyinvestment toitareauxiliaryproductionsectorofproducingculturalproduct,hotelsandcateringservices,transportation,warehousingandpostalservice;investmenttoithasgreatinfluenceontotaloutputincrementofnon-cultural paper,educationandsportsgoods.
Input-outputanalysismethodNewsandpublishingindustryEconomicinfluenceOverall backwardeffectNetbackwardeffect
G231
A
1009-5853 (2016) 02-0051-06
本文系“新型城鎮化與中原經濟區建設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資助項目“中原經濟區促進文化消費的政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旅游地聲譽形成機制及其對旅游者行為的影響”(15YJA790062);河南省科技發展計劃
項目“支持河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戰略研究”(152400410438);河南省第六次投入產出調查研究課題“河南省文化產業投入產出分析”的研究成果。
王志標,管理學博士,河南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原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拿大卡爾頓大學訪問學者。
2015-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