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川(金陵科技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9)
上海市小學男生上手投擲動作中肩關節運動特征的比較分析
孟慶川
(金陵科技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9)
投擲是體育活動中常用的基本動作技能之一。許多學校和社區的體育活動中都會出現投擲動作,能夠熟練掌握投擲動作對于兒童積極參與學校和社區的體育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上手投擲動作的發展指的是從幼兒時期的動作不協調到兒童時期的動作穩定,是兒童應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可是到了兒童時期,很多小學生還不能很好地完成上手投擲動作。在投擲動作發展的過程中肩關節的動作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是完成整個上手投擲動作的關鍵支撐點,一個完整的肩關節的轉動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上手投擲動作的成績,也對1~5年級小學男生的上手投擲動作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上海市1~5年級小學男生的肩關節運動特征的比較分析,可以得出小學男生上手投擲動作發展過程中肩關節的運動特征發展規律,為設置體育課程內容、進度、方法制訂有效教法。根據這些內容為小學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提供科學依據。為少兒投擲能力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指導方向和有效的訓練參考。
2.1研究對象
上海市小學男生上手投擲動作中肩關節運動特征的比較分析。以上海市部分1~5年級小學男學生為調查對象,正式測試前記錄受試者的基本情況,并確定受試者身體無損傷或傷痛。測試對象平均年齡7~11歲,身體健康,測試時身體狀態良好無重大病史。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以“投擲”為關鍵詞搜索到2004—2014年近十年的相關文獻285篇,其中與本文相關的文章有66篇,選用參考文獻 4 篇。
2.2.2運動學分析法 運用專門的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仔細分析。用人體運動圖像分析系統對高速攝像機所取得的運動學參數進行分析;用德國simi生物力學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對研究所需參數進行分析。
解析范圍:從被測試人員準備好投擲姿勢到球出手瞬間這段時間內的各個運動參數。
關節活動范圍:指關節活動時所通過的運動弧,常以度數表示,亦稱關節活動度。
運動學參數:肩關節角度變化、角速度和肩關節速度。
肩關節角度=肩伸關節角度—肩屈關節角度
肩關節屈伸角=肘關節——肩關節——髖關節之間的角度
2.2.3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和EXCEL軟件等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1小學階段肩關節運動特征的比較分析
如表1所示。

表1 肩關節運動特征
3.21~5年級男生投擲過程中肩關節角度變化的比較分析
由表1 中肩關節角度變化及運動范圍可知。
3.2.1在引臂結束時一年級男生的肩關節角度為124.5°;二年級男生的肩關節角度為126.5°比一年級男生的肩關節角度稍大。說明在引臂結束時一、二年級男生之間的肩關節角度差異很小。三年級男生在引臂結束時的肩關節角度為144.1°比二年級男生大了18°,接近16%。說明二、三年級男生在引臂結束時肩關節角度差異性很大(p<0.05),有顯著差異性。從三年級開始引臂結束時肩關節角度才顯著增大。四年級男生在引臂結束時肩關節角度為147.8°比三年級稍大;但三、四年級男生引臂結束時的肩關節角度差異很小。五年級男生在引臂結束時肩關節角度為152.7°比四年級稍大,四、五年級男生引臂結束時的肩關節角度差異很小。總體上反映出了上海市1~5年級男生引臂結束時的肩關節角度變化情況,隨著年級的增長在引臂結束時肩關節的角度也越來越大。五年級男生在引臂結束時的肩關節角度比一年級男生引臂結束時的肩關節角度大了28.2°。
3.2.2出手瞬間一年級男生的肩關節角度為117.2°;二年級男生的肩關節角度為118.9°。在出手瞬間一、二年級男生之間的肩關節角度差異性很小。三年級男生在出手瞬間的肩關節角度為132.5°比二年級男生出手時的肩關節角度大了15.3°,接近12.8%,說明從三年級男生開始在出手瞬間的肩關節角度有了顯著增加,并且和二年級男生的肩關節角度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四年級男生在出手瞬間的肩關節角度為133.3°和三年級相比沒有顯著差異性。五年級男生在出手瞬間的肩關節角度為136.9°比四年級男生出手瞬間時的肩關節角度稍大。并且隨著年級的增大出手時的肩關節角度也逐漸增大,五年級男生在出手瞬間時的肩關節角度比一年級男生出手瞬間時的角度大了19.7°。
3.2.3在整個投擲過程中一、二年級的運動范圍較小分別為7.3°、7.6°差異性很小。三年級男生的運動范圍為11.6°比二年級大了4.1°接近53.5%。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在投擲瞬間一、二年級男生的投擲臂肩關節沒有充分展開,導致肩關節運動距離較小。四年級男生的運動范圍為14.5°比三年級男生運動范圍稍大,但差異性很小。五年級男生的運動范圍為15.8°比四年級男生運動范圍稍大,但差異性很小。隨著年級的增大,整個投擲過程中運動范圍也越來越大,五年級男生的運動范圍比一年級男生運動范圍大了8.5°,接近117.37%。差異性十分顯著。肩關節運動范圍越大說明運動距離越大則最終速度也會越大。
3.31~5年級男生投擲過程中肩關節最大角速度的比較與分析
由表1可知在整個投擲過程中一年級男生的肩關節最大角速度為151.3°/s,二年級男生的肩關節最大角速度為184.7°/s,比二年級男生的肩關節角速度稍大,但差異性很小。三年級男生的肩關節最大角速度為253.9°/s比二年級男生肩關節最大角速度大了69.2°/s,接近37.4%。差異性顯著(P<0.05)。四年級男生的最大關節角速度為267.4°/s,和三年級相比無顯著差異性。五年級男生的肩關節最大角速度為309.5°/s,比四年級男生的肩關節角速度稍大,但差異性很小。總體較符合兒童節段隨著年齡的增大,肩關節最大角速度也逐漸增大的狀況。五年級男生的肩關節最大角速度是一年級男生的最大肩關節角速度的2倍。
3.41~5年級男生投擲過程中肩關節最大速度的比較與分析
由表1 可知,一年級男生的最大肩關節速度平均值為2.04m/s,二年級男生的最大肩關節速度為2.44m/s,和一年級相比沒有顯著差異性。三年級男生的最大肩關節速度為3.36m/s比二年級男生的肩關節速度大了0.92m/s。有顯著性差異(p<0.05)。四年級男生的最大肩關節速度為3.82m/s。比三年級男生最大肩關節速度稍大,但無顯著性差異。五年級男生最大肩關節速度為4.19m/s,比四年級男生最大肩關節速度稍大,沒有顯著差異性。
上海市1~5年級男生肩關節運動范圍較符合兒童身體發展規律。說明一、二年級男生的肩關節協調性相對較弱,沒有足夠的力量使肩關節打開得更大。引臂結束時肩關節的角度伸展越大,可增大肌肉對物體所做的功,從而增大物體出手的速度。這是小學階段的男生上肢關節運動能力增強的表現,隨著年紀的增大開始采用拉大肩關節角度,做向后的引臂動作。
1~5年級的男生處于投擲動作的第四個階段,即投擲時上肢以肩關節為軸形成鞭打動作。而轉肩和分層轉體(轉肩滯后于轉體,沒有轉髖動作)在二年級有明顯提高,從三年級開始“轉體伴隨轉肩”模式又逐步提高。通過增大右肩關節角速度,即加快外展右肩關節,可以使身體更快地向投擲方向旋轉,增大投擲距離。同時肩關節用力外展使肩臂形成了一個“反弓”狀態,加快了蹬轉髖鞭打的速度,這是投擲成績提高的關鍵。
1~5年級男生中肩關節的運動范圍及肩關節最大角速度、肩關節最大速度都是從三年級男生才開始明顯增大,并與一、二年級有顯著差異性。
從三年級男生開始肩關節速度明顯增大,通過視頻分析發現三年級男生在引臂結束時身體形成的“反弓”所產生的勢能轉化為肩關節的動能效率比一、二年級男生要高。總體反映出了1~5年級男生的肩關節速度變化。隨著年級的增大,肩關節速度也逐漸增大,五年級男生最大肩關節速度是一年級男生的2倍。
對一、二年級男生的肩關節的靈活性與力量性進行練習。在引臂結束時要多練習他們的引臂動作,把肩關節充分打開,加大投擲工作距離。
教學過程中對四、五年級的男生多進行肩關節速度的練習,加大“鞭打”動作的練習。
[1]樊江波,任愛君,劉慧芳.3-11歲兒童投擲沙包動作發展研究[J].教學研究,2010,1(1):42-44.
[2]林良鐸.“撇槍”與肘關節損傷的分析[J].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0(3):103-107.
[3]樊江波,任愛君,劉慧芳.3-11歲兒童投擲沙包動作發展研究[J].教學研究,2010,1(1):42-44.
[4]劉軍鋒.標槍運動員應注重肩關節最后用力訓練[J].科技資訊,2006 (34):153-153.
G824 文獻標識碼:A
1674-151X(2016)08-093-03
2016-06-21
孟慶川(1989~),碩士。研究方向:運動生物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