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廣東社區民族工作實踐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區環境建設研究
——以廣東社區民族工作實踐為例

2016-09-12 13:10:46張朝發
城市觀察 2016年4期

◎ 張朝發

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區環境建設研究
——以廣東社區民族工作實踐為例

◎ 張朝發

社區民族工作是城市社區建設發展的重要內容,是做好新形勢下城市民族工作題中應有之義,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區環境建設更是促進城市和諧發展的客觀要求。社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做好社區民族工作重要而緊迫。開展社區民族工作,要“搭好一個平臺——社區民族工作平臺”,“緊扣兩大任務——少數民族居民服務管理、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創建”。廣東探索社區民族工作中把握“促進民族團結、加強人文關懷、一切從實際出發、整合資源統籌兼顧”四個基本原則,具有“形勢倒逼、率先起步;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示范帶動、由點及面”等三大特點。

城市社區 民族工作 廣東實踐 相互嵌入式社區

一、為什么要開展社區民族工作

社區是城市的基層單位,社區居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常有人說,社區是個“筐”,什么都往里邊裝。也有人說,上面千條“線”,社區一根“針”。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很多工作任務落到城市基層政權時,還得依賴社區協助完成。在社區工作任務繁多情況下,強調將民族工作裝進社區工作這個“筐”,我們需要從城市社區建設、城市和諧發展、城市民族工作等大局去認識和把握。

(一)社區民族工作是城市社區建設發展的重要內容

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國家民政部就在全國26個城市社區開展了城市社區建設實驗區試點工作。以試點工作經驗為基礎,民政部出臺了《關于在全國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提出了推進城市社區建設的五個方面17條政策意見,2000年11月該政策文件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辦發【2000】23號)。時隔十年后,總結中辦發【2000】23號文件實施情況,并根據中央關于社會建設的新要求,2010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0】27號),進一步明確了加強和改進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建設工作的八個方面27條政策意見。這兩個中辦發文件的政策精神,是城市社區建設工作的指南,也是開展城市社區民族工作的政策總綱。兩個文件中關于以人為本、服務居民,資源共享、共駐共建,因地制宜地確定城市社區建設發展的內容,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積極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支持社會組織和社區志愿者參與社區管理和服務等政策精神,為探索開展社區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與路徑。

(二)社區民族工作是做好新形勢下城市民族工作題中應有之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農村人口加速向城市遷移,內陸和邊疆地區人口大量涌向沿海地區城市。在新一輪人口遷移大潮中,全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約1650余萬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數據,以下簡稱“六普”)。作為城鎮化率一直居全國之首的省份,廣東容納了全國1/10的流動人口,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特別是城市少數民族人口成倍增長,廣東成為全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輸入最多、增長最快的省份。

1982年以來,廣東少數民族人口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從農村人口為主體轉變為城市人口為主體,從本省人口為主體轉變為省外流動人口為主體。1982-2010年,全省少數民族人口從18.2萬人增加到206.7萬人,增長10倍多,年均增長57.5%;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重從0.34%提高到1.98%。截至2015年底,全省少數民族人口達329萬(占全省總人口的2.66%),其中,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戶籍人口)約289萬人、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動人口約40萬人。

30多年間,廣東少數民族人口的增長集中在城鎮。1982-2010年,全省城鎮少數民族人口所占比重從17.57%提高到80.31%。“六普”統計,廣東省少數民族人口2067321人,除去未識別民族與外國人入籍人口2367人外,55個少數民族分布在城市的1410508人、占68.31%,分布在鎮的242616人、占11.75%,分布在鄉村的411830人、占19.94%。城市和鎮的少數民族人口合計近166萬、占80.06%。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少數民族戶籍人口約81萬,其中約30萬分布在城市、50多萬分布在農村(其中又有約10萬常住在本省城鎮)。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約260萬人(250萬來自省外)。廣東省城鎮實有少數民族人口約290萬人,在全省少數民族人口中占88%。

30多年間,流動人口(人戶分離)成為廣東少數民族人口及城市少數民族人口的主體。“六普”統計廣東省2067321少數民族人口中,屬于人戶分離、在廣東省范圍內作外來人口(流動)登記的有1746875人,其中,屬于廣東戶籍、在本縣(市)流動的33479人,屬于廣東戶籍、在本省其他縣(市)和市區流動的44744人,兩項合計78223人;不屬于廣東戶籍、跨省在廣東流動的1668652人(全國此類跨省流動的少數民族人口4903620人,廣東占34.03%,是全國唯一一個跨省流動的少數民族人口超過100萬的省份)。廣東55個少數民族齊全,少數民族人口城鎮化率總體水平較高,除瑤族(城鎮人口不到40%)、畬族(只有7%的城鎮人口)外,其他53個少數民族的七成以上人口為城鎮人口。

1.4.3 合并用藥的規定 ①試驗期間,不得使用其他治療小兒功能性便秘(食積化熱證)的中西醫藥物;②臨床試驗期間不得使用中、西藥瀉劑。但服藥間隔4 d及以上不排便、糞便嵌塞者,可以給予解除嵌塞藥物或措施。③合并有其他疾病必須服用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必須在合并用藥表中詳細記錄。

以珠三角地區為典型,城市社區居民的多民族特點更加明顯。據“六普”統計,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等9市的少數民族人口合計1715291人、占全省的82.98%。珠三角地區城市少數民族人口,絕大多數聚居于社區、企業。從少數民族在廣東各城市聚居的4類重點區域(街鎮、社區、單一民族聚居點、企業)數量看,珠三角地區特別是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市占有很大比重。據2013年9月廣東省民族部門以21個地級以上市為基本單位進行調查統計,全省城市少數民族聚居的4類重點區域共有2075個,珠三角合計1894個、占了91.3%。其中,50人以上少數民族聚居社區共1127個(約占全省6628個城市社區的17.00%)、有少數民族人口約90余萬人,珠三角合計1092個、占96.9%;少數民族員工100人以上企業共385個、從業總人數16萬余人,珠三角合計374個、占97.1%;50人以上單一少數民族聚居點共209個,珠三角合計201個、占96.2%;500人以上少數民族聚居街道(鄉鎮)共197個、有少數民族人口132. 3萬人(占當年全省城市少數民族人口的45.5%),珠三角合計187個、占94.9%(見表1)。

隨著大量少數民族人口進城務工經商,以城市少數民族服務管理為核心內容的城市民族工作在東部沿海地區民族工作中的分量越來越重,面臨的形勢日趨復雜,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1999年12月,國家民委在武漢召開全國城市民族工作座談會,會議提出城市民族工作任務至少包括三項主要內容,即:做好城市少數民族事務的管理工作,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經濟文化教育事業;做好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工作,充分保障他們的各項平等權益,幫助他們增強城市適應能力;做好與城市功能相應的面向全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工作,如對口援助、內地民族班辦學等。前兩項內容實際上與社區工作有著緊密的聯系。中辦發【2010】27號文件出臺后不久,2010年12月,國家民委在寧波、上海兩地又召開了一次全國城市民族工作座談會,會議明確了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應把握的五個重點任務,即:切實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做好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不斷加強社區民族工作、排查化解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在這里,已明確提出了“不斷加強社區民族工作”這個重點任務。一年之后,即2011年12月,國家民委與民政部聯合正式印發《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社區民族工作的意見》(民委發【2011】204號),從充分認識加強社區民族工作的重要意義、全面把握加強社區民族工作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明確加強社區民族工作的重點任務、切實加強對社區民族工作的組織領導等四個方面,明確了11條具體的社區民族工作政策意見。這個文件強調“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民族分布和交往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城市和散雜居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不斷增加,各民族交錯居住在同一社區的現象日益普遍,社區民族工作任務日趨繁重”,“做好社區民族工作重要而緊迫”。總體上講,民委發【2011】204號文件,貫徹了中辦發兩個政策文件的精神,從城市民族工作實際出發,對社區民族工作提出原則性的政策規定,為社區民族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策進一步明確了社區民族工作的定位與目標。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針。這次會議明確了社區是城市民族工作的“著力點”,指明了社區民族工作的目標是“推動建立相互嵌入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讓城市更好接納少數民族群眾,讓少數民族群眾更好融入城市”。社區民族工作的定位更加清晰,目標更加明確。

表1 珠三角城市少數民族人口分布重點區域統計表(截止到2013年9月)

(三)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區建設是促進城市和諧發展的客觀要求

少數民族大量涌入城市后,因為語言、文化傳統、價值觀念、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融入城市存在較多困難。部分少數民族特別是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保安族、撒拉族、東鄉族等十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以下簡稱“十個少數民族”),因為民族風俗習慣的特殊性,引發各種矛盾糾紛。從廣東的實際看,少數民族大量涌入城市后滋生了四種“不適應”:一是進城少數民族人員不適應。他們不適應城市的規范化管理,不適應城市清真飲食等特殊生活設施不完善的生活環境,在就業、清真飲食、殯葬、子女上學、過宗教生活等方面存在困難。部分少數民族人員的文化素質偏低,法制意識淡薄,適應和融入城市的能力較差。由于文化程度較低,他們對城市管理和務工企業的有關規定不了解,法紀觀念淡薄,處理矛盾糾紛時,過分強調民族身份,提出過分要求,尋求特殊待遇。二是城市原有市民不適應。短期內他們不適應外來少數民族人員在生活風俗習慣方面迥異的風格,有的比較反感極少數的外來少數民族人員鬧事甚至犯罪的行為。三是城市管理能力與水平不適應。主要表現在工作力量不足、工作網絡不健全、工作機制不完善和政策措施滯后等方面。一些管理人員服務意識不足,執法方式簡單粗暴。與少數民族相關的伊斯蘭教活動場所、回民墓地等服務設施不足,規劃建設比較滯后。在社會公平公正意識日益增強的大背景下,城市管理部門在處理好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與對少數民族優惠照顧的關系時顯得辦法不多。有的地方還存在歧視現象,部分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不同程度地存在針對特定地區特定民族的出租車拒載、賓館拒住、商店拒賣、就業歧視、特殊安檢等歧視現象。一些基層干部對涉及少數民族的問題存在“不會管、不愿管、不敢管”的現象,有時還存在“花錢買平安”的現象,對涉事少數民族過于遷就。四是少數民族人口流出地不適應。流出地往往將少數民族人口向沿海地區城市轉移,作為促進當地少數民族人口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和舉措,對于流出的少數民族人員在城市務工經商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卻估計不足,時常扮演“消防隊員”的角色,工作被動。

由于上述“不適應”,影響民族關系問題的“觸點”增多、“燃點”變低,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易發高發。近年廣東每年發生上百甚至數百宗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由于當事的少數民族人員流動性強,有關的矛盾糾紛案事件不可預見且容易擴大化。加上“十個少數民族”人口(“六普”統計共58234人)對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問題尤為關注,民族因素往往與宗教因素疊加,極易產生一系列復雜敏感問題,簡單問題往往復雜化。由“不適應”所引發的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易發高發問題,不利于城市民族關系的和諧與社會穩定,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城市工作以及城市民族工作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針對少數民族人口大多聚居社區的特點,夯實社區民族工作這個基礎,當是綜合施策過程中重要的、有效的舉措。一方面通過社區民族工作,增進社區不同民族居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增強社區居民的民族團結意識,在求同存異、相互尊重基礎上,增進不同民族群眾之間的情誼,有效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從而化解各方面的“不適應”。另一方面可以積極發揮社區在防范和處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中的“哨兵”和助手作用,通過社區信息平臺動態掌握轄區內少數民族居民的基本情況 ,一旦發生涉及少數民族人員的矛盾糾紛,通過社區少數民族志愿者可以幫助有關部門及時與當事人溝通并了解相關信息,為處置工作打下基礎。特別是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務工經商人員,許多是由流出地“帶頭人”作中介并帶隊的,社區、企業如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強與“帶頭人”的聯系,一旦遇到問題就可以發揮“帶頭人”出面疏導勸解的作用,對于矛盾糾紛化解很有幫助。

二、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區環境的工作任務與內涵

國家民委、民政部《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社區民族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大力推進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努力提供滿足各族群眾需求的便捷服務、大力促進社區各民族交流交往與互助合作、重視做好少數民族社區工作者的培養和使用工作、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等六項社區民族工作重點任務。立足廣東實際,做好社區民族工作要“搭好一個平臺”、“緊扣兩大任務”。

(一)“搭好一個平臺”——搭好社區民族工作平臺

在領導機制與隊伍建設方面,社區所屬的鎮(街道)要明確民族工作分管領導,配備民族工作專(兼)職干部;社區要建立民族工作協調小組,配備民族工作聯絡員;有關方面要加強對社區民族工作者的宣傳教育、培養任用,組織培訓;社區要重視培養少數民族代表人士,注意發掘少數民族社區工作者,聘請民族社工,聘請少數民族居民擔任社區民族政策宣傳員,宣傳民族政策,開展民族文化交流工作;引導和鼓勵社區內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志愿者積極參與社區民族工作,開拓社區民族工作的資源,增強工作助力。

在經費保障方面,鎮(街)應當將有關社區工作經費、社區工作人員薪酬待遇、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及維護經費、社區信息化建設經費等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有條件的地區探索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開展社區少數民族服務項目;社區有關少數民族群眾的民生項目、開展民族文藝活動,可以爭取社會熱心組織和人士的贊助支持。

在制度建設與基礎數據方面,社區要完善工作會議、聯誼走訪、信息交流、信訪接待等制度并確保落實到位;要將少數民族居民信息納入社區信息平臺,在社區管理、服務信息系統中,增加民族工作和少數民族居民的內容,動態掌握社區內少數民族常住人口、暫住人口及其家庭經濟狀況、工作情況、子女入學、老人贍養等情況,建立臺賬資料,及時更新基礎數據。

在工作載體方面,社區要從實際出發設立民族圖書資料閱覽室或專柜,訂閱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識的圖書、報刊、雜志等資料,為社區居民學習了解民族政策知識提供方便;要設立少數民族辦事窗口、開通服務熱線、設立服務中心,為有需要的少數民族居民辦事提供方便;要充分利用展示櫥窗、社區網站、市民學校、文化館站、文化廣場等活動陣地,為各族群眾提供交流、聯誼和參與社區建設的渠道。

(二)“緊扣兩大任務” ——少數民族居民服務管理、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創建

就少數民族居民服務管理來說,一是加強與本社區少數民族居民的聯系,重點聯系熱心社區工作的積極分子與困難幫扶對象,把握他們在社區民族工作方面的所需所想,增強工作針對性。二是提供就業服務。社區要積極提供就業信息、培訓指導及公共政策咨詢等服務,爭取工商、稅務等部門采取優惠政策幫助少數民族人員創業就業。三是提供法律援助。社區應爭取民族、司法部門的支持,協調當地法律援助機構為有需要的少數民族居民提供法律援助。四是加強人文關懷。社區要細化少數民族服務管理舉措,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面向少數民族居民開展送醫送藥等關懷行動。五是維護民族和諧。在社區矛盾糾紛處置機制、突發事件處置預案、應急指揮系統中,對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糾紛處置工作作出明確要求。有效防范歧視少數民族的現象。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做到定期排查調處。

就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創建來說,一是結合實際規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要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納入社區發展總體規劃,與發展社區經濟社會事業結合起來,與解決各族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困難結合起來,與和諧社區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等活動結合起來;二是務實搞好一年一度的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2011年以來,省委、省政府確定每年9月為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宣傳月期間,社區要集中組織開展民族知識競賽、文藝表演、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等形式的活動,面向全體居民大力宣傳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識,增強各族居民的民族團結意識。除宣傳月活動外,社區日常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也可以充分發掘社區的民族文化資源,多組織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文體活動,活躍社區群眾的文化生活,以“細雨潤物”的方式,營造民族團結的濃厚氛圍。

三、推進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區建設的路徑與方法

進入新世紀以來,廣東在探索創新城市民族工作過程中,從把握基本原則、加強政策引導、打造示范社區等方面著力,探索社區民族工作的路徑與方法,積累了大量有益的經驗。

(一)把握四個基本原則開拓社區民族工作

一是促進民族團結的原則。使各族群眾和睦融洽相處,共建社區和諧家園。這是社區民族工作的根本原則,也是檢驗社區民族工作成效的最大標準。二是加強人文關懷的原則。針對社區內少數民族群眾的不同風俗習慣和特殊生活需要,通過社區服務逐步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適應社區生活。少數民族離開原住地進入城市就業生活,會遇到許多困難,渴望有人能夠為他們提供幫助。有時他們陷入困境后,希望有關方面能夠伸出援手給予救助。加強人文關懷,其實也是社區民族工作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三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一個社區是否需要將民族工作納入社區發展內容,如何開展民族工作,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跟風”。正確的做法是,根據社區內少數民族人口居住、生活、工作等特點,確立社區民族工作的目標與重點,從社區居民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著手。四是整合資源、統籌兼顧的原則。開展社區民族工作,并不是將民族工作單獨出來做,而是要將民族工作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衛生、文化、治安、環境美化等各方面工作統籌考慮。也就是說,將民族元素有機融進社區相關工作之中,充分發掘少數民族居民的優勢,調動他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使民族工作成為社區發展內容的組成部分。

(二)廣東相互嵌入式社區建設實踐的三大特點

1. 特點一:形勢倒逼、率先起步

廣東在全國率先明確提出社區民族工作任務和要求。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區,從20世紀90年代起,進入廣東城市就業生活的跨省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成倍增長,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易發高發,城市民族工作率先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在這種工作形勢倒逼之下,廣東各級黨委、政府在全國率先探索和創新城市民族工作,其中將社區民族工作逐步擺上議事日程進行謀劃,制定政策,采取有效對策。中辦發【2000】23號文件部署城市社區建設工作不到一年,2001年10月,廣東省民族宗教委專門召開了一次全省城市民族工作座談會,對社區民族工作作出了以下判斷:“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不斷增加,社區民族工作的任務也必將越來越重,將成為整個社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這樣的判斷,會上率先提出“要發揮社區的功能,將民族團結進步活動作為社區兩個文明建設重要內容,并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如民族團結月、評選民族團結新風家庭和民族團結樓等,促進社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睆V東如此明確提出社區民族工作任務和要求,比全國城市民族工作座談會(2010年12月)明確提出“不斷加強社區民族工作”這個城市民族工作重點任務,以及國家民委、民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社區民族工作的意見》(2011年12月),在時間上早了近十年,充分體現了廣東改革開放的“頭啖湯”精神。

2. 特點二:頂層設計、統籌謀劃

省委、省政府開會部署、發文指導,率先將社區民族工作納入城市民族工作統籌謀劃。近十多年來,省委、省政府分別于2006年1月召開全省民族工作會議暨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第四次),2009 年12月召開廣東省第五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2013年12月專題召開全省城市民族工作會議,2014年12月召開廣東省民族工作會議暨第六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對民族工作特別是城市民族工作會議進行全面部署。在這幾次會議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或分管領導同志在講話中,對社區民族工作都提出了要求。強調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著力點放在加強基層基礎工作上,大力推進民族團結和諧社區建設。強調要充分發揮城市社區的積極作用,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和民族聯誼活動,促進各民族群眾團結友愛、和睦共處。強調要以創建社區“民族之家”為抓手,進一步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要突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社區創建活動,扎實推進社區民族工作,創建一批“民族之家”,使之成為聯絡、服務少數民族的橋梁和紐帶。為此,要加強社區人員培訓,加強社區民族工作保障,搞好社區少數民族服務工作,促進少數民族融入社區。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召開專題城市民族工作會議,出臺專門的城市民族工作政策文件,在全國范圍都是開創之舉。社區民族工作納入其中加以統籌謀劃與部署指導,充分體現了廣東省黨政高層的高度重視。

3. 特點三:示范帶動、由點及面

全省創建了一批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社區和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區,帶動社區民族工作創新發展。一是創建了105個“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社區”。2010年3月,省民族宗教委部署各市分宣傳發動、全面實施、考核驗收、總結表彰等四個階段,開展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社區創建活動。之后近兩年間,各地圍繞“有相應的組織機構、有完善的工作制度、有健全的臺賬資料、廣泛開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努力為少數民族提供更多優質服務、充分發揮少數民族積極分子的骨干作用、妥善處置涉及少數民族方面的矛盾糾紛”等七條標準,選擇了一批街道、社區開展創建活動。經過各級民族部門的精心指導和支持幫助,一批社區的創建活動達到預期目標,產生良好成效。2012年2月,省民族宗教委命名廣州市越秀區光塔街道杏花巷社區、深圳市福田區梅林街道翰嶺社區、東莞市萬江區萬江社區等43個社區為第一批“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社區”。這些社區分布于15個地級以上市,其中廣州市14個。2015年12月,省民族宗教委命名表彰廣州市越秀區農林街東園新村社區、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皇崗社區、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沙涌社區等62個社區為第二批“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社區”。這些社區分布于21個地級以上市和順德區,其中,廣州市16個、深圳市14個。二是打造了一批社區民族工作品牌。2014年11月,省財政撥出專項資金,支持各地打造了廣州市越秀區光塔街、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寶民社區等19個“廣東省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區”。其中的廣州市越秀區光塔街、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寶民社區、中山市小欖鎮永寧社區等三個社區,先后被國家民委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2015年第四季度,各地對這19個社區的創建工作進行驗收,省民族宗教委以圖文并茂形式匯編了《廣東省城市民族工作示范社區創建成果展示》一書(時任副省長溫國輝作序),在2016年1月召開的全國城市民族工作會議上,印發全體參會代表交流,全面展示了廣東社區民族工作的風采與成果。三是加強社區民族工作培訓指導。2015年4月,省民族宗教委在深圳市寶安區舉辦了一期全省社區民族工作培訓班。來自全省38個街道、社區的負責人、工作人員130多人參加。國家民委監督檢查司的主要負責同志親臨培訓班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專題輔導報告,省民族、公安、民政部門有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圍繞社區民族工作的重點分別作專題講座,廣州市越秀區光塔街等三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的代表分別介紹了社區、企業民族工作經驗,全體學員到寶安區新安街道寶民社區現場觀摩學習。通過培訓學習,參訓的社區民族工作骨干進一步了解和掌握社區民族工作的政策和規范要求,交流學習了社區民族工作的先進經驗,為進一步擴大示范帶動效用奠定了基礎。

經過多年努力,廣東省社區民族工作從被動逐步轉變為主動,部分社區的民族工作已經步入了規范化、精細化軌道,成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區建設的排頭兵,在城市民族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科學發展的嶄新篇章——十六大到十八大的民族工作[M].民族出版社,2012.

[2]中央黨校民族宗教理論室.新時期民族宗教工作宣傳手冊[Z].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

[3]周大鳴.馬建釗.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問題研究[C].民族出版社,2005.

[4]哈正利,古蘭大.社區民族工作的原則、機制與方法[J].民族工作研究,2012(4).

[5]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京舉行[N].新華社,2014-09-30.

[6]王正偉.做好新時期民族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Z].國家民委網2014-10-17.

(責任編輯:陳丁力)

Built-in Community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with Multiple Ethnic Groups: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Province

Zhang Chaofa

Ethnic works in communities is a key aspect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uilt-in community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with multiple ethnic groups is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promoting harmonious urban development. Community is a critical platform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o fulfill this task,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the ethnic groups working platform in community, while serve ethnic residents and promote the publication of national comity and progression. There are four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three characters of community ethnic work in Guangdong Province.

urban community; ethnic work; the practice of Guangdong Province; built-in community

C912.5

10.3969/j.issn.1674-7178.2016.04.009

張朝發,歷史學碩士,廣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民族工作二處處長,研究方向為民族宗教政策法規、民族宗教工作理論、中國佛教史、中國古代歷史文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xxx|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黄色在线不卡| 婷婷激情亚洲|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人人干|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啊嗯不日本网站|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久热精品免费|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婷婷|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无码网站| 久久视精品| 欧美综合成人|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欧美高清日韩|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夜夜操狠狠操|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2| 日韩av手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啪啪网|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 日韩黄色在线|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91免费片|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青青久久91|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综合伊人久久富二代|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亚洲成a人片7777|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99re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3344在线观看无码|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久久中文电影|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a天堂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久久婷婷六月| 欧美在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