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東北宿儒金毓黻書學成就初探

2016-09-12 09:32:47王廣瑞
書法賞評 2016年3期
關鍵詞:書法

■王廣瑞

東北宿儒金毓黻書學成就初探

■王廣瑞

金毓黻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金石學家,文獻學家,考古學家,祖籍東北遼陽,他一生致力于中國史學和傳統文化的研究,尤其對東北古代歷史、文學、考古文物、金石印鑒等研究用功最深,著有 《中國史學史》、《宋遼金史》、《遼東文獻征略》、《東三省叢編》、《渤海國志長編》、《奉天通志》、《遼海叢書》、《東北通史》等著作,堪稱近代以來東北學界的一座豐碑。吳廷燮曾評之謂:“中夏言東北故實者莫之或先”,于右任先生更是譽其為 “遼東文人之冠”。[1]除了上述一系列著作,金毓黻先生還為后人留下了一部卷帙浩繁的 《靜晤室日記》。日記起于1920年3月6日,迄于1960年4月23日,總計550余萬字,169卷,分裝17函,每函10冊,共170冊,現珍藏于吉林省社會科學院。近年來隨著學界對金毓黻先生學術研究的深入,其在史學、文學、考古學、文獻學等方面的成就逐漸為學界熟知。而據 《靜晤室日記》以及相關記載來看,金毓黻先生對于書學也用功頗深,一生中幾乎從未間斷過對書法的實踐和對書學的探索??上У氖?,當前的研究者們還未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筆者不揣淺陋,據 《靜晤室日記》及相關材料記載,將金毓黻先生書學成就作一初步探索,以完善金先生的學術思想體系,并就其中與書學相關的問題就正于學林。

一、金毓黻先生生平與治學途徑概述

<一>、金毓黻先生生平

金毓黻,原名玉璽,一名玉甫,二十歲后始改名毓黻。原字謹庵,后改靜庵,別號 “千華山民”,書室號為 “靜晤室”。金毓黻出生于農民家庭,祖籍為遼寧遼陽城北后八家子村,生于清光緒十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公元1887年7月19日),歿于一九六二年八月三日,享年七十六歲。

金毓黻早年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國社會處于動蕩和變革的時代,其家雖有祖田二三十畝,但僅 “粗能自給,不算寬?!薄K鶜q入私塾,十六歲時因家貧不得不輟學習商四年,即便如此,他仍然 “一日未嘗廢書”。一九零六年,金毓黻受時任遼陽縣立啟化高等小學堂校長白永貞的賞識,得以回到該學校繼續學業,一九零八年又考入了奉天省立中學堂,一九一二年冬中學畢業后曾于城北小煙臺楊雨樵家伴讀,一九一三年秋考入北京大學文科,一九一六年夏畢業。在北大求學期間,金毓黻得以在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音韻訓詁學家、文學家黃侃 (字季剛)先生門下學習,黃侃的治學方法和治學態度對他形成了很大的影響。金毓黻后來感懷自己求學經歷的時候曾作詩曰:“少小牽家累,自恨頗廢讀。二十復就學,惟日恐不足。廿七登上岸,人海紛相逐。廿八逢大師,蘄春來黃叔。授我治學法,蒼籀許鄭伏。研史應先三,窮經勿遺六。文章重晉宋,清剛寄縟郁?!币虼私鹁胺枷壬Q金毓黻 “以后治學,實以黃氏為法”。[2]

從北大畢業后,金毓黻返回東北任沈陽文學專門學校教師,并兼任奉天省議會秘書,后升任秘書長。一九二箹年十月任黑龍江省教育廳科長,五個月后改任吉林省永衡官銀錢號總文書、吉林交涉署第一科長兼秘書,一九二二年七月任吉長道尹公署總務科長,一九二三年任吉林省財政廳總務科長。一九二五年任長春電燈廠廠長。一九二九年任東北政務委員會機要處主任秘書,一九三箹年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一九三一年任遼寧省政府委員會兼教育廳廳長?!熬拧ひ话恕笔伦兒螅鹭鬼瓯痪醒喝齻€多月,日本人曾強令其任偽省圖書館副館長等職,后金毓黻借編纂 《奉天通志》之由,假道日本東京,又利用假身份回到上海,去南京經蔡元培、傅斯年等人介紹,受聘為南京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一九三七年,金毓黻離校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同年底安徽省政府改組,一九三八年南京、上海淪陷,其隨中央大學輾轉來到重慶,擔任歷史系教授和系主任。一九四一年秋轉到在四川三臺設立的東北大學任職,一九四四年四月又回到中央大學,任文學院院長??谷諔馉巹倮螅鹭鬼暌試顸h政府教育部輔導委員和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東北區代表的身份視察東北文物。一九四七年二月任國史館纂修,四月任沈陽博物館籌備委員會主任,同年秋任國史館北平辦事處主任。一九四九年北平解放后,國史館并入北京大學,金毓黻因此轉入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一九五二年調入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 (即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任研究員,直到一九六二年逝世。

圖一 靜晤室日記

<二>、金毓黻先生的治學途徑

金毓黻先生學識淵博,功底深厚,無論是從政還是從事教學工作,他都不曾放棄學術研究,范圍則涉及史學、文學、金石學、文物考古等各個方面。出于對自己家鄉的熱愛,金毓黻先生對于東北的歷史和文化表現出了極大的研究熱情,他不僅終其一生都不遺余力地搜集和整理與東北史地相關的歷史文獻,還經常不懼艱險和社會動蕩,輾轉考察東北各地的歷史古跡。如遼中京大定府、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高句麗丸都城故地、北魏萬佛堂古剎遺跡、東丹王陵、高句麗好太王碑等等。除此之外,他還收集了大量的金石碑碣與貨幣印鑒拓片,編著了 《遼陵石刻輯錄》、《東北古印鉤沉》等著作,其中很多內容都已成為后人考證東北歷史的重要材料。金毓黻先生曾自稱 “余之治學途徑,大約謂始于理學,繼以文學,又繼以小學,又繼以史學”??梢娖渲螌W遵從傳統,基本上是一條古文經學家的道路,同時繼承了我國舊史學的許多優良傳統,諸如博學多識,通貫經史,兼及文學、文字學、歷史地理諸門學問,刻苦鉆研,勤奮耕耘,潛心搜集文獻資料;廣稽博采,悉心考索以及謹慎、實事求是等等。[3]

書法作為古代 “六藝”之一,深受傳統國學熏陶的金先生也一直對此抱有濃厚的興趣。如其大學畢業回奉任職期間曾在日記中寫道:“余所應為之業,何啻十數,文學、語學、史學、書學、哲學,雖經致力,而宮室之美,百官之富,究未窺見,將若何一一竟業耶!”[4]可見金先生對于書法的追求乃本于博學和通貫諸學的目的,并不僅僅是將之作為簡單的 “寫字”來對待。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從他對當時東北學界諸人的評價中管窺一二,如其稱 “近頃吾東北三省致力古學者,在奉則有李東園西,書工漢隸,精于刻石,亦能詩。王希哲光烈長于金石之學,亦工于刻石、書法,惟詩文則不多作。李茲棟維楨工古文辭,亦擅填詞。在吉則成竹珊多祿,工詩工書?!保?]金毓黻先生實是將書法視作 “古學”的一部分,與詩文同列。既致力于此,也努力實踐,他甚至曾自撰一個座右銘以勉勵自己的書法學習:習字一百,靜坐二時。日日為之,痼疾可醫。愿首斯箴,永永勿渝。[6]

堅持不懈地學習必定會帶來相應的效果,在 《日記》記載中,金毓黻先生每論及書法雖多自謙不以己書稱善,但我們還是能于其中發現大量他與友人作書酬答,以及慕其書法而求賜字的記錄,他也與當時的書法名家如查安蓀、李東園、王希哲、佘雪曼等人交好并時常切磋書藝,其中查安蓀還曾以亦師亦友的關系,為其講授書法知識。我們今天可以在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所藏稿本 《靜晤室日記》(圖一)以及相關私藏金毓黻先生信札 (圖二)等處一睹其書法的風采。[7]據 《靜晤室日記》整理者稱,“(日記)字體多為行草,飄灑如行云流水,秀逸如修竹繁花”。[8]金景芳教授與金毓黻素有交情,曾與之有過多次書信往來,他稱贊金毓黻先生書法 “工力很深。對顏平原、李北海、米元章諸家書都曾刻意摹臨,而尤得力于圣教序。字跡風神秀逸,逼近王右軍”。[9]所評雖有過譽之嫌,但仍說明金毓黻書法之可貴。

除了平時勤于練習,金毓黻先生還常常將習書心得、書家評騭、金石考據、書畫辨偽以及與好友交流書法的體會等內容記錄在日記中,其中不乏對書學研究的真知灼見,試看下文。

二、金毓黻先生的書學成就

<一>、對書法價值的評價與肯定

近代中國飽受列強凌辱,閉關鎖國的清王朝在被西方侵略者的堅船利炮打開國門之后,西方各種先進的技術也逐漸東傳。到民國時期,各種新技術、新思潮都給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沖擊,教育和文化領域自然也不例外。隨著鋼筆和打字機等新式工具的普及,毛筆書寫逐漸被時人放棄,在這種形勢下,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書法的價值也給當時的文人們帶去了爭議。金毓黻先生就曾在日記中記錄過這樣一件事:

往姬金聲告余曰:西人無字學,自打字機發明后,且有廢筆之趨勢,以潛心學問者均無暇及此也。余謂書法居吾國美術之一,與文章、繪畫并重。近日書學日見昌明,日本人亦多有竺好而研究之者,可征人之嗜尚,各有所偏。初不以其有用而為之,亦不因其不用而不為也,凡美術之學,多應作如是觀。惟潛心學問之士,一志攻苦,以有用者為職志,以真理為依歸,則或不事乎此,則聽之耳。明乎此,則不能執西人之例以間學書者之口。[10]

金毓黻先生此處明確地指出了書法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稱其與文章、繪畫并重。書法作為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兼具文字書寫的實用些和書法欣賞的藝術性兩大特點。若將后者深入研究,還可據書法而知書家精神,這一點古人早有論述,所謂 “喜怒窘窮……歌舞戰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保?1]書法背后是沉重的書家情感和人文精神,“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這是中國書法固有的魅力所在,人文精神的集合與探索發展,則逐漸積累成為數千年的書法文化。《日記》中金毓黻友人不顧及書法的藝術性,單就文字書寫的實用性去論述問題,自然不能為金先生所同意。而且,金毓黻先生還注意到了日本人對于書學的研究,這也絕非偶然,我們可以從其編著 《東北通史》的序言中找到其憂心所在:

今日有一奇異之現象,即研究東北之重心,不在吾國,而在日本,是也。姑無論其用意若何,所述有無牽強附會,而其搜材之富,立說之繁,著書之多,亦足令人驚嘆……世界各國學者,凡欲研究東洋史,東方學術,或進而研究吾國東北史,必取日本之著作為基本材料,斷然無疑。以乙國人,敘甲國事,其觀察之不密,判斷之不公,本不待論。重以牽強附會,別有用意,入主出奴,積非成是,世界學者讀之,應該如何感想。是其影響之鉅,貽患之深,豈待今日而后見。[12]

金毓黻先生出于維護我國史實不為日本人所左右,我國歷史文化不被世界研究東方學術者所誤解的愛國熱情出發,編著了 《東北通史》。其中包含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可,也包含著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肯定書法這一傳統藝術形式,實與這種治學思路不無關系。除了書法研究與治學態度一脈相承,金毓黻先生在日常的書法練習中還總結出了頗具個人心得的 “書法三益”:習字用力多而用心少,等于作簡易運動,一益也。習字可使頭腦沉著清楚,可克心粗氣浮之病,二益也。常常習字有助于寫筆記,由于作字雋爽,提起興趣,更有助于攻文思,三益也。至于寫字本為一種藝術,堪與作為相媲,更不待論。[13]

<二>、富有卓識的書史與書家評騭

金毓黻先生治學研史因于傳統,受清代考據學影響最大,嘗于 《日記》中自謂曰:余之研史,實由清儒。清代惠、戴諸賢,樹考據校讎之風,以實事求是為歸,實為學域辟一新機。用其法治經治史,無不順如流水。余用其法以治諸史,其途出于考證,一如清代之經生,所獲雖尟,究非甚誤。清代乾嘉學派考據學的興盛直接促進了碑學書法的誕生,其勢如一陣旋風,不僅波及中國書壇,還對日本和朝鮮半島帶去了深遠的影響,余波至今猶存。金毓黻先生雖然治學一因于此,于書學研究和書法學習上卻沒有一味泥古,他對碑學書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清代嘉、道以來,士尚碑學,始于包慎伯之尊揚鄧石如,繼之以趙撝叔,終之以康長素,舉世風靡,共赴一的。卑唐以下之帖學為不足道,屏超逸飛動之帖學,而代以粗糙丑怪之碑書,而書學始敝。抑知古人刻碑,以刀代筆,不必以毫濡墨,書成而后付刻也。違今趨古,強易就難,實背進化公例。欲革斯弊,惟有崇尚帖學,珍視墨跡,乃能得右軍以來之意態精神,且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世有達者必韙吾言。[14]乾嘉時期考據學的興盛具有清廷推行嚴苛文化政策的歷史背景,且清后期帖學日漸靡弱,館閣體書法以 “烏、方、光”為尚,毫無藝術旨趣可言。在這種背景下,樸茂遲重乃至近于 “丑怪”的碑學書法則被書壇所接受,考據訪碑的熱情更是為其傳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涌現出了一大批諸如趙之謙、金農、鄭燮等碑派書家,清末康有為不僅在碑學書法的實踐上身體力行,還著 《廣藝舟雙楫》提供理論支撐,然其借助碑學鼓吹變法的意圖亦十分明顯,碑學書法雖一時甚為喧嚷,但標新立異畢竟不是書法發展的正途。金毓黻先生學習了考據派嚴謹的治學態度,卻也客觀地認為碑學書法并不及傳統帖學,可謂不迷信學派。

不僅如此,金毓黻對于學界名人的論書之語也沒有一概認同,如:

梁任公有精到語,亦有不可解處,其論顏平原 《李玄靖碑》云:平原書法自篆隸得來,熟悉漢碑之后再臨此碑,自能得其筆意。此精到語也。又云,余向不喜 《爭座帖》,以不曉其筆勢也。此則不可解。平原之真、行同導源于篆隸,不先熟悉其真書,則不明其行書之筆意。《李玄靖碑》尤與 《爭座帖》筆意相近,余習 《李碑》后又習行則無往不宜,頭頭是道,故知任公之論非深根寧極之言也。[15]

梁啟超堪稱一代史學、文學名家,從 《日記》其它記載來看,金毓黻先生對其也極為敬重。此處梁氏論及唐代顏真卿書 《李玄靖碑》和 《爭座位帖》,各有褒貶,金毓黻先生根據自己的習書經驗,并未得出和梁氏同樣的結論,“知任公之論非深根寧極之言”的評價更可見其不迷信名人。

除了顏真卿,金毓黻先生還曾著重臨習過多位名家的法帖,他也在日記中對不同時代的書家作為過相應的評騭,如:

古今以書名家者,體派不同,而皆有相同之處。鐘、張之不異予羲、獻,亦猶蘇、黃之不異于歐、褚也。不求其同,但求其異,刻意點畫,惟求其似,此書法所以難工也。[16]

細閱唐玄宗 《饳鴒頌》,知其書法出自 《蘭亭》,用筆甚重,可與其曾祖唐太宗書法并美。從此可知唐人重視書學,其成績實在宋人之上,至明清人則遠遠不及。蓋唐宋兩太宗皆極重書學,提倡于上,久之蔚成一代風氣。明清二代則不然,不聞明代諸帝崇尚書法,更不必論其能書;清代康熙帝稍知書,乾隆帝喜涂抹,而不甚知書,且極喜趙、董,卑弱遠不及唐、宋。以故明人惟擅長尺牘,清人之能書者不突過趙、董。以故不能與唐、宋比隆,由于好尚成為風氣,非一朝一夕之故事。[17]

吾謂書法至晉代,已登峰造極,故唐代諸家,皆不能出乎晉人之窠臼。所以藝術一端,一屆登峰造極之時,自不必再于書法一途力求高出前代。應再別闢蹊町,例如宋人之勝于唐人者,應在詞而不在詩,元人之勝于宋人者,應在曲而不在詞;明人之勝于元人者,應在說部而不在曲。吾儕研究唐宋元明四代文學史,應各就其擅勝而特出者,從而發揮光大致,書法亦猶是也。雖然,吾輩猶應注意者,只就書法一端論之,后人有任何天才,而無法超乎前代,因為必然之勢。但必須有相當之努力,使之持續不墜,如元代之有趙孟頫、鮮于樞,明代之有文征明、董其昌,各有其承先啟后之功,何可沒也。[18]

由以上幾例可見,金毓黻先生多能結合書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做出相應評騭,既發現各家的優缺點,又從中尋求各家在藝術內涵上的相通之處,如此則更加有助于書法的學習和賞鑒。其對歷代帝王書法的評論不僅契合書法史實際,寥寥數語還已經從史學角度尋繹出了古代書法在朝廷的政治提倡與時代藝術風氣形成之間的聯系。這種書學研究方式可以說是其在長期的史學研究方法影響下的自然流露,金毓黻先生學術功底之深厚已可見一斑。而對于書法史上經常為人提及的書法家 “一代不如一代”的理論,金毓黻先生也能融匯自己對于歷代文學的研究,對書法傳承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我們從這些評論中可看到他崇古而不泥古,有所學亦有所棄的治學態度。

<三>、結合實踐經驗總結書學技法

金毓黻先生在日記中記錄最多的書論便是自己對于書法技法的實踐心得,如 “行書以顏體為佳,以其蒼勁圓密,最足耐人玩味”,“習漢隸始悟作楷、作草、作行俱從遲重澀笨中得來,不容一筆滑過”,“學草書若不知圓字訣,則終身為門外漢”等等。除此之外,其中一些記錄則非是具有臨池經驗的人不能體會,這些融匯多學的經驗之談,又能給當前學習書法的人帶來相應的啟示。如其將書學與做學問的途徑結合,論述初學書法到學有所成的轉變云:

學問之道,皆始于勉強,終于自然,學書亦然??凳涎酝笃秸曝Q,法至簡易,而初學之極難,必不畏困難,勉強而行,乃能達到自然之境候。凡學書若一從自然入手,其書法必無進步,愈勉強斯愈得自然真趣,未經勉強之階級,驟以自然自詡,非自然之真者也。

圖二 金毓黻先生信札

此說與唐代孫過庭于 《書譜》中總結的 “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的書法創作規律有異曲同工之妙。“勉強”與 “自然”之說,既說明追求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之事業,也反映出了金毓黻先生極高的藝術追求。其所闡釋的 “自然”狀態,需要通過不懈地努力才能達到,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書法所呈現的進退起伏現象,金毓黻先生也作出過相應的描述:

凡人學書習藝,于進步之中,常呈退步之象。其退步也,非真退也,為進步之先導耳,譬之波浪,水之生波,一起一伏,不現伏形,安有起象。水之前進,不僅有資于起,亦正有賴于伏。一切事物,皆現是相。故吾人或學書,或習藝,偶有進步,固可引以為喜,即或退步,亦勿引以為懼。但能為之有恒,持久弗懈,定能日臻上乘,此為真理所寄,亦為積驗所得。

此語恐怕只有具備長期書法學習經歷的人才能有所體會,從臨摹法帖積累書寫經驗到最終化為己用,期間出現起起伏伏現象是每個學書之人都會遇到的局面,我國書論雖卷帙浩繁,而能透徹論述此現象的,實非金先生此處之論述莫屬。其論藝術追求的 “自然”之說雖飽含浪漫的道家色彩,而其對書法的學習與理解則體現了嚴謹的儒學之風:余嘗以習字之理驗之,在熟讀 《書譜》、《藝舟雙楫》者,于書法略知梗概,即妄談學書之法,若此若彼,皆囈語耳。未學執筆,不事臨池,習字不勤,烏知三昧。善學書者,知執筆之法則執筆耳,知用筆之法則用筆耳。知一法行一法,必期合法而后已,循是而精進不已,歷盡一程又有一程,登峰造極豈難事哉?。?9]即所謂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者也。

除此之外,《日記》中還有對于運指與運腕,執筆之深淺,用筆的執使轉用,乃至筆墨的選取等等眾多與書法學習相關的記述,限于篇幅,不一一列舉。

三、金毓黻先生書學思想淺議

金毓黻先生晚年體弱多病,曾一度放棄過讀書和寫日記,而他則通過書法練習,重新找回了曾經的學術研究 “狀態”:

近四五年來,自以年老,凡事只有退步,因為膽怯自卑,疏無謂也。近日偶題筆硯,不惟腕力不弱,足以控制筆管,且可從此獲得進步;由此開悟,不得再以年老諉謝一切。[20]

老來百無進益,且已銳退,惟于書法頗獲寸進,竊用自憙。[21]

余于近日撰寫文字,不似以往六、七年內之遲鈍,漸能恢復十年前之舊觀。思其何以致此,蓋與余之寫日記、習字有密切關系。[22]

由此可見,金毓黻先生的書學活動與其學術研究可謂是相輔相成、互有裨益。壯歲博聞強識,積學至廣,養成了扎實的史學研究功底,在偶然探討書學時,往往信手拈來,突破書法藝術與古代史之間的學科限制,融合書法審美的感性與史學考據的理性,得到能夠示人以啟迪的結果。而當晚年身體多有不適,學術研究又過耗心神,金先生又能依賴長久以來積累的書法功底,施展藝才,調養身心,張弛之間,即達到了書學與學術的融匯增益。這一點在金先生晚年作書撰文時表現的尤為明顯:

近日于書法似有分寸之進步,頗有助于撰文。近日勤于撰文,不甚費力,亦由有臨池之助。[23]

臨習名人法書,悠與古會,每生快感,且名家作書,不僅筆畫凝重飛動,兼擅其美,而一幅之中,氣息貫注,始終不懈,與撰文之法可謂殊途同歸,故習字久之,亦大有助于撰文。[24]

書法促進文思,文思助力書法,可見其學術追求與書學思想達到了相互補益的理想狀態,稱金毓黻先生為 “學者型書法家”,實足當之。

結合金毓黻先生生平來看,他作為一代宿儒,在多個方面都造詣頗深,但主要還是以史學等方面的成就名家。書法之于其乃是為了融匯諸學,完善學術研究體系,以及修身養性之追求的需要。雖然他對于書法藝術有著很高的鑒賞和學習能力,卻也基于學術研究的大立場,并未極追斯道,正因為如此,金毓黻先生的書法才和他的學術成就一樣,表現出了一種難得的文人氣和書卷氣 (見圖一、圖二)。嚴謹的學術研究態度豐富了他的書學思想,他也通過書法,獲得了與其學術追求相得益彰的藝術體驗。

四、結語

金毓黻先生作為近代以來東北難得的 “讀書種子”,其深厚的學術功底,扎實的研究基礎,嚴謹的治學態度,儒雅的文人氣質都堪具一代宿儒之風范。他留給后人的眾多著作,更是成為遠惠學林的寶貴財富。同這些耀眼的成績相比,金毓黻先生的書法成就及書學思想反而顯得沒有那么璀璨。但結合金毓黻先生的書法遺跡和書學遺著來看,其書法實已取得了堪與其學術研究并肩的藝術成就。蘇軾論書嘗言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以此語比之金毓黻先生的書法實是極為恰當的體現。我們有理由相信,金毓黻先生的書法和書學思想,一定能伴隨著他的著作,共同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

本文為吉林省社會科學院2016年青年項目 《金毓黻書學研究》成果。

注釋:

[1]范壽琨 《金毓黻先生學術思想研究概述》,《北方文物》1997年第3期,第90頁。

[2]金景芳 《金毓黻傳略》,《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第2期,第236頁。

[3]金毓黻 《靜晤室日記》第一冊前言,沈陽:遼沈書社,1993年版,第10-11頁。本文中引用 《靜晤室日記》的條目,皆采于《金毓黻文集》編輯整理組于1993年編輯出版的十卷本 《靜晤室日記》,遼沈書社出版發行。為行文方便,以下簡稱 《日記》。

[4]《日記》民國九年九月十四日條,第一冊,第113頁。

[5]《日記》民國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條,第二冊,第1161頁。

[6]《日記》民國九年六月十八日條,第一冊,第56頁。

[7]金毓黻先生信札圖版見于網絡:http://youyige.cn/upload/production/2010217124343166.jpg

[8]《日記》前言,第一冊,第25頁。

[9]金景芳 《金毓黻傳略》,《社會科學戰線》1982年第2期,第236頁。

[10]《日記》民國九年十二月六日條,第一冊,第170頁。

[11]唐·韓愈 《送高閑上人賦》,上海書畫出版編 《歷代書法論文選》,2007年版,第292頁。

[12]金毓黻 《東北通史》,五十年代出版社,1981年版,第2頁。

[13]《日記》1956年3月11日條,第九冊,第7052頁。

[14]《日記》1956年1月13日條,第九冊,第6999頁。

[15]《日記》民國十六年十月三十日條,第三冊,第1957頁。

[16]《日記》民國十年七月十日條,第一冊,第381頁。

[17]《日記》1956年2月5日條,第九冊,第7016頁。

[18]《日記》1960年2月26日條,第十冊,第7615頁。

[19]《日記》民國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條,第一冊,193頁。

[20]《日記》1956年1月18日條,第九冊,第7002-7003頁。

[21]《日記》1956年1月31日條,第九冊,第7009頁。

[22]《日記》1956年11月26日條,第十冊,第7314頁。

[23]《日記》1956年12月8日條,第十冊,第7325頁。

[24]《日記》1956年11月26日條,第十冊,第7314頁。

作者單位: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圖書館

鑒賞評析

猜你喜歡
書法
書法篇
大理文化(2022年8期)2022-09-27 13:38:02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書法
娘子關(2021年6期)2021-12-16 01:18:44
書法
娘子關(2021年5期)2021-10-20 03:16:06
書法欣賞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3:18
書法
娘子關(2021年3期)2021-06-16 10:56:32
書法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色偷偷综合网|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亚洲福利片无码最新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p区|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人与鲁专区| 午夜小视频在线|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香蕉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99热|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熟女日韩精品2区|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国产啪在线91|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网站|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 v天堂中文在线| 她的性爱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久久综合成人|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第一页亚洲|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欧美日韩资源| 日韩在线中文|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你懂的|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999国产精品|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一级色视频|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亚洲天堂777| 免费一极毛片|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呦女精品网站|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99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天堂网国产|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浓毛av| 欧美午夜网站|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成年人福利视频| 色亚洲成人| 日韩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久久中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