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黨的十八大首次將“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寫進黨代會文件。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協商民主作了進一步闡述。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2015年7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2015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印發了《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實施意見》;2016年6月,中共北京市委辦公廳、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實施意見》。在城市治理中,尤其是居民小區環境治理中,自覺并充分運用協商方式,正在成為城市管理的發展趨勢。北京市豐臺區西羅園街道洋橋北里社區(以下簡稱洋北社區)近年來的環境治理,就是一個運用協商方式的成功案例。
洋北社區建于1988年。如許多老舊小區一樣面臨四大費用問題:一是保潔費用。產權單位因各種原因不能繼續提供保潔服務,需要居民承擔小區內的垃圾收集、清運費用;二是綠化費用。沒有綠樹和綠地的專門養護費用。如果養護不好,會導致小區內雜草重生;三是保安費用。洋橋北里社區西邊靠近北京南站,人流、車流較大,以前小區沒有保安隊伍,夜間沒有巡視;四是物業費用。這四大費用涉及小區的環境運行,直接影響居民的居住質量。面對上述情況,西羅園街道辦事處開展了四主體即政府、居民、駐區單位、服務企業之間的充分協商,并誕生了“社區議事堂”。最終達成了各方普遍認可的解決方法:每戶居民每月繳納保潔費2元,有停車需求的住戶按月繳納100元停車費。有了這樣的結果,洋北社區由原來的“四無”狀態,即無物業、無保潔、無保安、無停車管理變成了有保潔、有綠化、有保安、有物業的“四有社區”。而居民在參與協商的過程中融合起來,提升了維護小區環境的意識,能自覺遵守垃圾的投放要求,自覺停車入位,使以往常常堵塞的小區道路也暢通了。居民由原來不繳費變為繳費享受物業服務是協商的作用。物業服務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按車每月收取100元停車費,物業服務機構能夠承接這項服務并勤奮工作,協商的作用不容忽視。
西羅園的成功案例充分說明了社區協商的重要性。在城市環境建設和運行中,要善于運用協商民主方式開展環境治理,更要提倡協商思維和協商精神。
(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西羅園街道提供)
(責任編輯:李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