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維會
【摘 要】必備的法律素養,已成為現代市民特別是高中生立足社會的基本要件。法律是做人的尺度,道德是做人的準則。社會要和諧,要發展,就需要每個人都知法,懂法,并能把法律服務于社會與人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把法律的知識滲透到數學教學中,把法律知識傳遞給學生是很有必要的,讓他們真正成為一個懂法、用法的公民。
【關鍵詞】教學 數學 法制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068-02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重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法律知識的滲透,浪費了蘊含在學科中的豐富的法制資源。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抓住契機用適量的法律知識滲透到數學教學中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尤為重要。 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有機的滲透法制教育,使數學課堂亮起知法、懂法、依法的亮色呢?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既備知識的傳授,也備法制安全的滲透,把一些法制安全知識點有機的滲透到數學知識點中,活躍了課堂,達到了傳授知識、增強學生法制意識的雙重收獲。
一、教師的言傳身教
在教學中,我不會輕言放棄學困生,而是告訴他們:“我們是一個整體,要共同進退。”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養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品行,從而整個班級呈現出濃厚的學習氛圍。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也就是說“身教”重于“言教”。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教師的板書設計、語言的表達、教師的儀表等都可以無形中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使智育、德育巧妙結合,相得益彰,這樣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抓住時機進行法制教育,凈化學生心靈。
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能把進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時機掌握恰當,運用靈活,對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抵制心靈污染,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后,我給學生布置作業:放學回家后調查自己家里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通過計算一個家庭一個月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后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既掌握了有關的數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數學實踐進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動只有融科學性、趣味性于一爐,效果才會變得顯著。為此,我認為在數學實踐活動中適時融人法制教育效果會更好,這樣法制滲透不局限在課堂,而是課內外結合,學玩結合。例如:在教學“排列與組合” “概率與統計”的實踐課,在講了“概率的加法定律”和“概率的乘法定律”后,引導學生通過抽撲克牌來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讓學生明白,不論是賭博,還是買彩票,贏的概率是很小很小的,上隱就有可能走向極端,就有可能走上犯罪之路。我教育學生應遠離博彩,同時希望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去教育身邊的人。
四、挖掘知識內涵,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在不改變學校教學計劃或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對各學科專業授課的內容預先進行巧妙設計,在所要講授的內容中努力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或滲透點,在向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將法律知識教育自然融入學科教學過程之中。數學公理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如兩點間的連線,線段最短;螞蟻緣槐走捷徑,犬擊目標徑直奔。真理是客觀存在的,公理自在人間,做人要守公德,教學生學知識也要同時教學生學會做人。數學要發展,有些早期的概念要拓廣,就需要一些限制、規定,如a≠0時,我們規定a0 =1,若無此規定,指數的運算就無法推廣;人類要生存發展,也需要一些規定與限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中學生就應該遵紀守法,明禮誠信,信守社會公德,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數學美在于它的對稱性、和諧性。其實,不管是數學,還是其它學科,滲透法制的機會都是很多的,作為一位教師,我們也應當做一個有心人,抓住一切可以滲透法制教育的點,教會學生知法,懂法,并正確運用法律維護社會合平安定與固結發,做一個真正有用的,服務于社會的人才,這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終止。
五、加強高中生的法制教育,是高中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 ,是學習數學的需要
素質教育從本質來說,就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法制教育本身及其產生的結果對人的素質的其他方面,如價值觀、道德素質、思維方式、精神狀態等各方面都有著積極而重要的影響,有利于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在現代社會中,法律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時時處處規制公民的行為。高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高中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高中生的法制意識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也是高中生成才的需要。法制教育能幫助高中生從歷史和現實的大量素材和生動事例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養料,獲得真、善、美的心理啟迪,提高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高中生雖然能快速接受新事物,但容易感情用事,法制教育可以培養他們具有健康的思維方式,做數學題時思維的敏捷度也會相應地提高。
六、加強和改進高中生數學知識教育,有利于安撫高中生學習心理
我國教育法規定: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教育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從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數學教育就是讓當代高中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實現思想、道德、法制、思維等方面的共同發展。可見法制教育在當代高中生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西方腐朽、墮落的思想充斥著當代高中生,從而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例如:部分高中生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會責任感缺乏、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甚至一些高中生不惜鋌而走險觸犯了法律底線。目前高中生違法事件發生的數量日益增多,就充分說明了當代高中生法制教育的缺失,嚴重影響高中學習的教育實效性。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法制教育與數學教學自然融合,切不可喧賓奪主,把數學課上成了法制課。高中生法制教育目的不僅僅在于使學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識,根本的目的是培養高中生的法律素養、增強高中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從而弘揚法治精神,使法律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綜上所述,高中生法制教育有助于當代高中生明確權利義務關系,樹立社會責任感;它可以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大量合格的法律工作者和社會責任感強的公民,同時高中生接受了法制教育,可以減少其犯罪的機率,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高中生法律意識強了,學習意識自然也不會減弱,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參透法律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郭新忠;;法制教育從娃娃抓起——楊園中心小學培育法律意識紀實[J];上海人大月刊;2004年06期
[2]姜一鳴;法制教育三年 學校面貌大變[J];江蘇教育;1986年18期
[3]姚蓮菊;;高中數學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淺談[J];政府法制;200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