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蘭玉
【摘 要】數學作為中職教育的重要課程,對學生邏輯能力、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當前我國中職院校的數學課堂卻存在不少問題,存在“教師教的痛苦,學生學的痛苦”的現象,嚴重制約了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中職教育數學教學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中職 數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296-02
中職的數學課教學不同于普通高中,數學作為一門工具課,是為專業服務的,因此,學生覺得該課程并不是那么重要。加上學生基礎較差,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常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產生畏懼心理,從而失去學習的樂趣。在這種現狀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成為中職數學教師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觀點。
1.積累廣博的專業知識,樹立先進的數學教學理念
充分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向學生傳授更多的學科知識。同時,數學教師要與各專業教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各專業對數學知識的需求,做到根據專業需要認真備課,及時調整數學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例如,財會專業要以學習函數、概率與統計初步等知識為主;廣告、服裝專業主要側重點是利潤計算和最優化規劃等,這樣將數學與專業結合才能使學生樂學、愛學,學以致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也能夠更好地傳授知識,為社會培養人才。
此外,教師、學生和數學課堂三者之間還應該進行角色的轉換。比如,可到附近的企業作調查研究,了解生產過程中如何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資源,并收集各種數據到課堂上共同探究、解決問題,提高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到銀行了解一次性貸款五萬元和五年每年貸一萬元,兩種貸款方式的優劣;到服裝廠了解將布料裁剪成規定的幾種尺寸的坯料,如何安排下料才能既滿足要求又節省用料等。通過開展各種有效的教學活動,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能讓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對數學思想和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從中獲得數學觀念,在學習中受益。
2.教師應積極加強情感投入,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的接觸。”“我們教育的人,不管他是個多么‘沒有希望和‘不可救藥的釘子學生,他的心靈里也總有點滴的優點。”由于中職生源一部分是初中還沒畢業的春季生,他們的情感波動比較大,有些學生心性還不夠穩定,軟硬不吃,是成熟階段前的一個動蕩時期。作為中職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于課堂教學中,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習表現出積極向上,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和評價,有時放棄學生小缺點的追擊也是一門裝修藝術,這更加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心理素養。古語有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學實踐表明,和諧的師生關系更有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
3.深入淺出,培養中職學生的數學學習情趣
相對于初中數學的基礎性,中職數學更強調邏輯性、實用性和抽象性,其語言一般是采用數學符號或公式表示,更加簡潔的同時,也更加的晦澀難懂,給本來數學基礎就不好的中職學生帶去了很大的學習難度,對他們來說,數學也更加的枯燥、乏味。對此,我們老師要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要深入淺出,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內容,通過數形結合,聯系生活實例等形式,來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感性認識。例如在講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過程中,教師在深入講解了相關的理論知識之后,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還可以將其與生活中的財產分配問題結合起來,構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現實框架,來幫助學生理解,提高學生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現實理解。
4.合理運用教材,優化中職數學的教學效果
現行職業中學數學必須打破傳統教材結構,刪減必學內容,增加應用部分,合理調整數學學科課程體系,從提高素質和加強應用的角度選擇教材內容,建立高彈性模塊化課程體系,滿足專業崗位要求。因此,我們可據學生需要把職業中學數學內容分為基礎數學和實用數學兩部分。基礎數學是可以使更多學生學得會、用得上的知識與內容,是不同專業、不同基礎的學生都應學習與掌握的最基本知識;實用數學是結合專業特點面向職業崗位、就業需求而側重選學的知識,應突出實用性和應用性。如,電子類專業,應把“復數”、“三角函數”等內容恰當提前,將三角函數的圖象作為重點講解。這種函數在物理學和工程手藝等方面有著普遍的應用。對機械類專業,可以提前講解立體幾何,這樣可以為進修專業課打下基礎。
5.豐富數學教學形式,提高中職學生的積極性
傳統的中職數學教學是一種填鴨式教學,課堂氛圍呆板沉悶,教師的教學方式只有板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體。而新課改一系列政策出臺之后,強調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輔助,對此,中職教師要改進教學模式,采用圖形、影像、文字、動畫、聲音等相結合的方式,豐富教學模式,來避免滿堂灌。例如,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加入圖片、影像等多媒體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實物數學模型,并組織問題討論,這樣不僅能向學生展示更多的數學信息,還能使學生擺脫傳統的公式積累和數字演算等呆板的學習方式,適合學生的獵奇心理的同時也解決了數學晦澀難懂的問題。此外,通過圖片、影像、動畫等多元化的教師形式,使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更加的直觀、形象和生動,化繁為簡,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講授圓錐、棱錐等曲頂柱體的體積時,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分割、近似、求和”,而這些方法光靠中職學生自己的想象,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體動畫展示的運用則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多媒體動畫演示圖形的還原,使得這部分知識更加的直觀形象,學生一看就能理解,從而解決了數學晦澀難懂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中職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學習數學的能力相對較差,但他們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愿望還是很強的。教師應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這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顯然,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中職的數學教學應該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第一,要針對學生的數學基礎,大力實施分層教學和合作學習的數學教學。第二,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積極開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數學教學。這需要數學教師充分挖掘數學教材和現實生活中的豐富資源,與所要傳授的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等進行很好的融合,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索。此外,中職數學教學還應該注重與多媒體的有機整合,要有意識地借助現代化的設備和手段,呈現以往課堂難以呈現的內容,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掌握。
7.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積極引導合作、自主、探究性學習
首先,應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合作學習能使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數學知識在合作組的共享,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我們知道,學生是存在個體間差異的,如果教師一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所有學生,很明顯就違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很容易讓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無法消化接受的知識的同時讓另一部分學生游刃有余。因此,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教學,促使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間的團間互助,塑造良好的學風、班風,提高學習有效性。
其次,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效的數學學習,不應簡單的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師應始終牢記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實驗、觀察、預測、歸納、分析,使學生形成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方法,明確知識源于實踐,而又能反過來指導實踐的道理。此外,自主學習還能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是解決自身遇到的實際問題的有力武器。因此,在中職數學的教學中,我們應給學生足夠的自學空間,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思考、概括、鍛煉的機會,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
最后,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探究是科學學習的目標,也是科學學習的目的,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也符合數學學習的特點與規律。教師可引導學生參與各種探究活動,如實驗、觀察、猜想、驗證、推理等,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發現”數學的過程,建構對數學的新認識,得出自己的數學結論。探究性學習,能使學生從多個角度更加深入的了解數學知識,建立數學知識間的聯系,更加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遇到的問題。只有如此,學生的數學學習才會是積極主動的,才能真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內在動機,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8.注重課后工作,加強課后反思,抓好作業反饋
8.1 課后反思。反思的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這兩者之間的相互溝通的橋梁.教學反思不僅是對教學活動的一般性回顧,而應是教師更要反省課堂上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偶發的事件、頓生的靈感、知識的缺漏、思維的缺漏、教學的困惑等,從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行為。
8.2 作業反饋。每次做作業批改后,做一個反饋,分兩方面,有好的反饋,也有差的反饋,及時記錄,好的經驗以后教學中可以繼續采用,不好的經驗及時改正,為下一輪教學積累寶貴經驗。
總之,如何培養高標準的中職的合格人才,使其學有所用,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積極探索的。因此,我們應針對中職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更新數學教學理念,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措施,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采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中職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林婷.對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數學通訊,2008(13)
[2]展惠瓊.怎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3期
[3]黃清余.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1年49期
[4]武玲珍.淺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