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橋
篤信前行
黃春橋
環境保護離不開每一個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是面對復雜的環境形勢,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必須依靠組織。然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單純的以為解決環境問題,只有政府這個組織才能辦成。隨著人們環保意識逐步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走低碳循環發展的社會共識逐步達成,環境治理的主體和機制開始多元化、多樣化。環保NGO在環境治理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作為環境治理的第三方,環保各類NGO在政府、企業與廣大民眾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團結凝聚著有志于環境保護的各類人群,維護著公民最基本的環境權益,同時也發揮著環保信息咨詢、技術服務、環境教育、國際環保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據統計,目前我國有各類環保組織近3000家,從業人員20多萬人,環保NGO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事實證明,環境保護需要從環保NGO的視角破題,近些年來環保NGO的活力與積淀也證明其有能力解決諸多環境難題。從青藏高原的藏羚羊保護到云南的怒江建壩,以及部分地區PX項目重新選址等等,環保NGO的作用和影響力逐步顯現,很多表現優秀的環保NGO逐步得到公民和政府的認可。
2016年4月29日,環保部部長在“展望十三五”系列報告會第七場報告會上用了353個字講述了遼寧盤錦的黑嘴鷗保護協會創始人劉德天及其團隊的故事。這次“點贊”鼓舞了許許多多為中國環境事業而默默奉獻的個人和組織。
嚴峻復雜的環境形勢呼喚著一批敢做有為、專業執著的環保人士和組織。的確,中國有無數為環保事業甘心奮斗的人和許許多多專業環保組織。在曾曉東先生眼里,中國的民間環保組織及其從業人員有個基本特點,那就是思想活躍、熱愛環保、從業執著、敢吐真言、不圖名利、樂于奉獻。所以,我們沒有理由為中國的環保事業感到悲觀,因為有這樣的一批人和組織的存在。 幾十年的積淀,中國的環保NGO已經存蓄了豐富的經驗和力量,如今,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潮流浩浩湯湯,人們對白云藍天、綠水青山的呼喚提供強大的驅動力,在新的時代站在新的起點,每一個環保人士及環保NGO更要堅信環境公益,篤學厚德,創新務實,科學發展。雖然路途漫長,充滿荊棘坎坷,但有理想又有激情的人從來都不畏懼負重,依然篤信前行。

書名:NGO的視角與活力
作者:曾曉東 著
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4月

書名:NGO的積淀與發展
作者:曾曉東 著
出版社:中國海洋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4月
《NGO的活力與視角》與《NGO的積淀與發展》是中華環保聯合會前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曉東先生的著作,兩本書一脈相承,從具體經驗到理論升華,全面呈現了作者帶領中華環保聯合進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的心路歷程和實踐總結,干事創業的點點滴滴都凝聚在字里行間,每章每節都閃耀著一個執著于環保事業人的思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