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黃清賢 臺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副教授
兩岸不確定因素拖累現實經濟
作者丨黃清賢 臺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副教授

臺灣“經濟部長”鄧振中表示,“內閣”看守期間,兩岸貨品貿易談判全面暫停
兩岸目前處于一個“各方不急、先擱著”的觀望狀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蔡英文“520”就職演說,都是民進黨兩岸政策的重要觀察指標,但兩岸不確定因素帶給民眾的預期心理進而拖累現實經濟,值得觀察。
對民進黨而言,目前對兩岸議題似乎也不急。選前,民進黨就對馬當局的兩岸關系處理方式抱持了懷疑態度,才會以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來放大檢視。再說,民進黨對兩岸關系的重視程度,尚且不如對美日、東南亞、印度。
臺灣大選后,包括貨貿在內的兩岸談判幾乎全面喊停,民進黨發言人楊家俍指出,新“立法院”即將上任,待新“立法院”就位后,就能開始審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之后再繼續貨貿談判,“貨貿談判必須尊重新民意”。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動向未明,兩岸經貿已先陷入停歇腳步的狀態。
臺灣大選結果,與選前許多人的預測差不多。兩岸議題本來是國民黨的強項,卻被內政所拖累,經濟無法提升,終于讓民進黨有了著力點。
現階段,民進黨即將執政,負責未來的大政方針,國民黨處于看守,兩岸議題自然未再向前推進;大陸方面,鑒于民進黨、蔡英文對“九二共識”的內涵態度依然不清楚,自然也無法向前。
所以,至少從大選到蔡英文5月20日就職之前,兩岸是處于一個不急著往前、先擱著的狀態。但臺灣的處境也因此顯得尷尬,畢竟,臺灣對大陸貿易依賴達40%,換黨之后,想要馬上換軌找新市場,難度恐很高。
但是,從蔡英文與訪美的吳釗燮談話,包括在臺灣的“憲政”基礎上、在和平交流的成果上,也不見得蔡英文不會往兩岸推進,想要借由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期盼得到更多民意的支持。
新的“立法院”將自2月1日就任,民進黨團會對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是什么態度?如果是往國與國的關系的方向走去,那么,兩岸關系就沒有前景可期。如果民進黨愿意加入了模糊的概念,例如蔡選前所說的“九二共識”是選項,在“立法”的過程中,是否讓外界感受到“九二共識”未來有被選項的空間?
“立法院”是政治博弈的場合,觀察民進黨對兩岸的最新態度,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確實是個切入點。此外,大陸也在觀察,蔡英文520的就職演說,如果在“九二共識”名詞下無法向前推進,是否在九二會談“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內涵上有新的說法版本?也是兩岸條例之外的另一個觀察指標。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各方觀望不前,大環境的經濟又不好,加上新當局的兩岸路線不確定因素持續存在,民眾的預期心理及悲觀心情,不排除心理作用效應會拖垮現實經濟,對臺灣經濟帶來的沖擊,也都值得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