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起華(福建省福鼎市金橋學校)
淺談高考藝體生提高數學成績的措施
陳起華
(福建省福鼎市金橋學校)
有許多學生家長想讓自己的子女上本科類的院校,學生對美術、體育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特長,但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就是不理想,所以,想在藝體類上發展。這些學生大部分在文化課上還有偏科、偏學,特別是數學基礎很差。如何在短時間內能讓他們聽得懂數學,愉快積極地去學數學,又能提高數學成績,這是作為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數學成績;藝體生;做法
我校是一所縣級的民辦學校,學校的生源都是經過“砍頭、砍腰招生”后的學生,近幾年我校高考藝體類的學生人數不斷地增加,高考被錄取的人數也在增加,但總體上線的比例變化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有:藝體類考生高考專業課上線率高達93%以上,但高考文化課成績上線率僅為61%;還有隨著社會對藝體畢業生就業不斷地飽和,高考文化課錄取分數又逐年增高,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藝體生因文化課分數不過線而與理想大學擦肩而過。
這些學生大部分在文化課上有偏科,特別是不喜歡學數學。還有這些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怕吃苦,沒有毅力學習,特別是高中數學的學習,需要大量動腦,他們一看到“數學”就有色變之勢。還有部分學生從初中開始數學成績一直不好,甚至老師上課都聽不懂,曾經經過努力數學成績一直沒有顯著的提高,導致了他們失去了自信心,對數學成績的期望值不高。對于這些學生而言,如何能讓他們聽得懂數學,愉快積極地去學數學,提高數學成績,這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人就多年對藝體類考生的教學經驗,談談短期內個別輔導能較快地提高成績的措施。
1.備學生
藝體類考生大部分在兩個月左右結束了專業課的考試,距離高考只剩下3個多月的時間,這時的學生專業課已上線,學習目標明確,都想提高文化課成績,特別是數學成績,在文科總分中取得優勢,報考更好的院校。學生心理也比較急,基礎差不知道該如何學。
作為老師,我們要充分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不能急,告訴學生整個的輔導計劃以及今后可能會碰到哪些困難,讓學生做好思想準備,同時鼓勵學生要有足夠的信心提高數學成績。
2.備教材
根據當年的考試大綱整理兩方面的材料:一是選擇填空的專項練習。選擇填空中必考的知識點有:復數、集合與簡易邏輯、線性規劃、程序與框圖、向量,還有函數與導數、三角、數列、立幾、解幾、概率與統計等主干知識點。二是解答題的專項練習。由于藝體類考生的基礎較差,學習時間短,只能選擇解答題中比較基礎的三角、數列、立幾、概率與統計這四塊。
3.精講練習
(1)選擇兩到三份選擇與填空的基礎訓練卷,邊讓學生看題,教師邊講解(這時大部分學生獨立完成試題比較困難)。同時教師把講解的內容詳細地記錄在對應的空白處,把每一題所包括的知識點、可能考查到的題型,教師盡可能要講全、講透,不留死角。
A.(-1,1)B.(1,1)
C.(1,-1)D.(-1,-1)
講解過程:①復數的表示及有關的概念。z=a+bi期中a,b∈R a為實部,b為虛部
復數相等z1=a+bi,z2=c+di,z1=z2?a=c且b=d。
②復數的運算z1=a+bi,z2=c+di

i2=-1,i3=i2·i=-i,i4=i2·i2=1,i5=i4·i=i…,可推出以4為周期的運算。
(2)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時進行解答題的專項輔導。大部分學生對概率都有一定的認識,選擇概率與統計這個專題作為解答題的第一題,同樣把相關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與分析,選擇一到兩份專項練習作為示范,把解答題的解題格式與要求完整地展示給學生。
例2.全網傳播的融合指數是衡量電視媒體在中國網民中影響力的綜合指標。根據相關報道提供的全網傳播2015年某全國性大型活動的“省級衛視新聞臺”融合指數的數據,對名列前20名的“省級衛視新聞臺”的融合指數進行分組統計,結果如表所示.

__組號 分組 頻數____1 [4,5) 2 ____2_____[5,6) 8 ____3_____[6,7) 7 ____4_____[7,8] 3
(1)現從融合指數在[4,5)和[7,8]內的“省級衛視新聞臺”中隨機抽取兩家進行調研,求至少有1家的融合指數在[7,8]的概率;
(2)根據分組統計表求這20家“省級衛視新聞臺”的融合指數的平均數。
分析:本題考查古典概型和平均數,利用古典概型“等可能”“有限”性的特點,能方便地求出概率。由實際意義構造古典概型,首先確定試驗的樣本空間結構并計算它所含樣本點總數,然后再求出事件A所含基本事件個數,代入古典概型的概率計算公式;根據頻率分布表求平均數,對于每組的若干個數可以采取區間中點值作為該組數據的數值,再求平均數.
解析:(Ⅰ)融合指數在[7,8]內的“省級衛視新聞臺”記為A1,A2,A3;融合指數在[4,5)內的“省級衛視新聞臺”記為B1,B2,從融合指數在[4,5)和[7,8]內的“省級衛視新聞臺”中隨機抽取兩家的所有基本事件是共10個。(這里要讓學生設元區別各元素)
(Ⅱ)這20家“省級衛視新聞臺”的融合指數平均數等于4.5×
(3)教師講解試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教師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
②對數學的概念、公式、法則的敘述,往往要用簡明、易懂的語言,不能太過抽象。
③選擇題的解法,要求學生“為求結果,不擇手段”,解題方法要精練,切記不要“小題大做”。
④強調通性通法,對難或復雜試題、方法盡量避開,引導學生領悟常見的數學思想與方法。例如,考點中判斷圖象問題,
例3:函數y=-x sin x在[-π,π]上的圖象是()

分析:在高考中判斷圖象的函數大部分是未知的,但函數的性質是不變的。這類題目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排除:a.定義域的取值范圍;b.函數奇偶性的圖像特點;c.特殊值代入法;d.函數的單調性等,同時也用到了數形結合的思想。
1.實戰
解題是檢驗教學成果的有效手段。剛開始做題可以讓學生參考已做過的試題,時間也可適當放寬些,等學生知識慢慢熟練后,再限定學生練習的時間。但必須嚴禁學生使用計算器,同時教師要時刻觀察學生的答題情況,并做好記錄。
2.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教師從學生的練習中能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查出教與學中的“病癥”,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能及時地加以補救。通過多年的藝體類輔導,總結出大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1)運算能力弱、速度慢。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數學的運算能力,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①提高學生認識,重視運算。讓學生體會到數學運算的意義以及運算在構建數學知識體系中的作用,避免學生使用計算器、“眼高手低”等現象。
②注重運算的落實與反饋。學生的運算問題往往是對定義、定理理解不清,公式、運算法則適用的條件不明確造成的。因此,輔導的初級階段鼓勵學生寫出所有試題的演算過程,教師對演算過程進行評價,對運算錯誤及時糾正,規范學生的學習習慣。
(2)重蹈覆轍。主要表現在:這類題目老師講解后,下次碰到同樣的又不會;有的學生解法是錯的,經過老師講評后糾正了,可過不了多久回到原來的解法等。究其原因:學生只是懂得(或了解)這種方法,沒有真正地去理解、學會用方法解決同類題目。具體做法:
①對本題中包含的定義、定理、公式等進行再次細心深入的講解,選擇類似的題目再次訓練,直到學生能真正理解掌握;
②建議學生建立一本錯題集,把他們平時易錯的題目都記錄在本子上,只要有空就翻開本子看一遍,時刻提醒一下自己;
③培養學生多問多反思的習慣,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推理,學生不僅要能“做”,還應當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去“做”,就是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學生信心不足。其主要表現在:有的學生當看到試題時沒有認真審題就說不會了;有的學生看到是見過的題目寫了,只要沒見過的題型就說不會;有的學生碰到題目運算量較大就放棄了等。具體做法:
①這些學生不動筆的主要原因是“肚子里沒墨水”,應該讓學生把講評過的練習及所包括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的記憶與理解,通過記憶積累考點的常規題型及解法,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還有根據學生掌握公式的情況,適當“聽寫”相應章節的公式和重要的結論,能取到很好的效果。
②教師與學生一起做作業,學生有些試題不會原因可能是:有的公式忘了,某些知識點接不上,題目沒思路等,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適當地加以點撥,就能夠讓學生豁然開朗。
③鼓勵學生,增強信心。老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風趣幽默、寬容大度,還要熱愛學生,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體貼入微。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真心的關懷、愛護、幫助和期待,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產生推動數學學習的強大動力,促進他們勤奮學習,不斷進步。
以上幾點做法是筆者對藝體類考生多年輔導總結出的大體步驟,有些做法還不是很成熟,有待進一步地完善。若這種做法能夠給同樣從事藝體類教學的老師帶來一絲幫助的話,本人將甚感欣慰。
[1]李建波.淺談數學語言的重要性[J].科學教育導刊,2013 (5).
[2]張奠宙.中國數學雙基教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