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let
大公司爭搶的新寵
--VR產業
文| Alet

虛擬現實(VR)技術是如今最受關注的前沿科技之一,在一些世界級科技巨頭的帶領下,VR技術正在飛速發展著。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也說到2016年將成為消費者VR之年。阿里成立VR實驗室,騰訊推出VR云計算服務方案、樂視打造全產業鏈VR生態......互聯網巨頭紛紛聚焦VR,其中商機不言而喻。
當前,VR產業得到了普遍關注,但這并不是首次。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有3D游戲上市,VR技術在當時也引發了類似于當前的關注度。但是,當時的VR技術還有很多缺陷,例如3D游戲畫質較差,價格高,時間延遲,設備計算能力不足等。最終,這些產品以失敗告終,因為消費者對這些技術并不滿意,所以第一次VR熱潮就此消退。
到了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后,VR熱潮再次襲來。在過去的兩年中,VR領域共進行了225筆風險投資,投資額達到了35億美元。當前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已足以用于渲染虛擬現實世界,而且相關技術也已突破了90年代的許多局限。正因如此,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開始涉足于其中。
VR產業有潛力成為下一個重要市場,如同電腦和智能手機,新的市場終將形成,而當前的許多市場將被顛覆。將來通過VR重塑當前行為方式的案例不在少數,如網購,與醫生互動,觀看體育比賽等。但隨著技術的改進、價格的下滑,以及相關應用的誕生,VR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數百億美元,并有可能像PC的出現一樣成為“游戲規則”的顛覆者。
由于VR尚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美國高盛公司預測了VR硬件和軟件在未來10年的三種發展可能:基于標準預期,到2025年該市場營收將達到800億美元。基于樂觀預計,該市場規模將達到1820億美元。而基于悲觀預期,該市場規模將達到230億美元。此外,高盛公司還列出了VR的9大應用領域,并認為這是短期內該市場最有意義的應用案例。
目前,得益于技術的進步,涉足VR產業的廠商與合作伙伴的商業系統已初步形成,但VR技術有待進一步提高。可想見,今后VR技術將和智能手機一樣無處不在。智能手機的部分吸引力在于觸摸屏界面所提供的易用性,而VR技術也有潛力達到這樣的普及程度。許多科技都是從最初的小眾產品發展成大眾平臺,例如,iPod主導著音樂行業,加入通信功能就變成了iPhone。很快,第三方應用出現,為商業和消費者應用創造出一個新市場。從長期角度講,VR設備的佩戴最終將變得像眼鏡一樣輕便。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憑借平臺優勢,搭建了VR商業生態。2016年1月19日,合一集團與阿里百川聯合發布創業加速計劃,投入10億元資金資源支持創業,VR/AR便是此次創業加速計劃的三個方向之一。同月,優酷土豆低調上線360度全景視頻,并于“兩會”期間推出了VR版兩會節目點播。內容方面,還將聯合阿里影業、阿里音樂、優酷土豆等建立VR內容輸出標準,推動VR內容產出。
在3月17日阿里宣布成立阿里VR實驗室,推動VR購物的商業模式。實驗室公布的第一個項目——“造物神”計劃,即聯合淘寶天貓的商家們建立世界上最大的3D商品庫。目前,實驗室已完成數百件高度精細的商品模型,下一步將開發標準化工具,讓每個品牌或商家都有機會快速建立自己的3D商品庫。
此外,阿里發布的VR計劃對VR硬件廠商來說,也大有裨益。計劃運用VR商業生態,推動VR硬件的孵化和普及。4月1日,大朋VR成為第一個入駐阿里VR實驗室的VR企業。同時,淘寶眾籌平臺也讓靈鏡小白VR頭盔、暴風魔鏡3代、大朋看看VR頭盔等硬件產品籌集了相當的資金,并吸引了一些VR硬件潛在消費群體和愛好者的目光。
騰訊

騰訊是BAT里最早公布自己VR計劃的。2015年12月21日,騰訊在北京舉行的TencentVR開發者沙龍上正式公布了Tencent VR SDK及開發者支持計劃,系統闡述了其在虛擬現實領域的規劃。騰訊的VR開發者計劃給出了全面的商業分成模式,同時還將導入騰訊社交體系、廣告體系和銷售體系等資源,針對VR創業者還將舉辦多種開發者活動和VR內容孵化器支持。
騰訊Tencent VR的頁面頂端顯示著”Games,Movie,Social,Live,Maps,More Ideas”,下面寫著一行字“虛擬現實浪潮已經到來,我們正在尋求尖端開發者一起探索。”也就是說,騰訊的開發者計劃覆蓋了游戲、影視、社交、直播、地圖以及將要出現的更多其他領域。整合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搭建一個全方位的VR服務平臺,連接開發者、產品和用戶。雖然跟阿里一個由技術到商業,一個由商業到技術,但在找自己的優勢切入這一點上,二者都下了一盤好棋。
當然,有一點要明白,騰訊并不想做一個屬于自己的VR硬件品牌,而是把產品交給硬件廠商制造,自己只負責產品的交互設計和應用體系。馬化騰在3月份的一次媒體交流會上也表示,騰訊有游戲和影視資源,包括像體育直播、音樂會等等,有最廣泛的VR應用場景。同時,騰訊鼓勵和支持各家硬件廠商進行VR合作,作為服務提供商和聚合者,騰訊希望站在用戶角度和廠商進行充分地合作。
而在VR硬件形態上,騰訊打算全方位覆蓋。據Tencent VR技術總監李樹欣在采訪中透露:騰訊配備可充電移動微主機的VR眼鏡CV將于2016年3季度推出;2016年下半年將推出面向普通用戶的VR產品;而針對手機的移動VR以及一體機方案將于2017年3季度推出。同時,據《第一財經日報》3月26日消息,創維與騰訊將于今年年內發布一款分體式VR頭盔,內容由雙方合作的游戲盒子miniStation支撐。值得一提的是,年初,騰訊云宣布推出了支持VR行業的云計算服務方案,為VR游戲和內容開發提供云計算支持。
樂視
樂視體育、樂視影業、樂視移動智能、樂視云......擁有更多子公司的樂視,大躍進般的一路高歌、突飛猛進。這家凡事講生態、子公司沾親帶故、一站式作業的公司,在VR的布局上,也毫不例外的高、大、全。
緊隨騰訊之后,2015年12月23日,樂視對外宣布其虛擬現實戰略。其戰略大體可以分為三大塊:
1.VR內容戰略庫
憑借與樂視其他子公司——樂視影業、樂視體育、樂視音樂、樂視自制等的協作,以及與大量第三方內容商的合作,樂視欲打造國內最大的內容應用平臺,涵蓋影視、音樂、體育、旅游、教育、游戲、紀實等方面。圍繞上述內容,樂視還推出了“1億粉絲覆蓋計劃”和“1萬CP聯盟計劃”。
覆蓋計劃即,從明星入手搭建內容體系,包括演唱會VR直播、明星真人秀VR直播、明星VR頻道、體育類VR視頻等;聯盟計劃即,網羅大量第三方內容制作方,包括國際一線電影制作團隊、VR原創導演、綜藝制作團隊以及大量PGC和UGC。
2.推出手機端VR內容應用
推出手機端VR內容應用——樂視界。樂視界包括“全景視頻”、“3D影視”和“我的空間”三個板塊。
3.發布手機式VR頭盔
發布手機式VR頭盔LeVR COOL1。LeVR COOL1的方案是基于靈鏡推出的靈鏡小白定制的。此外,在硬件方面,樂視還計劃推出VR一體機產品。除靈鏡外,蟻視、3Glasses也是樂視VR的合作伙伴,不過,合作細節并未公布過。據蟻視CEO覃政透露,雙方在策劃一起研發一款全新的VR設備。

還是不得不提一下,樂視將自己定位為一家生態公司。生態,首先就是盤子要大。所以,除了上述種種,樂視VR在行業應用上的布局也很“縱深”。比如,與新東方在VR教育的合作,與財新傳媒在時政資訊方面的合作,與土巴兔在家裝領域的合作等。
小米
2015年11月5日,一張雷軍手拿黑白VR眼鏡在試戴的照片曝光,在12月份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雷軍也表示,他對VR和機器人等技術感興趣。隨即,在2016年1月15日的小米年會上,雷軍便宣布建立小米探索實驗室,重點關注VR和智能機器人等新方向。雷軍透露,小米探索實驗室已經在做VR,自己也高度關注VR,是VR的使用者。他預計,VR技術到成熟和大規模應用,還有3-5年的時間,小米會積極參與整個VR產業。
2015年12月21日,大朋VR宣布獲得1.8億人民幣融資,投資方包括小米、迅雷和愷英網絡,而小米又是迅雷的大股東。除了投資關系,大朋VR還與小米和迅雷達成了戰略合作,將依托各自優勢,在VR產品、技術、內容平臺及游戲開發等領域深度合作。
整體而言,小米的VR布局很“低調”。去年ChinaJoy期間,暴風科技CEO馮鑫在接受采訪時無意透露,暴風與華為小米在VR上要進行深度合作,其中,與小米的合作主要在APP上。不成想,消息一出,華為、小米的相關部門反應極大,以致于這項合作胎死腹中。小米的VR布局能否像當年的小米手機一樣掀起一股發燒狂潮,那還得要小米VR先走出“靜默期”。
可以看出,VR終于邁入了現實。不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眾多科技公司都在進軍VR產業,開發者、設計師等組成的生態系統也都盼望著盡早體驗它。但是目前VR產品十分昂貴,大多數情況下還需要強大電腦支持。這些可能將許多人限制在門外。任何技術的發展都會經歷各種陣痛,PC在出現10年后才流行起來,智能手機用了5年時間才成為真正的移動主宰,但它們已經變得不可或缺,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們給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體驗。我們相信VR產業必將如此,因為它代表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