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Starling
神州專車又出驚人營銷
文| Starling

近日,拜神州專車的營銷廣告所賜,筆者認識了一個對北方人來說很是冷門的生僻字——冇(讀mǎo)。“冇”和“有”字形相似,字意卻正好相反,正是“沒有”的意思。
事情的緣由是3月底深圳警方排查5家專車平臺時發現,3086名當地網約車司機有吸毒或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但是媒體在報道的時候并沒有仔細區分究竟這些有前科的司機出自哪個專車平臺。于是神州專車大張旗鼓在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深圳晚報、深圳都市報、新快報、晶報等報紙頭版重金砸廣告,鄭重聲明在深圳當地排查出的3086名有前科的司機中神州專車“冇一例”;神州專車新浪官博也配合此次營銷發聲:“對不起,各位,我們真的不是一路人!3086,冇一例!”此次營銷廣告一出,迅速成了熱門話題,不僅引發了網絡段子手的爭相模仿造句,也引發了一場關于歧視刑滿釋放人員和不正當競爭的討論。
實際上,這已不是神州專車的第一次驚人之舉,2015年6月神州專車邀請吳秀波、海清等明星拍攝的“Beat U”廣告因將矛頭直指競爭對手Uber而涉嫌不正當競爭,惡評如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給代言明星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當“冇一例”營銷廣告出現之后,更是勾起很多人對神州專車言論有失謹慎的營銷團隊的強烈好奇心:究竟是怎樣的團隊才能屢次以“出言不遜”來博取眼球?然而,從客觀效果來說,“冇一例”更像是嘗到上一次惡趣味營銷甜頭的跟風之作:“Beat U”廣告雖然惡評如潮,引發集體吐槽,卻讓神州專車人盡皆知;通過“冇一例”,神州專車一邊對其引發的口水戰作壁上觀,一邊盡享曝光率翻倍的快感,營銷目的已然達到。
有人指出,“冇一例”營銷的背后可能有推高公司股價的炒作嫌疑,畢竟神州專車欲與今年年底登陸新三板已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也有人指責神州專車的營銷團隊并沒有考慮到由此可能引發的社會后果。
不過,首先爆出網約車司機有吸毒前科或重大刑事犯罪前科的是深圳警方,神州專車只是借勢宣傳,要說神州專車廣告引發歧視,還真是有些冤枉。深圳警方此次排查,主要針對網約車平臺存在的幾大問題:1、駕駛員招錄普遍存在把關不嚴的問題,市民乘車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2、網約車交通違法多、交通事故多;3、異地牌照網約車數量多,加劇交通擁堵;4、乘客投訴得不到有效處理;5、出租車駕駛員和企業強烈反映,網約車平臺采取補貼、低價等促銷手段,妨礙公平競爭。由此爆出上千名司機有前科的問題,已經引發了不少民眾對專車的恐懼,。但深圳警方在關注網約車存在問題的同時,是否想到了此次公開可能導致的后果?是否有較為完美而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而非單純提出一個棘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