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珊 吳曉萍 陳曉云 許朝亮
?
無瘤技術在腹腔鏡直腸癌手術中的運用及療效觀察
林曉珊吳曉萍陳曉云許朝亮
目的:探討無瘤技術在腹腔鏡直腸癌手術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擇2014年11月~2015年1月我院腹腔鏡直腸癌患者150例,隨機等分為無瘤技術組和常規組,常規組采取常規手術室護理;無瘤技術組采取無瘤技術的全面護理配合。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無瘤技術組患者的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均比常規組少,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無瘤技術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無瘤技術治療的腹腔鏡直腸癌患者術中出血量少,患者的恢復時間縮短,能減少癌細胞醫源性擴散。
無瘤技術;腹腔鏡;直腸癌;護理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5.037
直腸癌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惡性消化道腫瘤,主要原因是直腸息肉、社會因素、飲食不節、環境刺激所導致[1]。手術根治術是臨床治療直腸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傳統開腹手術直腸癌根治術可以起到根治效果,但是具有創傷大、手術后恢復慢、術后感染率高的缺點。隨著臨床對直腸癌醫療技術的研究和改進發現,腹腔鏡技術以其清晰探測直腸解剖結構、微創、患者術后恢復快,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近年來逐漸應用于臨床。但是腹腔鏡術后的復發率較高,主要因術中癌細胞脫落、轉移導致,無瘤技術彌補了這一缺陷。無瘤技術是在惡性腫瘤進行手術過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癌細胞的播散或種植,包括操作程序和隔離技術,規范了醫護人員在術中的操作,減少了人為因素導致的癌細胞醫源性擴散[2]。我院將無瘤技術應用在腹腔鏡手術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腹腔鏡直腸癌患者150例,隨機等分為無瘤技術組和常規組,無痛技術組中男46例,女29例;年齡35~68歲,平均(50.50±3.50)歲;腫瘤分期:T1期13例,T2期32例,T3期24例,Tis期6例;患者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5例,初中20例,高中及高職29例,大專及以上11例。常規組中男41例,女34例;年齡33~69歲,平均(50.9±3.7)歲;腫瘤分期:T1期10例,T2期33例,T3期25例,Tis期7例;患者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4例,初中21例,高中及高職28例,大專及以上1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腫瘤分期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術配合方法常規組采用常規手術配合方法,由護士對患者進行病情的常規采集,并準備用物,器械護士及巡回護士在手術中積極配合醫師手術,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無瘤技術組采用無瘤技術護理配合,無瘤技術組整個手術配合過程實施無瘤技術操作,具體內容為:(1)術前護理。詢問患者姓名、病情,檢查術中備用的藥品名稱、日期、質量,保證用藥的準確無誤。對患者進行藥敏測試和常規備皮,備皮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擦傷皮膚導致癌細胞進入血液中。腸道準備時不能經肛門逆行腸道灌腸,可采用口服導瀉,避免引起癌細胞脫落、轉移,導致醫源性傳播。同時檢查手術器械、腹腔鏡各種器械的性能,對手術器械用物進行嚴格滅菌。術前建立靜脈補液通道,對患者進行麻醉誘導,注意觀察患者心率、面色變化情況,保證手術的安全進行。準備好各類縫合線、無菌蒸餾水、敷料、清洗液等手術用品,做好手術急救準備,預防術中意外情況。(2)器械準備。器械護士提前15 min洗手上臺,整理無菌器械桌,準備好相關器械,建立相對的“瘤區”和“無瘤區”,使用手術貼膜保護切口,建立人工氣腹時,時間控制在30 min內,氣腹壓力維持在14 mmHg以下,減少癌細胞的轉移。為醫師平穩地傳送手術器械和物品,讓醫師可以專心手術,縮短手術時間。(3)術中配合進入腹腔后及時將吸引頭傳遞給醫師,吸盡患者腹內的腹水,避免脫落癌細胞轉移種植。腹腔鏡探查時由遠及近緩慢地進行探查,保證探查的準確性。將醫師使用過的器械隨即放入蒸餾水浸泡5 min擦洗干凈備用。對漿膜面的浸潤瘤細胞噴灑封閉干膠,避免癌細胞脫落。同時所有清除的淋巴用彎盤盛裝,禁止用手接觸。(4)腫物摘除。切除癌細胞時,要為醫師準備好自動結扎鉗、紗帶,便于醫師結扎血管系膜,阻斷癌細胞轉移。為醫師準備碘伏紗球、無齒卵圓鉗,避免癌細胞吻合口脫落轉移。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將所有接觸腫瘤的器械均應置于“瘤區”內,嚴禁再次使用于正常組織,以免器械上的腫瘤細胞帶入其他組織。切除物放入專門容器中。(5)術后處理。術后徹底用43 ℃的蒸餾水沖洗手術部位,不允許用清洗過器械的無菌盤盛裝蒸餾水,備好局部注射的化療藥物,在關閉腹膜和放氣前,用吸引器吸盡腹腔內沖洗液體,不能用紗布墊擦吸,對切口用0.5%碘伏進行再次消毒,縫合腹部切口,覆蓋無菌敷料,膠布固定。
1.3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并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度使用選項法,患者在手術后病情穩定時,手術室護士進入病房對患者進行隨訪。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或t’檢驗,偏態分布的計量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注:1)為t值,2)為t’值,3)為u值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比較(例)
直腸癌是消化道中發生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直腸癌的發病概率僅低于食管癌和胃癌,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腫瘤占位導致的腸道狹窄癥狀、腫瘤破潰感染癥狀以及直腸刺激癥狀等。腫瘤根治切除是臨床治療直腸癌的最常用和最有效方法。直腸癌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容易脫落、轉移、浸潤性擴散,患者體質差、手術操作不當、護理配合不到位都會導致癌細胞轉移,引起直腸癌復發[3]。嚴格的無瘤技術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或防止癌細胞的擴散和種植轉移,提高惡性腫瘤的治愈率。
在無瘤技術中,手術室護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習相關的無瘤技術知識,對無瘤技術的手術配合熟練掌握非常重要,實際的操作中應嚴格按照相關的無瘤技術規范來進行,并將相關的物品準備好,保證敷料、器械更換和傳遞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防止腫瘤細胞發生醫源性擴散,最終降低癌細胞的復發轉移風險和殘留風險。手術室護士加強無瘤技術觀念和術中無瘤管理意義重大,護士熟知腹腔鏡手術配合方法,提前為醫師準備好所需的器械、物品,嚴格無菌操作和無瘤操作。對患者術前準備方式的正確選擇,如腸道準備不選擇灌腸而選擇口服導瀉,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保證術中準確用藥[4]。檢查器械的正常性能,與醫師的密切配合,確保手術的正常、安全進行是手術成敗的關鍵。腫瘤手術時間較長,如腫瘤切除和淋巴清掃,護士要提前準備好兩套手術器械,切除全部直腸系膜,沿組織間隙正確分離病變組織,避免損傷正常組織和血管。同時不能擠壓和牽拉腫瘤部位,避免引起癌細胞轉移、擴散。護士要注意保護手術切口和手術創面,及時清理和保護切口,阻斷轉移途徑[5]。切除后的腫瘤組織要放入專門的容器中,不能用手接觸。所有使用過的器械立即進行處理,清洗好后備用。整個手術過程中,護士要集中精力,嚴格無瘤操作規程,密切配合醫師,做好患者的手術護理工作,嚴格無菌無瘤操作,保證每一個環節都無遺漏、疏忽。手術全部參與者,包括護士、醫師等都對無瘤技術加以關注和重視,樹立良好的無瘤技術理念。器械護士和臺上手術醫師也應重視無菌技術和無瘤技術,術中各項操作應嚴格按照相關的無瘤技術來進行。盡可能少接觸腫瘤,讓擠壓腫瘤的概率減少[6]。手術的全部參與者都應樹立良好的責任心,利用正確的道德標準來對自身的操作行為進行衡量。巡回護士在術中應結合手術的具體情況來對氣腹壓力和流量進行科學調節,手術氣腹壓力不能超過14 mmHg[7-9];洗手巡回護士對手術步驟比較清楚,最終讓腫瘤種植概率降低。
結果顯示,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采用術中無瘤技術配合,要求護士嚴格樹立無瘤觀念,熟悉無瘤技術的配合,物品準備要齊全,術中傳遞器械物品要準確及時,并隨時提醒醫師更換器械、紗布、手套等物品,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較常規組短,手術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均比常規組少,且患者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無瘤技術的護理配合對直腸癌手術患者效果明顯,減少了根治性手術后腫瘤的局部復發和種植以及癌細胞的遠處轉移,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延長患者的無瘤生存期,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因此,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Sidorov DV,Frank GA,Mainovskaya OA,et al.Totalmesorectal excision with water-jet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Surgical and morphological aspects[J].Colorectal dis,2014,16(5):182-185.
[2]黃勇君.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中無瘤技術護理配合要點[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9):141.
[3]董紅娟,劉玲.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中無瘤技術的護理配合[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1):224-225.
[4]鐘傳弟,鐘桂友.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中無瘤技術的護理配合[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7):75-76.
[5]李秀茹,劉勇,蘇艷.無瘤技術護理配合在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B22):334-335.
[6]黃凡.循證護理在腹腔鏡惡性腫瘤手術無瘤技術配合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16):2275-2276.
[7]鄭少燕,吳丹燕.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中無瘤技術的護理配合[J].廣東醫學,2015,36(6):978-980.
[8]李春燕.循證護理在腫瘤手術無瘤技術配合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6):274-275.
[9]陳燕.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中無瘤技術的全程護理配合[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2):65-68.
(本文編輯劉學英)
515300揭陽市廣東省普寧華僑醫院手術室
2016-03-11)
林曉珊: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