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穎(唐山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S-ESE”模式參照下的英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研究
馬曉穎
(唐山學院,河北唐山063000)
本文在對高校英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現狀和就業市場對英語人才職業能力結構的具體要求進行了充分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研究了“S-ESE”模式參照下的英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深入探討了有效提高英語人才職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英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英語專業學生就業率持續走低,2010年英語專業因其低就業率更被教育部列為“紅牌”專業予以警告。在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中我們也發現,英語人才校內培養與社會需求呈現脫節現象,培養的學生在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處于劣勢,失去競爭力。嚴峻的現實表明,英語專業要想生存發展,必須拋棄陳舊辦學理念,以就業市場為導向,改革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探索有效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S-ESE”模式是近幾年國內高校興起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S指學生,E指企業,第二個S指學校,它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與相關行業、企業深度合作、聯合培養,從而培養出符合行業、企業需求的人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指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教學中心目標,以學生專業基本技能、專業核心能力、通用能力的培養為教學中心內容,強調理論教學與技能實訓有機結合、優勢互補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本課題針對英語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S-ESE”人才培養模式參照下的英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探索有效提高英語人才職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將培養目標與英語人才的崗位需要接軌,提高其就業競爭力,改變目前英語專業學生在就業市場中的不利局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外對職業能力培養的研究已有較長歷史,也出現較多成果,如德國“雙元制”、英國“工讀交替型”、美國“滲透型”等培養體系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內相關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以英語專業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來看,根據中國知網,自2010年以來,相關文獻共有15篇。從年份上看,2011、2012年各有2篇,2013年4篇,2014年7篇,說明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和關注總體呈發展趨勢。已有的這些研究對英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現狀等方面作了比較深入的分析研究,但大多數成果還是停留在某些教改實踐效果的初步總結上,成熟的、可借鑒性的研究成果較少。
項目組成員在對“S-ESE”人才培養模式相關理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學習的基礎上,首先展開了對英語人才就業市場需求的調查分析。項目組成員對英語人才的就業市場需求進行調研,走訪相關企業、行業,對50名唐山學院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跟蹤,了解畢業生的就業領域、崗位,了解就業市場對英語專業人才應具備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并對收集的數據和資料作出初步的分析,為下一階段的研究提供依據和目標參考。在對50名畢業生跟蹤調查中我們發現,50名畢業生的從業地域主要是河北省內各城市及京津地區;從業領域及崗位主要為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50名畢業生中30名(60%)在有涉外業務的單位工作謀職,8名(16%)在外語培訓機構工作,另12名從事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在對學生專業見習、實習單位和畢業實習相關行業、企業的走訪中,項目組成員系統了解了英語人才就業市場對英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并作出了統計分析,見表1:

表1
上表中專業基本技能、專業核心能力、通用能力為構成綜合職業能力的三個要素。英語專業基本技能指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語言技能;不同層次院校英語專業對專業核心能力的界定有所不同,通常包括語言應用與審析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外貿業務能力、雙語轉換能力、文學鑒賞能力等內容;通用能力指團隊合作能力、協調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創新等能力的綜合,也被稱為跨專業能力。由上面圖表數值百分比可以看出,在以上三項職業能力構成要素中,用人單位對英語人才職業能力需求的第一層次是通用能力,認為非常重要的占64.35%,位于三項能力之首,由此可見用人單位更注重英語人才的社會適應能力和方法能力等基本素養。在專業基本技能和專業核心能力需求對比中可以看出用人單位更重視英語人才的專業基本技能,認為專業基本技能至關重要的為54.56%,專業核心能力為34.89%,兩者相差19.67個百分點,訪談中我們發現用人單位更看重英語人才聽、說、讀、寫、譯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這就要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英語專業要合理調整人才培養方案,重視學生專業基本技能的培養,從而培養出用人單位滿意的人才。
在完成就業市場對英語人才職業能力需求的調查分析之后,課題組成員對高校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以訪談和問卷的形式對不同層次高校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存在的問題,也為后續研究提供目標參考,明確改進方向。
我們選取的調查對象為大三、大四的學生,這些學生已經大部分完成或完全完成了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的課程學習及各項專業技能實訓,也參加了專業見習和畢業實習,與用人單位有了廣泛的接觸,能發現自己具備的職業能力能否滿足工作的要求,也能對自身的職業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價。我們對學生的問卷答案采用一到五級分類,作出統計分析,見表2:

表2
在專業基本技能一項,71.51%的同學認為自己具備的聽、說、讀、寫、譯的專業基本能力一般,22.27%的同學認為能力強,6.22%的同學認為自己能力弱;專業核心能力的評定中有61.78%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專業核心能力一般,19.88%的同學認為自己能力強,18.33%的同學認為能力弱;在學生對自己的通用能力的評定中,64.35%的同學認為自己能力一般,14.09%認為自己能力弱,21.56%的同學認為自己能力強。總體來看,學生對自己具備的職業能力的總體評價并不高,超出60%的同學認為自己的職業能力程中等水平,也有畢業生在訪談中反映自己在學校培養的職業能力與工作單位對英語人才職業能力的需求還相差很多。由此可見,雖然現行的人才培養體系的確提高了學生在某方面的職業能力,但學生現有的技能和素養還遠遠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要,因此需要我們針對英語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開展以英語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為主要內容的行動探索和實證研究,力圖改變目前英語專業學生在就業市場中的不利局面,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項目組成員在上述兩項調研的基礎上,以“S-ESE”模式為參照,開展英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改革與實踐,探索英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構建科學的職業能力培養體系。
(一)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針對人才校內培養與校外職業崗位需求相脫節的現狀,以及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過于僵化和守舊,學術性、理論性的課程與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的實踐課程比例明顯不合理的問題,對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制定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方案。首先明確專業定位,河北省大部分高校英語專業培養的人才以復合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為主,而非專業性學術型人才。以唐山學院為例,在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中,經過充分調研與探討,我們對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進行了重新定位,將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掌握英語語言文化和外貿業務知識,具有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外貿業務能力,主要在外貿、外事、文化等相關部門從事外貿業務、翻譯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此外,我們調整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加強了課內、課外實踐教學,增加了實踐教學環節,將總體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到30個學分。新的培養方案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提供了宏觀支持和保障。
(二)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開展教學模式的改革。
要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就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此,課題組在教研室活動中多次組織專題研討,推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教學模式的優化與改革,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專業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嘗試多元的教學方法,實現學生學習模式轉變,學生的學習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究,從只聽不做變成在做中學、在學中練,這樣的教與學的模式在有效習得知識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跨學科能力。
此外,課題組還積極推進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群建設,明確設定各課程群的建設目標,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知識和能力,從而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效果和質量提供保證。
(三)產學合作,實現校內、外教學課堂有機結合。
“S-ESE”模式要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深度合作,聯合培養。課題組所在院校唐山學院的英語專業積極拓展校外合作行業企業,建設校外實習基地,建立校內、校外兩大課堂,實現校內教學課堂和校外教學課堂的有機結合和優勢互補。為培養滿足就業市場需求的合格人才,提高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的需求的符合度,我們邀請合作單位共同參與專業培養方案、培養目標的制定,注重校內理論、實踐教學與校外實習實訓教學的聯系,充分利用合作單位的人才資源,實現校外教師進校內課堂的常態化,發揮校外教師豐富的實踐經驗,有效彌補校內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有效強化了教學特別是實踐教學的效果,校外指導教師的教學也得到了師生的認可和好評。實踐證明,校企聯合切實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項目組成員在調研我省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現狀和就業市場對英語人才職業能力結構的具體要求的基礎上,以“S-ESE”模式為參照,開展英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改革與實踐,探索英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希望本研究成果能為后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實證參考。
[1]王守仁,朱剛,王文宇.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5,(11).
[2]何其莘,黃源深,秦秀白,陳建平.近三十年來我國高校英語專業教學回顧與展望[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4).
[3]張衛東.英語專業學生能力的層次性分析、培養和課程實踐[J].外語研究,2008,(10).
[4]段成.對英語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思考和實踐[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5]蔣宏.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能力培養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3,(4).
此論文為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之一,項目批準號:HB14JY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