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建鋒魏國強(1.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醫院 廣州 511480;.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骨傷科醫院 廣州 51040)
中醫外敷內服治療創傷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
黎建鋒1魏國強2(1.廣州市南沙區欖核醫院廣州511480;2.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骨傷科醫院廣州510240)
目的:觀察中醫外敷內服對創傷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骨科收集治療的122例創傷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均接受手術治療,根據術后治療方式分為兩組,觀察組61例行中醫外敷內服治療,對照組61例行常規西醫治療;分析歸納兩組臨床療效、軟組織修復效果、骨痂形成時間、愈合時間等。結果: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0.16%)高于對照組(78.69%),統計學檢驗x2=4.60,P<0.05,差異顯著。兩組骨痂形成時間、軟組織恢復時間、愈合時間統計學檢驗t=19.20、13.15、11.92,P<0.05,差異顯著。結論:中醫外敷內服對創傷骨折的治療能夠有效促進骨折愈合,加速軟組織損傷修復,促進骨痂生成,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
中醫外敷內服 創傷骨折 軟組織損傷
創傷骨折是應激性外傷的一種類型,破壞患者的應急防疫系統,降低抵抗力;通常情況下均伴嚴重的軟組織損傷,采用手術治療后,發生感染、骨不連等并發癥的幾率高,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中醫對骨折的治療遵循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筋骨并重、動靜結合、骨肉相連等原則[1]。加速骨組織和軟組織損傷的修復,避免感染、骨不連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是創傷骨折治療的關鍵。中醫在對此病的治療上擁有獨特的優勢,因為對患者造成的痛苦少、歷史悠久、費用低、效果顯著被廣泛運用于臨床。本研究對創傷骨折采用不同方式治療,現分析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骨科收集治療的122例創傷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均接受手術治療,根據術后治療方式分為兩組,觀察組61例,對照組61例;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30例;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41.6±6.3)歲;其中粉碎性骨折8例,嚴重軟組織挫傷16例,慢性骨髓炎3例,頑固性潰爛2例。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齡21~73歲,平均年齡(41.2±6.4)歲;其中粉碎性骨折7例,嚴重軟組織挫傷18例,慢性骨髓炎5例,頑固性潰爛3例。兩組上述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且自愿的情況下簽署同意書參與本次研究。
1.2治療方式:兩組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包括鋼板內外固定、牽引等,對照組術后行常規換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醫外敷內服治療,內服補腎活血止痛中藥,主要方劑為:黃芪、熟地各20g,枸杞、川芎、地龍、雞血藤、續斷、威靈仙各15g,當歸、牛膝各12g,甘草6g。服用方法:加水1000mL煎煮至3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1劑/d,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中藥外敷:皮膚損傷直徑在3.0~4.5cm者直接采用生肌膏或是燒傷濕潤膏紗布外敷;創傷范圍大者,不能行Ⅰ期轉移者可采用生肌膏紗布在清創后換藥;Ⅱ期皮瓣治療需在創面范圍縮小、肉芽組織開始生長后采用生肌膏紗布換藥治療。患者合并發生張力性水泡需采用20%×250mL的甘露醇靜脈輸注治療,1次/d。發生感染的患者行手術清創后采用七三丹藥線引流,待傷口分泌物清除后,改為生肌膏紗條換藥,每次換藥前采用甲硝唑清創。
1.3療效判定標準:按照骨折處疼痛和腫脹緩解程度對療效進行判定,骨折部位在6d內消腫,疼痛顯著緩解評定為顯效;骨折部位在7~15d消腫,疼痛有所緩解評定為有效;骨折部位在16d以上消腫,疼痛稍降低評定為無效[2]。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統計學方法:應用Excel進行數據錄入,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和等級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中位數和全距表示采用t檢驗或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分析:觀察組治療總有效55例,對照組治療總有效48例;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兩組創傷恢復情況分析:觀察組骨痂形成時間、軟組織恢復時間、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詳見表2。
表2 兩組創傷恢復情況比較(±s;d)

表2 兩組創傷恢復情況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顯著。
分組 例數 骨痂形成時間 軟組織恢復時間 愈合時間觀察組對照組61 61 tP --20.5±3.2 35.3±5.1 19.20 0.0000 5.8±2.1 15.4±5.3 13.15 0.0000 55.2±8.3 76.8±11.5 11.90 0.0000
創傷骨折在臨床較多發,主要原因包含:骨折部位受到直接或間接的外界暴力,如交通事故、突發性跌倒等,通常會導致脛腓骨骨折、髖臼骨折;骨折部位長時間受到累積性勞損,例如長時間遠距離行走,通常會造成患者跖骨或踝骨出現骨折[3]。創傷骨折后常伴有軟組織損傷、感染、骨不連等癥狀,增加臨床治療難度。既往對創傷骨折常采用牽引、石膏外固定、鋼板內固定等治療,但療效欠佳。分析認為造成該結果的主要原因在于西醫治療時只是針對骨折部位,忽略軟組織損傷的修復,導致骨折部位的軟組織長時間處于腫脹狀態,肌肉發生萎縮,甚至發生骨髓炎等并發癥,造成創傷愈合延遲,影響治療的效果[4]。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析,觀察組(90.16%)高于對照組(78.69%),差異明顯(P<0.05);觀察組骨痂形成早,軟組織恢復快,愈合時間短,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中醫外敷內服治療創傷骨折療效顯著。主要是因為本文采用的內服方劑中的續斷、枸杞、熟地、牛膝等藥材可益腎補肝、壯骨強筋;雞血藤、當歸、黃芪、川芎等可補血益氣、行氣活血;輔以地龍可活絡通經,甘草對諸藥進行調和[5]。生肌膏不僅能促進患者創面的愈合,還能殺菌、生肌、斂瘡;去腐生肌散能快速消除患者骨折處的感染癥狀,同時還能消炎、止痛、生肌;對于挫傷的軟組織及感染、血液運行不良的情況,分別采用中醫進行治療,具有內外兼顧、標本兼治的優點。近年來,大量臨床研究發現,對于骨科創傷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具有良好的效果[6]。本文研究與其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采用中醫外敷內服對創傷骨折的治療效果顯著,內服、外敷進行協同治療,共同發揮作用,有效促進骨痂形成,修復軟組織創傷,縮短治療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使用價值。
[1]李相波.中西醫結合治療創傷骨科疾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23(14):1833-1834.
[2]黃永平.中西醫結合治療創傷性骨折43例療效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2,25(9):76-77.
[3]張偉剛,蔣銘,朱劍,等.擴髓交鎖髓內釘配合中藥內服外敷治療脛腓骨骨折30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10):1508-1509.
[4]李海勛.四肢骨折術后中西醫綜合康復治療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7):56-57.
[5]倪強.脛腓骨骨折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22):27-28.
[6]劉少亮.中西藥聯合治療骨科創傷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8):61.
R683
B
1672-8351(2016)02-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