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謙(東莞市厚街醫院 東莞 523945)
門診患者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合理應用
周偉謙(東莞市厚街醫院東莞523945)
目的:探討門診患者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使用情況。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門診患者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使用情況,應用限定日劑量法計算用藥頻度(DDDs)和用藥金額。結果:近三年來,我院門診患者常用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克拉霉素緩釋片、羅紅霉素膠囊、阿奇霉素注射液、地紅霉素、克拉霉素緩釋膠囊、羅紅霉素軟膠囊、羅紅霉素分散片、紅霉素膠囊。用藥金額排在前4位的分別是阿奇霉素注射液0.25g、克拉霉素緩釋膠囊、羅紅霉素膠囊、羅紅霉素軟膠囊,用藥金額占總用藥金額較大比例。結論:近三年來,我院門診患者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用藥情況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強該類藥物的用藥監督,以促進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合理用藥,提高臨床用藥水平。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用藥頻度 限定日費用 合理用藥
抗生素類藥物由于應用不受科室限制,成為臨床應用頻次最高的藥物之一。近年來,由于抗生素類藥物濫用現象嚴重,許多抗生素類藥物出現不同程度的人體耐藥現象,由于濫用致使患者發生不必要的藥物不良反應(ADR),導致住院時間延長、治療費用增加[1]。因此,臨床對于抗菌藥物的使用應進行嚴格規定。本研究對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門診患者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應用進行統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門診收治的采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進行治療的14367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內容包括藥品名稱、用藥頻度、藥品金額?;颊叩闹饕腥厩闆r如下:流感、副流感桿菌81株,肺炎球菌56株,金葡球菌27株,A、B組鏈球菌16株,D組鏈球菌5株。
1.2方法:統計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門診患者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主要用藥品種、用藥金額、用藥頻度、用量及增長率,并結合臨床應用的情況采用SPSS17.00對其用藥合理性進行統計分析。
采用限定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法,該方法采用2002年上海市藥學會編制的《臨床實用新藥手冊》(第2版)和2011年陳新謙等編制的《新編藥物學》[2](第17版)及藥品說明書中規定的用法用量。用藥頻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該藥在一段時間內總的用藥量/該藥的DDD值。
2.13年內大環內酯類抗生素DDDs前8位的品種比較:1.5年內我院門診患者大環內酯類抗生素DDDs前8位的是:克拉霉素緩釋片、羅紅霉素膠囊、阿奇霉素注射液、地紅霉素、克拉霉素緩釋膠囊、羅紅霉素軟膠囊、羅紅霉素分散片、紅霉素膠囊。其中阿奇霉素注射液DDDs較其他藥物的增長均迅速。紅霉素膠囊、地紅霉素2011年、2012年、2013年的DDDs分別是554.50、578.50、480.50、492.00、352.50、330.00,呈逐年下降趨勢,見表1。

表1 2011~2013年我院門診患者大環內酯類抗生素DDDs比較
2.23年內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用藥金額比較:2011~2013年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藥品銷售金額分別為1033599.2元、1373010.63元、1369640.24元。阿奇霉素注射液0.25g、克拉霉素緩釋膠囊、羅紅霉素膠囊、羅紅霉素軟膠囊用藥金額依次排在1~4位,用藥金額分別為 1772205.96元、660764.42元、147556.26元、135744.4元,占總用藥金額的絕大部分排在5~8位。

表2 3年內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用藥金額比較(元)
近年來,抗生素臨床應用較頻繁,但由于耐藥性及不良反應較多,加之國家對抗生素用藥情況的限制,近年來臨床學者對于各種抗生素類藥物的合理性應用評價研究較多[3]。其中以DDD值為基礎數據進行的各種藥物的合理應用性評價成為各醫療單位評價臨床用藥合理性的首選方法,廣泛應用于臨床,在抗菌藥物的應用評價中應用最為廣泛。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尚具優良的藥動學特性,為院外獲得性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等的適宜選用藥物。研究結果表明,至2013年,阿奇霉素注射液、克拉霉素緩釋膠囊的使用頻度迅速增長,而紅霉素膠囊、地紅霉素的使用情況呈逐年下降態勢。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屬于新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抗菌譜較紅霉素、羅紅霉素等傳統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擴大,對革蘭陰性菌的抗菌活性明顯增強,對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也能發揮較好的抗菌活性,對軍團菌屬、支原體、非結核分枝桿菌的抗菌作用明顯增強,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具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應,故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在我院門診用量較大,且有逐年上升趨勢。②羅紅霉素是傳統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臨床療效確定,故在本研究的3年里用量、用藥金額等均較平穩,無顯著變化。③紅霉素、地紅霉素因對某些細菌的抗菌作用顯示出稍弱效果,加之我院門診收治的STO患者多轉移至住院治療,所以門診用量較少,并呈逐年下升趨勢,尤其是地紅霉素,2013年用藥量為零。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使用過程中雖然很少見不良反應,但也不能放松警惕,由于上述研究中的藥物在醫院內使用較為廣泛,所以在患者的使用過程中,注意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大環內酯類藥物主要的不良反應包括:①肝毒性,如紅霉素在酯化后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盡量避免長期使用,肝毒性的主要表現為肝酶上、膽汁淤積,通常停藥后癥狀即可消失;②過敏,與患者的個體因素有關,主要表現為藥疹、蕁麻疹等;③耳鳴,靜脈給藥時可能出現,停藥后癥狀消失;④局部刺激,本類藥品局部刺激較大不宜采用肌肉注射,靜脈注射濃度不宜過大;⑤克拉霉素或紅霉素禁止與特非那定聯用,防止心臟不良反應出現。
綜合上述研究,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門診患者大環內醋類抗生素的用藥情況基本合理,其中以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應用最為廣泛。
[1]梁瑞梅.大環內酷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3,6(2):136-137.
[2]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78-85.
[3]王惠.大環內酩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4):45-46.
R969.3
B
1672-8351(2016)02-01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