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赳赳 楊思洛 張丹丹
(1,3 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南湘潭 411105;2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湖北武漢 430072)
?
工作方法研究山東圖書館學刊2016年第4期
iSchool視野下基于需求的圖書館學專業人才培養改革
熊赳赳1楊思洛2張丹丹3
(1,3 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湖南湘潭 411105;2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湖北武漢 430072)
論文在iSchool研究背景下,以國內109所“211”高校圖書館為調查對象,對這些圖書館官網上的招聘信息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分析招聘人數、招聘崗位、招聘條件、學歷要求、專業要求等,總結“211”高校圖書館的用人現狀,發現高校圖書館對應聘人員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而專業要求則呈現多樣化趨勢。筆者以此為基礎反思圖書館學教育未來之路,認為在iSchool視野下需從培養專業認同感、注重發揮本專業的核心優勢、著力培養復合型人才、加強碩士和博士教育、加強學術和實踐交流等入手,改進發展之路。
iSchool圖書館學教育改革
近年來圖書館學界越來越關注iSchool研究,早期就有陳傳夫[1]、葉繼元[2]等學者將iSchool運動與國內圖書館學教育的改革、學科整合相聯系,進行了相關探討,近年來武漢大學的肖希明教授發表了關于iSchool的一系列研究成果,iSchool成為了學界的重點研究內容。而關于圖書館學人才需求方面的研究,雖然引起了部分圖書館從業人員的注意,但卻缺乏研究深度。本文將用人需求與圖書館學教育緊密結合,在總結現狀的基礎上提出在iSchool視野下圖書館學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考慮到較公共圖書館而言,高校圖書館的用人需求更側重于科研方面,與圖書館學教育的聯系更加緊密,而“211”高校圖書館代表了我國高校圖書館的較高水平,無論是在業務、技術、服務等方面都具有代表性,在用人方面也如此,故本文以全國109所“211”高校圖書館(不包含軍校)為調查對象,調查時間為2015年8月1日—8月30日。
圖書館的招聘通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用人需求,對招聘通知進行內容統計和數據分析,能夠有效地提煉關鍵信息,分析圖書館用人現狀并預測未來用人趨勢。考慮到一些高校圖書館,每年都有很多轉崗到圖書館工作的,而且其專業往往非圖書館專業,無法獲得并統計上述用人信息,故本次調查只統計211高校圖書館官網的招聘信息。筆者首先進入各個圖書館官網的“新聞公告”模塊進行查詢,對于需進一步了解的內容,采用電話訪談的方式,以獲得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除了招聘學生助理的招聘信息外,調查結果發現,在109所“211”高校圖書館中,有37所圖書館貼出了招聘信息,其中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成為了“招聘大戶”,幾乎每年都有招聘新人的需求。

表1 “211”高校圖書館招聘人數年度分布表

表2 “211”高校圖書館招聘人數情況統計表
筆者通過網絡調查得出246條招聘信息,將其進行總結并重新分類,分為行政管理部、資源建設部、系統建設部、信息咨詢部和文獻借閱部。其中文獻采訪編目、文獻修復和計量等歸屬于資源建設部;系統維護和開發、設備管理維修、多媒體技術的綜合應用等歸屬于系統建設部;用戶教育與培訓、科技查新和學科服務、專題服務、文獻傳遞等歸屬于信息咨詢部。調查發現“211”高校圖書館招聘的崗位名稱很多,分工較細致,招收應屆生的比例較大,待遇類型從事業編制逐漸轉變為合同代理制,用人單位提供的招聘條件多種多樣,對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的招聘,要求較高;絕大部分的學歷要求是本科及以上,碩士生已成為高校圖書館用人的普遍需求;專業需求方面圖書情報和計算機等理科專業各占據半壁江山,但總體需求趨勢為多種學科背景的專業性人才。
2.1招聘崗位和招聘條件類型多樣
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是廣大在校師生,其服務職能較公共圖書館而言更偏向于輔助教育和科研服務,在崗位需求上以學科服務、科技查新、文獻傳遞等為重點,同時文獻采訪、文獻修復、系統開發與維護等也是急需人才的崗位部門,并且對這些專業技術崗位有較高要求,需要應聘者有扎實的外語能力和計算機功底,有些學校甚至在招聘通知中明確提出只招收“985”“211”的畢業生。
對于圖書上架等簡單工作,一些圖書館將招聘要求降低到大專學歷,先安排管理者進行培訓,再讓他們在崗位上各司其職,節約了用人成本。但有些圖書館對于咨詢臺職位的學歷要求是碩士,近年來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招收碩士實習生來館工作,一年的實習期使即將畢業的碩士生獲得了寶貴的工作經驗,也為圖書館增加了很多廉價的高學歷勞動者。一直以來解決編制是應聘者的一顆定心丸,但調查中的很多圖書館已經通過合同制或人事代理的方式聘用人才,這種人事關系有利于人才流動,但就應聘者來說,其福利和退休待遇會受到影響。

表3 “211”高校圖書館招聘類別及條件統計表
2.2學歷要求偏高,碩士成為普遍需求
除了一些簡單的工作崗位要求應聘者具有大專學歷外,大部分招聘崗位都要求本科及以上的學歷,一般來說系統建設部的職位需求偏向于計算機專業的應聘者,這類人群不需要深度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對他們來說更加重要,因此大學本科是這類崗位的最低要求。其余的咨詢服務和文獻建設崗位,都要求應聘者具有碩士學位,而對于古籍整理崗、文獻修復崗等較深層次文獻保護的工作崗位,需要應聘者具有博士學位,以從事古籍方面的研究工作。

圖1 “211”高校圖書館招聘信息中學歷的詞頻統計圖
2.3專業需求呈現多學科趨勢
筆者對“211”高校圖書館招聘公告的專業需求進行詞頻統計,“圖書情報”“文獻修復”等圖書館學相關學科共出現119次,占比37%,“計算機”“信息技術”等學科共出現92次,占比28%。其它教育學、心理學、藝術設計等專業雖各自占比不高,但總體占比35%,其中,文科類占15%,理科類占20%。可見圖書館學、情報學、計算機等相關學科的畢業生是圖書館最需要的幾種專業人才。但隨著圖書館部門的不斷細化,圖書館越來越注重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對圖書館的人員需求趨向于多學科背景,如圖書采訪部門需要應聘者掌握韓語、法語、阿拉伯語等小語種,并需具備法學和經濟學的專業背景;信息咨詢崗位要求應聘者不僅要具有圖書館學方面的理論知識,還需擁有心理學、教育學專業的學科背景;活動策劃崗位的應聘者不僅需要企劃的實際經驗,還需具備藝術設計、動畫制作等專業技能。
3.1“211”高校圖書館公開招聘的數量非常少
在調查的109所“211”高校圖書館中,只有37所在官網上貼出招聘信息,且只有少數幾家圖書館貼出5條以上的招聘信息,大部分圖書館并沒有在官網上進行公開招聘,有可能是圖書館內部消化了很多職位,不需要再向外招人,有可能是在校內招人,沒有將招聘信息放在官網上,也可能是因為時間的關系,招聘信息已經被覆蓋。近年來“211”高校圖書館公布的招聘人數少之又少,而圖書館學的畢業生卻一年又一年地進入到龐大的就業市場中,這意味著絕大部分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的本科、碩士甚至博士都沒有進入全國高水平大學圖書館工作的機會,大部分畢業生在一般的大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或者企業工作,這降低了圖書館學專業學子的就業熱情,使整個學界缺乏一種蓬勃向上的朝氣。
3.2圖書館學專業的畢業生沒有顯著的就業優勢
圖書館的系統建設部主要招收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需要掌握電腦維修、系統維護、編程語言、數據庫開發等各項計算機技術,這類崗位對一般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的人來說并不適合。有些圖書館的圖書資料、文獻編目、讀者服務、咨詢等崗位的學歷要求是大專,這表明圖書館有一些工作崗位非常簡單,較低學歷出身的人也可以完成。在技術崗位無法勝任,一般崗位沒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情況下,圖書館學專業的畢業生該如何自我突破,這是整個圖書館學教育體系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3.3圖書館學專業的畢業生難以擴展就業范圍
“211”高校圖書館在招聘新人時,往往提到多學科背景,比如本科是計算機專業,碩士是圖書館學專業,這類人才既可以從事技術崗位,也可以從事服務或管理崗位,是最受歡迎的復合型人才,但我國現存的圖書館學教育,雖然開設了一些計算機課程,但大多數都是點到為止,并沒有要求和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探討,更沒有涉及其它教育學、經濟學、心理學等課程,使圖書館學專業學生的知識儲備較為狹隘。多學科背景的招聘要求,使圖書館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圖書館找工作更加困難,且在走出圖書館的工作范圍后,因“非科班出生”而難以找到職業歸屬。
從以上調查分析可知,現如今我國圖書館學教育并不能為高校圖書館提供最專業的人才,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很難在圖書館工作實踐中發揮效用,由此可見圖書館學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21世紀初,美國7所著名的圖書館學情報學(LIS)教育機構發起了“信息學院運動”(Information Schools Movement),成立了“iSchool聯盟”,目的在于整合信息領域的相關院所,引導LIS向跨學科方向發展[3],這為我國圖書館學教育的改革找到了靈感,提供了未來發展的借鑒道路。
4.1培養學習興趣和對本學科的認同感
iSchool的培養理念是開展面向信息職業的圖書情報教育,致力于培養信息能力強的能解決各種信息問題的寬口徑的復合型人才[4],而在國內很多學生是被調劑到圖書館學專業的,對該學科并沒有很大的熱情,有些圖書館學的畢業生甚至將去圖書館工作當成就業“備胎”[5],這種淺薄的學科認知和偏見直接導致了圖書館學在人們心中可有可無的印象,使圖書館學的學科地位長期得不到提升。為了提高本專業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可,須在重視培養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加快圖書館學課程體系的改革,將學習與就業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實習機會,讓學生預見廣闊的就業前景。
4.2瞄準學科定位,發揮本專業核心優勢
北京大學著名學者王子舟說:“一門科學作為一個整體,首先有它內在的、非功利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實用性,其重要意義也僅僅是第二位的”[6]。而從調查的實情來看,在高校圖書館的招聘崗位中,實用性的技術崗位占據將近40%,說明社會越來越要求圖書館應聘者具備實用性技能,我國相關院系在2003年的湘潭會議上確定了7門圖書館學專業本科核心課程:圖書館學基礎、信息組織、信息描述、信息資源共享、信息存儲與檢索、數字圖書館、目錄學概論[7],這些課程大部分集中在理論層次,缺乏學習的趣味性,未來圖書館學教育,應將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和管理型人才的培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這樣使我們的學生既懂技術又懂管理,形成專業的核心能力[8]。
4.3掌握學科精髓,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
在iSchool視野下,“信息研究”已無法由某一具體的學科來完整地進行,而必須整合通訊、計算機科學、認知心理學、人工智能、數學、哲學、工程、商業及其他多門學科的知識[9],這是圖書館學教育的一大挑戰,其精髓在于跨學科性。大眾認可度是評價一個學科價值的重要因素,圖書館學教育要想從冷門專門轉型為受歡迎的專業,必須夯實學生的專業素質,才能使其從容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就調查現狀來看目前圖書館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時呈現明顯的信心不足,根本原因在于沒能掌握多學科的專業知識,不能有效滿足用人單位的招聘條件。在圖書館學教育改革深入發展的同時,需從根本上加強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即獲取資料和自我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興趣,有針對性地努力掌握各學科知識,彌補單一圖書館學專業學生知識面狹窄的不足。
4.4調整教學結構,加大碩士和博士培養力度
美國大學的圖書館學專業不開設本科層次教育,碩士教育大多整合了圖書館學與情報學專業,只有個別學校分別開設[10],目前國內已經有不少高校將圖書館學專業的碩士教育分為專業型碩士和學術型碩士,讓學生們自由選擇未來發展之路,這種教學結構的轉變,一方面可以滿足圖書館對多學科背景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夠擴大圖書館學專業的學生隊伍,使本專業與任何其它專業的結合研究成為可能,各種學科背景人才的思想碰撞,能極大的擴充本學科的學術成果,為圖書館學的發展帶來豐富的新鮮血液。未來應加大圖書館學碩士和博士的培養力度,實現研究型和實踐型人才的分開培養,相關領導部門需要制定正確的引導政策,為研究型碩士或博士提供一定的科研經費和學術交流機會,讓學生了解學科研究的最前端,為實踐型碩士或博士提供正確的職業引導,在課程設計中加大實習課程和就業指導課程的比重,確保學生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引導學生正確的就業方向。
〔1〕陳傳夫.專題:iSchool運動與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變革[J].圖書情報工作,2007(4):5
〔2〕葉繼元.iSchool與學科整合[J].圖書情報工作,2007(4):6-9
〔3〕曹晶,肖希明.iSchool畢業生在信息領域的就業分析及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12(7):118-122
〔4〕肖希明,劉巧園.iSchool運動對美國LIS教育的影響[J].圖書館,2014(5):56-59
〔5〕譚益陽.從中山大學本科生看圖書館學專業教育[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3):109-114
〔6〕王子舟.圖書館學的宗旨是什么[J].圖書館,2001(1):10-14
〔7〕潘燕桃.中國大陸圖書館學教育發展現狀及社會需求調查[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9(6):29-40
〔8〕挑戰與機遇,傳承與創新:數字時代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展望——第二屆中美數字時代圖書館學情報學教育國際研討會訪談之一[J].圖書情報知識,2006(6):6
〔9〕張曉娟.iSchool視野下加拿大圖書情報學教育的分析與思索[J].圖書情報工作,2007(4):16-19
〔10〕韋景竹,何燕華,劉頡頏.中美LIS學院課程設置比較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4):94-100
Reform of Professional Library Science Talents Training Based on Demand under iSchool Perspective
Xiong JiujiuYang SiluoZhang Dandan
In recent years, iSchool research has been developed with great attention in China.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paper took 109 “211” university libraries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s, and surveyed the recruitment information on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library. We summarize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domestic “211” university librari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number of recruits, job recruitment, terms of employment, education requirements,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require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s higher and higher, but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 is diversified.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we think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road of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Under iSchool perspective, we should develop the sense of identity to library science, concentrate on the core advantage of library science,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enhance master’s and doctoral education, strengthen academic exchanges and practice communication, so as to improve development road.
iSchool;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Reform
G251.6
A
熊赳赳,女,碩士,湘潭大學2014級圖情檔班研究生,研究方向:圖書館教育改革;楊思洛,男,博士,副教授,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張丹丹,女,碩士,湘潭大學2013級圖情檔班研究生,研究方向:圖書館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