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刑事二審開庭率低的深層因素分析

2016-09-20 05:14:44白國華
理論探索 2016年5期

白國華

〔摘要〕 實踐中,刑事二審開庭率低是我國刑事訴訟的一個突出問題。將“刑事二審開庭率”作為一個主題單獨提出,通過對新《刑事訴訟法》實施前后的二審開庭情況進行對比性研究,發現法律未強制開庭是制約二審開庭的技術因素,法官不愿意開庭是限制二審開庭的理念因素,二審不以庭審為中心是根本影響二審開庭的價值因素。刑事二審是否開庭已不僅僅是立法層面的問題,其牽涉面早已超出了制度本身,在庭審中心未確立之前,二審開庭率難以得到大幅提高。

〔關鍵詞〕 刑事二審開庭率,開庭審理,庭審中心主義

〔中圖分類號〕D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6)05-0117-06

一、刑事二審開庭率低: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

實踐中,刑事二審開庭率(以下簡稱“二審開庭率”)低是我國刑事訴訟的一個突出問題。1996年以來,國家一直致力于提高二審開庭率。一方面,通過修改刑事訴訟法和制定相關司法解釋,不斷擴大開庭審理的案件范圍;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努力探索和加強對二審開庭的審判管理,將二審開庭率作為考核二審審判質量和公正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然而,二審開庭率并未有明顯提高。除抗訴案件和一審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上訴案件能夠保證全面開庭之外,大部分提起上訴的死緩案件和普通刑事案件仍然是“書面審理”。有數據顯示,2004年至2008年以來,全國法院共開庭審理3萬余件,不到二審案件的10% 〔1 〕246-247。另據2006年中國人民大學在全國范圍內對刑事二審開庭的情況進行的調研顯示:“在華南某兩省,無論是高級人民法院還是中級人民法院,普通刑事案件二審開庭的比率都不會超過1%,其中某省高級人民法院一資深法官在從事二審審判工作十余年來,僅有兩三件普通刑事案件進行了開庭審理。來自西南的調研情況也大同小異。在西南,上訴案件的開庭率,在所調研的幾個法院中只有一個市級中院能夠基本達到30%以上,其余法院均未超過10%,甚至個別法院連2%的開庭率都達不到。” 〔2 〕257此外,來自法院系統的統計也反映了不同省市二審開庭率低的問題。2004年至2008年,“云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北、江蘇六省(市)法院刑事二審上訴案件(不含死刑案件)的平均開庭率,最高為22.22%,最低為1.19%” 〔3 〕465,“W省13個中級法院的總體開庭率僅有6.29%左右,其中有9個中級法院連6.29%的平均水平都達不到。比例最低的中院僅為0.78%” 〔4 〕260。這種現象是否正常?二審開庭率是否需要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無疑需要引起學界和實務界關注。

綜觀世界各國,上訴審采用開庭方式具有普遍性。無論是只針對法律問題進行事后審的英美法系,還是對初審事實和法律一并進行審查的大陸法系,抑或兼具兩大法系特色的日本和俄羅斯,通常情況下都以開庭的形式進行二審審理。在英國,盡管針對不同的初審案件,二審法院不同,二審的審查范圍存在較大區別,但二審的審理方式還是以開庭審理為主。對于治安法院作出的有罪裁判,刑事法院需要對初審事實和適用法律問題進行重新審理,其審理方式為開庭審理。對于以判案要點的方式向高等法院王座庭提出上訴的案件,盡管主要針對的是法律適用方面的爭議,在這種二審程序中不再聽取證據,但主要也是采取開庭審理的方式。對于高等法院以司法審查的形式對治安法院的裁判所進行的二審,雖然主要針對法律問題而進行,但在通常情況下,也要進行開庭審理。對于刑事法院初審裁判不服而提起的二審,在審理方式上采用的是開庭審理的方式 〔5 〕648-704。在美國,總體上來說,無論是聯邦法院系統還是州法院系統,上訴法院與初審法院在審理范圍上都有著較為明確的界定。初審法院往往關注的是案件事實,并在此基礎上適用法律對案件作出裁判,審理范圍是全面性的。而負責二審的法院僅就法律問題進行審理,但一般也是實行開庭式的審理方式 〔6 〕607。德國二審有三種審理對象,即抗告、第二審上訴和第三審上訴。對于抗告實行的是書面審理為原則、言詞審理為例外的審判方式。而第二審上訴的審查范圍是復審制,審理方式為開庭審理。針對第三審上訴,通常只進行法律審查,是一種事后審,但在審理方式上卻采用開庭方式 〔7 〕500-504。在法國,引起二審的原因包括普通上訴、重罪上訴和向最高法院上訴。其中,普通上訴又包括對缺席判決提出異議和向上訴法院提出上訴,這兩種形式的普通上訴都是對事實和法律的全面審查,實行開庭審判方式。對重罪案件的二審基本也算是復審制,也采取開庭的審判方式。向最高法院提起的上訴,由最高法院刑事審判庭僅就法律適用問題進行審查,審理方式以書面審理為主、以言詞審理為例外 〔8 〕806-833。總體上日本實行三審終審制,而且沿用了大陸法系的上訴方法。日本對未生效裁判的上訴因對象不同而分為控訴、上告、抗告、特別抗告和準抗告。其中控訴和上告是針對判決的上訴方法,抗告是針對裁定和命令的上訴方法。控訴審與上告審都屬于事后審,控訴審的程序原則上適用第一審程序的規定,毫無疑問,控訴審也就必須以開庭的方式進行二審審理。上告審僅在例外情況下才開庭審理??垢鎸徖頍o須進行口頭答辯,主要是進行書面審查,必要時才進行事實調查。特別抗告、準抗告在審理方式上也適用一般抗告的方式 〔9 〕192-271。俄羅斯的上訴程序包括第一上訴程序或第二上訴程序,這兩種二審都是由上訴和抗訴引起,二者都需要以開庭方式進行審理 〔2 〕45-46。

我國刑訴法一直保留了二審審理范圍是“全面審查”的規定,二審案件全面開庭審理即是應有之義。盡管二審法院在發現事實方面并不必然優于初審法院,但一般來講,開庭審理通過保障控辯雙方的程序參與權和以質證權為核心的辯護權,為發現案件真相提供了可對質、可辯論的較優環境 〔10 〕。加之我國兩審終審的審級制度,二審程序作為終審程序,其功能還包括了吸收和化解訴訟雙方對一審裁判的不滿情緒。二審不開庭顯然不可能完全滿足上述要求,其程序和實體的公正性都因此受到一定損害。故我國二審開庭率低的現狀始終無法擺脫合理性質疑。學界對此也予以了持續的關注,但現有研究都是在關注刑事二審程序的其他制度或整體狀況時,將二審開庭率作為其中一個片段進行分析,且研究都集中在2004~2008年5年間,故對此主題的系統性研究尚顯不足。

本文所嘗試的是,將“刑事二審開庭率”作為一個主題單獨提出,以S省兩個中高級法院為樣本,對2009-2013年二審開庭率的變化進行考察,并在新《刑事訴訟法》實施的背景下進行對比性研究,以期通過對制約二審開庭率大幅提升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探索進一步提高二審開庭率的實現路徑。

二、刑事二審仍以不開庭為主(2009-2013):以S省兩個中高級法院為樣本的考察

刑事訴訟中,中級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都承擔著二審審判職能,所以,確定上述主題后,筆者對S省C市中院和S省高院近五年來(2009~2013年)的刑事二審開庭審理情況進行了調研①,具體形式包括座談、搜集數據、深度訪談等。本次研究使用的資料有統計數據和訪談筆錄,統計數據是在C市中院(共有2個刑庭)和S省高院(共有4個刑庭)搜集所得,訪談筆錄是對兩個中高級法院的36位刑事法官(其中包括17位中院法官和19位高院法官)進行深度訪談后整理形成。

2009~2013年,C市中院受理的刑事二審案件分別為533、590、539、507、448件,開庭審理的案件為 119、210、87、42、78件,二審開庭率僅為22.3%、35.6%、16.1%、8.3%、17.4%。其中,上訴案件占到受理二審案件中的90%左右,但上訴案件開庭率只有19.8%、31.5%、10.2%、2.3%、7.1%。S省高院刑事二審案件的受案數分別為561、562、585、715、697件,開庭審理的案件為171、199、188、212、276件,二審開庭率為30.5%、35.4%、32%、29.7%、39.6%。高院受理的刑事案件中上訴案件所占比例更是高達98%以上,但開庭率分別只有29.6%、35.1%、30.8%、28.6%、38.5%。

調研發現, 2009~2013年5年間,C市中院和S省高院二審開庭率和上訴案件開庭率的變化呈現出一定的趨勢性,既各具特點,又有共同之處。一方面,C市中院的這種變化總體上呈下降趨勢,且其間波動較大;而S省高院的這種變化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基本趨勢中的波動很小。另一方面,盡管總體上高院的兩種開庭率均高于中院,但并未發生質的變化,S省高院超過60%、C市中院超過80%的二審刑事案件都不開庭審理。上訴案件不開庭的比例更大,高院平均為67%左右,中院平均為85%左右。

盡管本文未能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實證研究,但已有研究與本文相互印證:書面審理受到二審法官的青睞不是個別現象 〔11 〕。當然,更多的群體(實務界的最高法院和一些地方法院、學界、立法界和社會人士)主張取消或限制書面審理。因為,從一般原理上看,只要是審判程序,就理應在控辯審三方構造下,以直接言詞方式進行審理。

筆者認為,二審開庭率低有其生成、發展的特定語境,其提高程度取決于諸多制約因素能否得到根本改善。因此,通過深入思考制約二審開庭率大幅提高的因素,或許能為其提高厘清思路。

三、法律未強制開庭:制約二審開庭的技術因素

回顧抗訴案件和一審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上訴案件從不開庭審理到開庭審理的歷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來自于法律的強制性規定,隨之又帶動了各種資源向這些案件集中以確保開庭??梢灶A見,在開庭審理范圍不作根本性突破之前,二審開庭率的大幅提高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象。

從技術上講,通過修法或司法解釋,強制要求上訴案件全面開庭或許是最便捷的方式。2012年刑訴法在1996年刑訴法和2006年司法解釋的基礎上②,進一步擴大了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范圍。根據第223條的規定③,應當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除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上訴案件外,又新增了兩類,一是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上訴案件;二是應當開庭審理的其他案件。考慮到被告人上訴的案件,或多或少都對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存在異議,所以新刑訴法實施后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數應該有明顯的增加。但調研的情況并非如此。以S省為例,2013年S省高院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為263件,比2012年增加62件。C市中院2013年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僅比2012年多了20件,總數為32件,僅占全部上訴案件的7.1%。

如果說,2009~2012年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數沒有顯著增加,可以歸結于當時的刑訴法未對應當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范圍作出明確規定,那么,為什么2012年刑訴法實施后,這種狀況仍未能得以根本改善呢?

不可否認,立法確實對應當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范圍作出了較明確的規定,比如將應當開庭的上訴案件集中于“對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有異議”的案件,在技術上排除了純粹對程序或法律適用有異議的案件開庭審理的必要性,但由于立法的不完善,致使法官在判斷當事人對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持有的爭議是否為“可能影響定罪量刑”這一問題上享有不受制約的自由裁量權。

其一,決定是否開庭的主體單一,不受牽制。根據正式的法律規定,二審案件的審判組織是合議庭,審委會在一些疑難、復雜的二審案件中也將承擔一定的審判職能,再加上法院內部的一些規定,如審判長聯席會議、院庭長批案等,使得院庭長在某些上訴案件中也將成為事實上的審判主體。如此,二審案件的審判主體就可能包括合議庭成員、院庭長、審委會。然而,與法院內部這種多元化的審判主體不同的是,決定上訴案件是否開庭的主體卻比較單一。由于2012刑訴法并未明確規定決定上訴案件開庭審理的主體,因此,在實踐中,一般都是由承辦法官在閱卷后單獨作出是否開庭的決定,其他審判主體都并不參與實際決策。

其二,如何判斷“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無明確、統一的標準。最高法院內部對此就有兩種意見。一種觀點認為,“只要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異議,即使所提異議明顯不能成立,根據立法精神,也要開庭審理”;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如果影響定罪量刑的異議確實沒有事實根據,且通過二審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意見,明顯排除異議成立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12 〕。由于缺乏統一指導,地方法院的法官在具體操作時對上訴案件開庭標準的掌握尺度不同,主觀性太強。調研中了解到的情況是,相當一部分法官基于對“對事實是否存在爭議”及“對事實存在的爭議是否可能影響定罪量刑”這一問題擁有的自由裁量權,在法律沒有強制性規定下,“能不開(庭)的就盡量不開了”。

其三,對于法官不開庭審理的決定,當事人缺乏權利救濟的渠道。在上訴案件是否開庭審理的問題上,二審法院的“裁判權”缺乏對當事人的“訴權”應有的尊重 〔13 〕。

至此,刑事二審是否開庭已不僅僅是立法層面的問題,其牽涉面早已超出了立法本身。

四、法官不愿意開庭:限制二審開庭的理念因素

如前所述,當新刑訴法將上訴案件是否開庭審理的決定權賦予法官時,法官的審判理念就將起到決定性作用。筆者在調研中發現,“二審就是書面審”的觀念在中院刑事法官中大有市場。在訪談的17名中院法官中,僅有3位法官(18%)支持二審開庭。盡管高院法官比中院法官對上訴案件開庭審理的認可度高,19名高院法官中就有15名(79%)對二審開庭持積極態度,認為開庭審理符合現代裁判理念,有利于審判公開,對被告人更公平,審理更公正,還有助于增強判決公信力。但其開庭意愿并未轉化為實際開庭的行動,這也是考察中S省高院的二審開庭率提升幅度并沒有明顯超過C市中院的重要原因。那么,法官不愿意開庭,或者表面上愿意開庭但實際不開庭的真實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法官一般只會選擇有審判壓力的上訴案件進行開庭。中國刑事法官在二審中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比如,在被告人作無罪辯護的案件中,法官面臨能否作出無罪判決的壓力,如不作無罪判決,則要考慮給予被告人某種形式的補償;一旦二審案件出現新證據,承辦法官就必須作出是否采納、如何采納的判斷,面臨內心確信的壓力;在二審擬改判、社會關注度高、有上訪傾向及督辦的案件中,又要面臨來自檢察機關、社會輿論、被害人或其家屬、當地黨政機關和上級法院的壓力。這些案件給法官造成的心理壓力遠甚于因工作量增加而帶來的壓力,正如一位中院法官所言:“工作量增加只是量上的增加,往往心理上的壓力比工作量的增加更大一些。”于是,對上述案件開庭審理就成為法官們不可或缺的減壓裝置。通過開庭,可以給無罪辯護的被告人一個申辯和救濟的機會,“讓他心服口服”;也可以給被害人及其親屬“一個交代”,有助于化解社會矛盾,減少申訴,維護穩定;還可以“給檢察院一個發表意見的機會”;并可以增強法官對存疑和有新證據案件的內心確信,減輕其心理壓力。一個中院法官就認為,開庭審理“對我們來說更直觀了,它對證據的展示、質證更直接些?!狈Q“雙方的交鋒也會給我們辦案法官帶來一些新的思考。這個對心證的形成還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在事實上更加增強了內心確信,在量刑上我們會了解到被告人的犯罪動機、一貫的表現,對全案把握得更好?!绷硪晃恢性悍ü僭浾劦揭黄饘λ麄€人影響很大的被告人上訴的案子。兩個被告人一審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和8年,都提出上訴。辯護人都作了無罪辯護。辯護人強烈要求二審開庭。該法官稱,他在仔細聽取了辯護人的辯護后,思維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對案子的定性也有了另一種判斷。庭后上報審委會,決定發回重審。此外,為了應對二審開庭率的考核壓力,“法官們有時還會故意選擇一些很簡單的上訴案件開庭審理”。有一位中院法官無意中透露,為了應付考核,法官們(為了完成指標)還是要稍微開一下庭。按道理應該是有問題的要開庭,但現在我們挑的都是事實清楚的,好開庭的。你挑個復雜的調查怎么準備?反之,當上述壓力不存在時,法官就沒有開庭審理的動力。法官們也承認,由于上述幾類二審案件的數量本來就極少,所以即便對這些案件開庭審理,也不會引起二審開庭率大幅提高。由于中院在二審刑事案件中承受的審判壓力較高院法官要小許多,所以中院刑事法官大多更不愿開庭。

可見,二審刑事法官在選擇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時,主要不是為了查清案件事實,也不是為了維護被告人的參與權和辯護權,而是帶有鮮明的“功利性”,即為了緩解自身的裁判壓力。

(二)出庭檢察官跟不上及被告人異地羈押客觀上抑制了法官開庭的意愿。本次調研發現,無論是高院和中院審理的上訴案件中都存在出庭檢察官跟不上的現象。上訴案件開庭需要同級檢察院指派檢察官出庭,法院會事先征求檢察官的意見,有時就會被“勸”不要開庭,“因為也不是必須開庭”。一位中院法官對此表現得很無奈,“我們能怎么說呢。他(檢察官)不來我們也沒辦法開庭呀。我們又不能得罪他,(一旦)得罪他,以后開庭他不管?!闭{研中了解到,上訴案件開庭審理確實存在出庭檢察官人手不夠的問題。C市人民檢察院設立公訴一處與公訴二處,一處只有一位檢察官負責二審出庭,二處是檢察官輪流參加二審出庭。從二審出庭檢察官人數配備上,就可以看出檢察院對上訴案件出庭工作的不重視。

另外,被告人異地羈押成為制約高院開庭的不可忽視的原因。受現行看守所管理體制的約束,高院審理的重大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并未集中關押(除個別地區)。如果案件開庭審理,合議庭的全體成員都要到被告人羈押地去,加之有的開庭地點路途遙遠,導致法官的辦案時間特別是出差時間成數倍地增加,因出差時間長而導致審判力量相對不足、審限緊張的問題相當突出。這也成為高院法官實際上不開庭審理上訴案件的有力注解。

五、二審不以庭審為中心:根本影響二審開庭的價值因素

更進一步,隱藏在法官審判理念背后、對是否開庭起著根本性決定作用的是法官對開庭審理的價值衡量,即開庭審理能否滿足法官的審理需要。本次調研中經常聽到法官對開庭的評價是“開庭形式化,效果不好”。仔細分析,不能一言以蔽之,需要區分二審開庭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就前者而言,即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效果,法官對此充分肯定。但談及后者,即查清案件事實的效果,法官們則絕大多數都給予差評。也正因如此,刑事法官在二審開庭的問題上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抱持強烈的“實體情結”,想要通過庭審查清案件事實、增強內心確信;另一方面,二審開庭很難滿足法官的實際需求。當二審程序的價值無法通過開庭審理實現時,二審開庭自然很難得到法官內心真正的認可并轉化為開庭的實際行動。

行文至此,另一個重要問題隨之而來,即提升庭審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庭審在二審程序中處于中心地位并發揮實質性作用,成為二審開庭率得以大幅提升的關鍵性因素。這一思路也與當前備受關注和熱議的“庭審中心主義”相契合。

“庭審中心主義”在我國刑事審判方式不斷深化改革的基礎上總結而成,由最高審判機關正式確立為一項重要的審判理念,并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議中得到肯定。為了讓法庭成為審判的中心,1996年刑訴法就確立了一些現在依然有效的保障制度,如未經法庭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等。2012年刑訴法進一步強化了相應的保障制度,如確立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證人強制出庭制度、鑒定人出庭作證制度及不出庭則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依據的規定等。

然而,多年的司法實踐表明,“以庭審為中心”的改革舉步維艱,保障法庭實質化的技術性措施陷入困境。1996年刑訴法確立的審判方式改革已被認為是不成功的。從2012年刑訴法實施情況來看,也不盡理想。究其根源,在于中國刑事審判模式一直保留著“案卷筆錄中心主義”的傳統。經驗研究顯示,“只要法院仍然堅持以‘案卷筆錄為中心的裁判方式,仍然將偵查人員制作的案卷筆錄視為具有天然證據能力的證據和具有優勢證明力的裁判依據,那么,中國刑事審判的基本面目就不可能發生重大改觀” 〔14 〕。

筆者以為,在“庭審形式化”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之前,二審開庭率很難得到大幅提高。即便如此,仍應探索進一步提高二審開庭率的實現路徑。本文在此無意進行宏大意義上的改革探討,僅就如何有助于二審全面開庭針對“庭審中心主義”作些思考。

第一,提高一審審判質量,使程序重心下移。我國目前的刑事程序中,審級越高,權威越大,整個刑事案件程序體系的重心也隨之上移。物理學上有“重心越低越穩定”的定律,司法制度亦同此理。高質量的第一審程序可以成為刑事司法系統分散而堅實的支撐點,能夠有效緩解二審法院的壓力 〔15 〕。這就需要充分利用現有制度資源,促進一審庭審實質化、獨立性。一要盡量減少一審法官的庭前閱卷。庭前閱卷導致庭審形式化已是經過理性論證和經驗證實的不爭事實。2012刑訴法規定了公訴案件“案卷移送”方式的同時,也規定了法院對起訴只作“形式審查”。這是對1979年刑訴法規定的“全案移送”引起的法官先入為主、導致庭審“走過場”弊端的警惕和防范。今后如能得到嚴格執行“全案移送”下的“形式審查”,將切斷法官對案卷材料的高度依賴,增強法庭查清事實的效果,促使庭審實質化。二要發揮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震懾作用。在我國刑事司法實踐中,偵查人員和偵查機關違背偵查程序,進行非法取證的情況十分常見。近年來報道出來的冤假錯案,如杜培武案、佘祥林案,都是因刑訊逼供所致。為了控制偵查權力、遏制非法取證行為,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首次在“兩個證據規定”中得以確立,2012年又正式寫入刑訴法。然而,從實踐情況來看,法官對于非法證據遵循“不排除為原則、排除為例外”原則,尚不足以對非法取證行為起到震懾作用。審判事實上淪為對偵查案卷的背書,損害了審判在刑事訴訟三階段中的權威,也使一審庭審虛置。所以,有必要以擴大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適用為突破口,對偵查形成倒逼之勢,逐漸實現以庭審為中心。

第二,規范一、二審法院關系,改革案件請示制度。案件請示制度是影響一審獨立審判、導致二審虛置的重要原因。一項關于案件請示的實證研究顯示,52.5%的受調查者選擇 “經?!贝嬖诎讣埵?,25%的人選擇“很少”,22.5%的人選擇“以前經常、現在很少”,無人選擇“沒有” 〔16 〕5。可見,案件請示制度是二審程序虛置、二審不開庭或開庭流于形式的重要誘因。因此,改革案件請示制度,規范、縮小請示事項,對于增強二審開庭審理的必要性十分重要。

第三,重大上訴案件實行“審理者裁判、裁判者負責”。實踐中,出于對重大刑事案件慎重處理的考慮,往往由審判委員會取代合議庭成為裁判主體,造成“審”與“判”的分離,合議庭淪為審委會決定的執行者。只要合議庭不能獨立依據審理情況作出判決,那么庭審就不具有唯一重要性。關于審委會的改革呼聲由來已久,實務界對于審委會帶來的“審”“判”分離也有深刻認識,并將對審委會的改革提上日程。目前代表性的觀點是,將審委會討論的范圍限制在“法律適用”方面,調整審委會的組成人員,減少行政領導、增加業務骨干,設立審委會專業委員會等。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主審法官制”,其意圖也是為了促進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此外,還要完善司法責任制度,讓法官的權、責相統一。

第四,加強上訴案件中檢察官出庭支持公訴的職能。刑事二審程序中,檢察官的身份及職能定位一直是理論上頗有爭議、實踐中相當突出的問題。根據現有刑訴法的規定,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席二審法庭。但同時法律并沒有規定上訴文書送達檢察院的制度,也未明確出庭檢察人員的職責,實踐中檢察院內部的考評指標也未包括對檢察人員出席上訴案件庭審的考核,導致出庭檢察官在思想上不重視甚至不配合出庭。因此,明確并加強上訴案件中檢察官出庭支持公訴的職能,對于上訴案件開庭審理的意義不言而喻。

綜合全文,筆者認為,現行刑事二審程序以不開庭審理為主的局面,整體上是由立法技術—審判理念—庭審價值這三方面既相互關聯且又層層遞進的因素所致。未來二審開庭率的提高,不僅需要進一步完善、細化相關以庭審為中心的保障制度,而且還要逐步改變“案卷筆錄中心主義”的審判模式,進而引領刑事法官審判理念的根本轉變。

注 釋:

①S省為位于西部相對發達的省份,在全國處于中等發達水平。C市是省會所在城市,為該省的發達地區,全國的中等發達城市。選擇S省高院和C市中院作為調研地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②參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死刑第二審案件開庭審理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法釋〔2006〕8號。

③2012年新《刑事訴訟法》第223條規定:“二審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一)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上訴案件;(二)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上訴案件;(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四)應當開庭審理的其他案件?!?/p>

參考文獻:

〔1〕朱和慶,王曉東.刑事二審開庭審理方式探析〔C〕//陳光中:中國刑事二審程序改革之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陳衛東.刑事二審開庭程序研究〔M〕.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

〔3〕金 鐘.我國刑事二審程序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對策〔C〕//樊崇義教授70華誕慶賀文集編輯組.刑事訴訟法學前沿問題與司法改革研究. 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

〔4〕蔡 溦.刑事二審審理方式改革路徑及方案研究——以實證分析為基礎的設計〔C〕//陳光中.中國刑事二審程序改革之研究.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5〕約翰·斯普萊克.英國刑事訴訟程序〔M〕. 徐美君,楊立濤,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6〕愛倫·豪切斯泰勒·斯戴麗,南?!じヌm克.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M〕. 陳衛東,徐美君,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7〕克勞思·羅科信.刑事訴訟法〔M〕. 吳麗琪,譯.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8〕卡斯東·斯特法尼,喬治·勒瓦索,貝爾納·布洛克.法國刑事訴訟法精義(下冊)〔M〕. 羅結珍,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9〕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訴訟法(下卷)〔M〕. 張凌,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0〕劉 玫,耿振善.審判方式視角下刑事二審程序的制度功能——簡評《新刑訴法》第223條〔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11〕杜開林.書面審理向何處去——由死刑二審案件全面開庭審理引發的思考〔J〕. 法律適用,2007(5).

〔12〕劉玉安,韓芳麗,吳 靖,等.關于規范刑事二審程序重點問題的調研報告〔J〕. 山東審判,2014(3).

〔13〕陳瑞華.評《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對審判程序的改革方案〔J〕.法學,2011(11).

〔14〕陳瑞華.“案卷筆錄中心主義”對中國刑事審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 法學研究,2006(4).

〔15〕魏曉娜.論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J〕.法學研究,2015(4).

〔16〕金 鐘.刑事二審程序中審判權運行的實證研究〔C〕//全國法院系統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11.

責任編輯 楊在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av| 色婷婷啪啪| 久久久亚洲色|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va视频|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天天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性天天|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苍井空|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另类综合视频|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新AV天堂|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福利大秀91| 色九九视频|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999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无码黄色| 欧美一区精品| 国产靠逼视频| 亚洲综合婷婷激情| 波多野结衣二区| 91www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第一页| 婷婷午夜影院| 婷婷伊人久久| 一区二区午夜|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色成人亚洲| 91麻豆国产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色精品视频| 亚洲天堂高清|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在线五月婷婷| Jizz国产色系免费|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精品|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 jizz在线观看| 91丝袜乱伦| 成人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