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穎
作為高考改革的試點省份,浙江省第一次新學考與選考考試于2015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正式開始,由于多樣的選擇(七選三)和多次的機會(兩次),賦予這次高考改革里程碑式的意義。
一、試卷的主要特點
1.著眼學科基礎,突出能力考查。
因為試卷中的70%是用于學業水平考試,所以總體難度較高考有所下降。試題立足于基礎知識,同時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同時突出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1)判斷題既考查識記能力,又考查理解能力,更側重于理解能力的考查。
(2)選擇題集中于考查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組合選擇題考多個知識點,多種能力要求,考試要求上體現知識綜合和能力綜合的統一。
(3)綜合題考查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更側重于應用能力的考查,而且綜合題中一個設問綜合考查多個不同層級的知識點。
2.素材關注生活,重視價值引導,彰顯核心素養。
考查理解應用能力,離不開對生活情境的分析,如2016年4月卷中涉及4基層選舉、11精準扶貧、13營改增、14綠色發展、17兩會、18政府改革、19三農問題、23低頭族、39供給側改革等。選材正面、陽光,均表現了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及人們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給學生以思想的啟發、品德的陶冶,同時也彰顯“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的政治核心素養,起到價值引領作用。
3.新增題型:判斷。
與以往的高考和學科相比,新的選考最突出的特點是增加判斷題。判斷題共10題,每小題一分。雖然分值不高,卻是學生的短板。
比較2016年4月卷和2015年10月卷,從能力要求看,識記能力類的題目減少,理解能力題增加。從呈現形式看,結論式判斷減少,情境式判斷增加,這反映了試卷更加側重于情境分析、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的結合。
二、新學考高考的備課思路初探
新的高考模式帶來考試形態、課程設置及教學管理方面的諸多變化,如果我們只墨守成規,那么教學任務的完成、學科素養的呈現、學科思想的滲透都會成為一句空話。
1.改變模式,一步到位。
傳統的高三復習一般采用多輪次復習的方法:一輪注重基礎知識的無死角,二輪注重知識體系的構建,三輪注重時政熱點分析。
這些選考卷給我們以這樣的啟示:由于難度要求和分值的限定,選考的試題不大可能出大跨度、大分值、高難度的大題——不要求深度和難度,這就使得多輪復習變得意義不大。
從時間上看,多輪復習難以實現,我們應該采用一步到位的教學新路,就是在組織安排教學時,有針對性地根據具體的校情和學生的學情,在梳理知識的同時,注意對教材的重組和體系的構建,也就是把傳統的兩輪復習合二為一,同時通過練習滲透能力培養和熱點關注。
2.心中有綱,立足“三體”。
教什么?怎么教?考什么?怎么考?課堂教學不能無的放矢,心中要有“綱”,這個綱就是指導教學的三本教學參考書:教學指導意見、考試書明和教科書。
教學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教學要求,分為“基本要求、發展要求、不做拓展的內容、不作要求的內容”,告訴我們什么要教,什么不需要教,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是課堂教學的總指導。
考試說明明確了考試的形式、試卷結構、考試條目和要求。它告訴我們什么要考,考到什么程度,以什么形式考,是我們復習的風向標。
“三體”中最基本的就是教科書,這是最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用這三本書的時候,我們要處理好幾對關系:
(1)教學指導意見和考試說明的關系??荚囌f明作為考試的綱領性文件,其條文表述相對簡單;具體應該掌握哪些內容,還應該參考教學指導意見,按照課程標準設定的能力層次,知道、明確、了解、懂得等是屬于識記層次的,哪些是不需拓展,哪些是不做要求。兩相對照,復習就有了方向。
(2)新舊教材表述、教材表述與時代變化。以必修二中關于人大立法權為例,教材的表述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享有國家立法權,省、自治區、直轄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但是,2015年3月1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立法法的決定。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改后的《立法法》為地方立法權做了擴圍,依據第七十二條的規定,覆蓋到所有設區的市賦予了地方立法權。這就要求老師對于書本上的知識點應該與時俱進地加以補充,體現政治學科的時代性。
書本中與現在高一在用的書本有很多表述的不同,主要集中在必修二的內容中,比如政府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已經改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還有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那個知識點,也有所調整。老師對于時代性較強的知識點要根據需要,對新舊教材進行整合。
3.強基固本,夯實基礎。
知識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知識目標作為載體,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就成了無源之水。注重基礎,滲透能力,是這幾份選考卷的共同特點,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夯實學科基礎,抓牢主干知識。
具體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是回避“偏”“難”,不管是上新課還是復習備考,都要回避那些過偏過難過怪的知識,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上,提高學習和復習效率。對于練習的挑選也是如此,根據考試要求,挑選那些基礎性的、能夠體現獲取和解讀信息、識記、理解能力的題目
二是細讀課文,以本為本。在新課教學和復習中要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閱讀課文,不跳躍、不遺漏、全覆蓋、多層面地理解課文,夯實基礎,不迷信各種復習資料,教科書才是根本。
三是抓牢主干,構建體系。相較于老高考,現在構建體系更多的是為了學生強化記憶,復習中引導學生以主干知識為主線,動手構建思維導圖或者構建記憶線索。
四是目標管理,日日清周周清。政治一共六本書,學生望而生畏。教師可以幫助他們分解目標。在每周設定一個一周默寫計劃,利用課堂5分鐘,每天鞏固幾個知識點,每周末再通過練習強化所默知識點,日積月累,可以有效鞏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