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喆
筆者所在學校從2012年開始實施“基于網的教育”實驗項目,研究在深刻改變教育關系和學習方式的基礎上讓學生更自主更自由地學習。
一、研究背景
“基于網的教育”的認識起點有兩個:一是未來社會一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會,怎么為孩子未來的生活做準備;二是如果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教育服務,該怎么重新設計現在的教育。就世界范圍而言,“基于網的教育”已經形成不可遏阻的潮流。美國、英國、新加坡、韓國等國大舉改革,國內京、滬、粵、蘇、浙等多地已開展了iPad進課堂的實驗。
案例教學起源于歐洲,1919年哈佛商學院開始推廣使用并對其備受推崇。案例教學法目前在商業教育領域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影響早已波及美國以外的國家。2003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在高中地理運用案例教學。相比一下,初中地理案例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
筆者認為,若是把互聯網和案例教學結合起來,應當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旅游產品設計》正是為論證此猜想設計的一個系列課程,是一次有益嘗試。
二、研究思路
《旅游產品設計》是復習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內容,包含項目動員、方法指導、小組課堂內外合作、中期評估、成果展示、總結提升等環節的系列活動課程,共2周、5課時。通過學生小組合作方式,選取一個學過的國家或地區,設計符合特定需求和對象的旅游產品,各課時安排為:
第一課時,課程說明、小組劃分、任務分配,要求各小組擬定旅游產品草案。
第二課時,學生參考課本,借助iPad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完善旅游產品方案,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結合當地的地形、氣候、社會經濟等條件,保證課程的“地理味道”。
第三課時,中期評估。邀請旅行社經理來到課堂,聽取各小組介紹并從行業角度給出修改意見,保證產品在售價、行程可實現性和安全等方面的合理。
第四課時,成果展示。該課時為市級公開課,學生展示設計好的旅游產品,聽課老師通過配發的iPad中的投票軟件,現場評分。
第五課時,提升總結。下發測試題,學生在iPad中完成,軟件自動批改,教師針對錯誤率高的題目重點講解,學生記錄心得體會并共享。
三、精彩呈現
下文為第三課時中的精彩環節。
鈴響后,各個小組依舊忙碌地做著中期匯報的準備。同學們嫻熟地操作iPad,有的在用Keynote軟件美化演示文稿,有的在Pages軟件中修改著產品文稿,還有的使用Safari瀏覽器“百度一下”,小組成員之間通過即時通訊軟件分享資源。
第一組的匯報人把iPad的界面投影到大屏幕上,開始了陳述。這組選擇了《美國》一節設計產品,結合學過的美國是移民國家,東西部山地、中部大平原的地形地貌,農業高度專業化和機械化,以及工業發達,東西海岸和五大湖地區分布知名大城市等知識點,設計了一條串聯起幾乎所有美國著名景點,同時可以感受美國社會經濟特征的旅游路線,甚至有一個環節是“乘坐連接東西海岸的太平洋鐵路,尋訪華工建設鐵路的豐功偉業”。規劃中一切都很美好,同學們都聽得如癡如醉,恨不得立刻出發。
匯報結束,掌聲熱烈,第一小組的同學很是得意。但彭經理就費用和時間成進行了提問和點評,使得該組同學意識到,他們的產品行程異常緊湊,并且費用昂貴。
同學們聽了之后都若有所思,并悄悄行動起來。筆者注意到,第一小組的成員在整理剛才的點評記錄,其他小組的同學也在“去哪兒網”等網站上重新搜索房價和酒店價格。這是把互聯網引入課堂后產生的一大變化——學習計劃是持續更新的,學習成果是不斷生成的。
之后的幾組同學,在匯報的時候,已經能夠自我點評一些問題,如總價過高、行程太緊張、特色不鮮明等。例如,第三小組的產品是中東地區,一開始他們沒有想到迪拜帆船酒店在旺季極高的房價,也沒有認識到西亞早已被外交部提醒謹慎前往,旅行社是不能發團的。到下課前第8小組做匯報時,雖然旅游方案已被他們自己幾乎徹底推翻,但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充分發揮網絡優勢,及時做出了一份看似粗糙的方案,但圖文結合,思路清晰,設計合理。不僅我和同學們都覺得很棒,彭經理更是激動地說:“暑假的時候,歡迎同學們到我們旅行社來實習!”同學們聽到這么高的稱贊,喜悅和滿足寫在臉上。
四、反思總結
在接下來的兩個課時中,學生都以遠超預期的成功,證明了作為課堂主體的他們有無限潛力。通過嘗試“互聯網+案例教學”,驗證了我的猜想,使得我再一次認識到“基于網的教育”的巨大優越性及開放的地理課程的巨大魅力。
課程中,連接網絡的iPad的使用貫穿始終。學生可以更容易地獲得所需要的信息、解答心中的疑問,可以在保證教學秩序的同時盡情交流所思所想、交換資源,學生的創意被及時記載和分享,個性得到最大限度地保護和發展,積極性被無止境地調動,對地理學科的喜愛呈指數型增長。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從傳授者變成組織者和專家,組織學習的開展而不是直接講述知識,提供專業意見、提示解決思路而不是直接告訴答案、判斷對錯。通過學習,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被穩固確立,學生對于未來信息化社會的準備更加領先。課程學習過程不僅發生在課堂,還延伸到了課后。哪怕是在家里,小組之間依舊隨時可以通過互聯網交流想法、交換資源、上傳作品,網絡將教學時間和空間都無限擴展了。
總的來說,在《旅游產品設計》課程研究和探索中,筆者對“互聯網+案例教學”模式的探索有了初步成果,感受到其給課堂帶來的沖擊和革新。只要堅持創新、不斷探索,“基于網的教育”勢必有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