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亮
摘 要: 作者結合實際工作,立足于西藏的特殊情況,針對實際工作中面臨的現狀和問題,以問卷調查、平時觀察和訪談、走訪其他高校、查閱相關文獻和書籍、專家咨詢等方式,就西藏高校輔導員如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議題展開探索和研究,對西藏高校輔導員更好地引領大學生健康成長提出建議。
關鍵詞: 西藏高校輔導員 引領 健康成長
西藏高校和內地高校一樣肩負著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榮使命,也將更多地為西藏的建設培養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人才。“輔導員是開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這一表述明確指出了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面對“90后”大學生的一些特殊性及西藏地理位置特殊、濃厚的宗教氛圍、薄弱的基礎教育環節、高校發展滯后等現狀,以及西藏高校學生的知識儲備差,學習興趣低,生活渙散,精神空虛,自我為中心,叛逆抵觸心理嚴重,輔導員隊伍專業素養水平低,反分裂斗爭具有復雜性、隱蔽性、尖銳性和長期性等問題,筆者先后走訪西藏民族學院、西北民族大學、蘭州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貴州大學,了解這些高校的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和咨詢各位專家,就西藏高校輔導員在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成才中提出了幾點建議:
1.輔導員應轉變工作方式與理念。
面對日常工作中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高校輔導員應該與時俱進,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工作新理念,并且改變古板守舊的工作方式。
一是面對學生的違紀違規行為,要重在引導。輔導員不能一味地打壓式管理,一定要轉變工作方式和理念,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出發,認真、負責、動之以情地講明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及會帶來的后果,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在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要走出辦公室,走進教室、走進宿舍、走進食堂、走進活動場所、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里,不僅要把自己當做老師,而且要做學生的親人、家人、朋友。要放低姿態,放下架子,像對待自己的孩子、親人、朋友一樣對待學生,和他們一起上課,和他們一起吃飯,和他們一起聊天,和他們一起玩耍,消除彼此間的屏障和他們對老師的提防。彼此間敞開心扉,從而真正了解他們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在追求什么,真正了解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困惑,以及心理所出現的狀況。尋找到每個問題學生一系列不良表現背后的隱情,付出真心、愛心、細心、責任心,細致入微地體察學生的思想動態,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化解學生的心理矛盾,疏導好學生,將問題遏制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平時的工作中,并且要善于反思總結,提高工作效率,杜絕之前出一事解決一事的做事方式,更不可用說教訓罵式的方法解決問題。真心而有耐心地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答疑解惑,激發他們的活力,真正幫助他們走出困境走向成功。三是就校園維穩工作來說,要與學生做必要的溝通。維穩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硬性任務,一定要給學生做好解釋工作,解釋好為什么要維穩,維穩的意義何在,維穩的要求有哪些,如果不遵守就會帶來哪些后果,細致入微地做好工作,學生會明白、會理解、會支持,不要把它當做通知一宣讀并要求學生遵守就完事,如此學生當然不會理解和配合。四是要改變傳統的辦公方式,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利用計算機等多媒體實現系統化辦公、網絡化辦公、無紙化辦公,為輔導員節約時間,提高自我和走進學生。
2.輔導員應提升自己專業化知識水平,積累實踐經驗。
輔導員在保證日常管理工作和開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上,應利用工作之余規劃好職業發展,開展好自我提高工作。通過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職業指導學等學科,奠定扎實的專業基礎指導實踐工作;通過培訓、交流、訪學、組織參加活動等,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通過科研項目,探索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研討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解答自己所惑。輔導員隊伍在平時的工作中應能夠以雄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嫻熟的專業技能開展好學生工作。
此外,面對當前較為嚴峻的就業形勢,輔導員應承擔起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進行指導教育的責任。學校可以抽取相關專業教師和輔導員一起,組成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團隊。團隊教師要充分了解西藏高校學生的特殊性、學校的特殊性、人才培養的特殊性、就業的特殊性等,結合西藏的特色和特點,并通過與就業單位的溝通交流、團隊培訓、團隊交流、赴內地考察等形式,及時提升團隊專業理論和技能水平、技能,且從實際出發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與發展。力爭為廣大西藏高校大學生制定好奮斗目標和努力方向,規劃好學生的大學生活,培養出優秀人才。
3.輔導員應賞罰分明,培養學生的制度觀念和責任意識。
輔導員應該在日常的各類工作中,嚴格按照校紀校規辦事,依規依法辦事,建設法治校園。我們應該本著教書育人、以學生為本、為了學生等管理育人理念,面對屢教不改、無視校規的學生,應嚴格按照學生手冊里的相關規定給予處理。對于一些因不學習而掛科的學生,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分。對于“獎、助、貸、補、免”工作的開展,一定要遵從這類工作的出發點和目的,嚴格按照規定評選,真正做到獎勵優秀、扶貧困難,培養積極上進、克服困難、努力進取的優秀人才。懲戒那些違反紀律、投機取巧、不愿奮斗的學生,以懲罰的形式激發他們積極進取。用嚴格的規章制度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4.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
校園文化生活是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為學生的實踐鍛煉提供了平臺,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健康豁達的人生觀。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結合西藏的特色和社會的發展所需,充分考慮活動目的與意義、載體、形式等前提下,從學生的興趣喜好出發,著手活動準備、組織等具體實施,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輔導員既要參與到活動的過程,又要做好與學校其他部門的聯動協作,共同營造和諧活潑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
5.呼吁人人參與到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來,形成合力。
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輔導員的職責,但也離不開社會、學校、家庭的支持和幫助。社會方面,應大力宣揚“正能量”,宣傳積極向上的文化,宣傳積極向上的事跡,大力遏制一些不良的習慣、習俗、行為腐蝕大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學校方面,領導及各部門應高度重視輔導員、輔導員工作及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出臺一些比較合理合情的規定為輔導員及輔導員工作搭建平臺;呼吁全體教職員工重視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呼吁全體教職員工以身作則、立德為范,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家庭方面,要形成家校聯系機制,學校應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在校表現,學校應通過家長更進一步地了解學生,爭取得到家長在育人方面的支持,跟家長一起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通過社會、學校、家庭形成合力,齊抓共管,有效開展好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組.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選編(1978—2008)[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492.
[2]馬彥平.談加強“90后”大學生的思想教育[J].大舞臺,2008(8):244.
[3]韓春霞.對西藏高校輔導員建設的幾點看法[J].西藏教育,2015(12).
[4]牛志富.西藏“四觀兩論“干部讀本[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