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玲
摘 要: 長期以來,由于受校情(班大人多,不好管理)的影響,學生成績參差不齊,教學質量徘徊不前。學校各級各班啟動了全員互動合作學習小組,以“不求人人優秀,但求個個進步”為理念,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以大幅度提高平均成績為最終目標。
關鍵詞: 大班額 課堂教學 合作學習 自主探究
一、問題的提出
班級管理不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和積極性,忽視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培養,我校普遍存在老師包辦代替、管理不靈活、學生被當做單一被管理者等弊端。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新方式,于是我校各級各班啟動了全員互動合作學習小組。在教學形式上強調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小組活動為主體形式,力求集體性和個體性統一。
二、研究的實施
1.全員互動合作學習小組分組辦法
科學編排,成立小組。一般以4人一組為宜,即前后兩桌為一小組。編定座位前,先考查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力特點,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習慣、性格、成績等因素全面了解。每組由一名優等生、兩名中等生和一名學困生組成,優等生擔任組長,以便領導全組開展組內活動和組外活動。同桌可按性格外向、善于言談的與性格內向、不敢開口的;自制力較強、有良好習慣的與自制力較弱、習慣較差的;細致穩重、書寫工整的與大大咧咧、作業潦草的相互編排,以便起到互補互助、相輔相成的作用。
培訓組長,形成核心。“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要想激發全組成員的學習興趣,必須選拔出一個有較強組織能力的同學擔任小組組長。小組長是學習小組的核心,負責組織本組的學習、紀律、競賽、活動和協調成員之間的關系,因此要重視做好小組長的培訓工作,讓其明確當小組長的意義和任務,充分發揮小組長的核心作用,使老師各種要求、意圖得以順利貫徹實施。
2.全員互動合作學習小組的課內外運作
課堂功夫在課外。教師要轉變觀念,明確師生互動的好處,明確素質教育的目的和意義,加大課堂教學力度,充分發揮學生和小組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把課堂還給學生。形成融洽的課堂氣氛,建立和諧的師生感情,使學生放松地學習、放心地思考,不再擔心老師的責罵、同學的譏諷,學生容易獲得靈感與自信,回答問題準確率高。問題設置有梯度,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對學生的提問因人而異,不過低估計學生的程度,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或提出來又解決不了,再由教師幫助。師生互動氣氛一旦形成,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令你感到吃驚,課堂教學實現預期目標。
課外活動小組化。各班根據實際情況開展了一系列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競賽項目,如作業展評、記單詞競賽、背詩詞競賽、糾錯字競賽等。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以全員互動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參加競賽。因為競賽是團體性活動,小組每一個成員不僅自我努力,還密切配合,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既增強了團隊意識,又學到了所學知識。
三、合作學習的成效
1.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組成立改變了老師一言堂的局面,小組內部討論質疑、互相幫助。大文豪蕭伯納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每個人仍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互相交換,每個人就有兩個思想。正因為這樣,小組合作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同學們孤軍作戰的學習方式,打破了同學們沉悶學習的狀況,使同學們的思維活動一直處于積極狀態,在學習上找到了興奮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潛能生消除了自卑感,減輕了學習焦慮,走出了學習低谷。再者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全員練兵軍事思想,使同學們全員互動、全員進步,特別是合作學習方式增強了學困生的成就感和對校園的眷戀感。
2.增強同學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成立了小組后,我校對同學們的獎勵機制進行了相應的改變,一改過去對成績拔尖同學的獎勵,廢除了學習成績排名次的傳統做法,對各班優秀小組給予獎勵,學困生領到了獎狀,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同學們端正了學習態度,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學生心理狀態步入了良好的發展軌道,團結互助,熱愛集體,努力學習,蔚然成風。在合作學習中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精神。
3.教學成績大幅度提升
小組成立使班級各科成績有了較大幅度提高,促進了學生全面發展。實驗前實驗班與普通班第一學年期中成績及格率分別為71.2%和72.1%,全科合格率分別為45.2%和49.2%;一學期后實驗班與普通班及格率分別為78.2%和75.1%,全科合格率分別為53.2%和51.2%;一年后實驗班與普通班及格率分別為83.4%和78.3%,全科合格率分別為79.5%和52.3%。兩項差值在實驗前后對比較明顯,說明實驗后實驗班各科成績有大幅度提高。在一年后期末考試中,實驗班有54人考入年級組前200名,普通班有15人考入年級組前200名。
四、問題討論
通過兩年實踐,我們認為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更新教育理念,合作必須確保每個學生充分而自由地發展,把握合作學習實質;同時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處理好形式與目標的關系;教師自身應該融入互動學習當中,將民主與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應用于管理之中,使教師活起來,學生活起來,最終使教育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