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意大利正式通過《反食品浪費法》。與法國的以“罰”為主不同,意大利《反食品浪費法》更加注重“鼓勵”原則,通過減免稅收等手段鼓勵企業或農場,通過慈善組織捐贈仍可食用且符合衛生標準的過期食物。此外,該法律還鼓勵餐廳向消費者提供打包袋,減少人們在消費階段造成食品浪費。
點評:這也是“食品安全”的善政。記住世界糧農組織的“食品安全”定義,不僅包含質量安全,也包含數量安全,即確保人民食品供應的安全。為保質量而造成浪費,其實不該。
美國:消費者維權人士質疑二維碼食品標簽
近日,奧巴馬總統簽署了名為《國家生物工程食品披露標準》的法案。新法要求食品生產商自主選擇在包裝上簡要標注轉基因成分的形式,包括文字、符號或由智能手機讀取的二維碼,以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屬性的知情權及選擇權。然而,使用二維碼的做法立即招致健康食品倡導者的反對,他們認為,讓智能手機用戶使用一個專門的應用程序去掃描信息過于繁瑣,廠商應在標簽中用文字等信息盡可能表明食品成分。
點評:歐美的消費者真是被慣得懶出蛆了。
網傳馬來西亞蘇打餅或含塑料成分
近日,社交網站瘋傳馬來西亞著名的合成乒乓較較餅(蘇打餅)被點燃后會迅速燃燒,遭人懷疑當中含有塑料成分,引起民眾擔心吃了會損害健康。對此,該餅干生產公司(合成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澄清,餅干是由淀粉、面粉等制成,無需油也能燃燒,并非加了塑料。該公司不排除對不負責任散播謠言者采取法律行動。
點評:淀粉、面粉當然能燒啊,面粉廠還要禁止煙火、防爆炸呢!餅干點燃跟塑料成分怎么聯系得起來?確實是惡意造謠!
智利實施史上最嚴食品標識法
智利政府為了對抗日益嚴重的兒童肥胖問題,開始實施史上最嚴的新《食品標識法》。這部法律有三點突出之處:一是食品中的糖、鈉、飽和脂肪和熱量含量高于一定標準的,必須在外包裝上印上黑色八邊形,并以白色字體注明哪種物質含量高;二是禁止在幼兒園和中小學內部售賣、推銷、贈送任何糖、脂肪等物質超標的不健康食品;三是禁止向14歲以下兒童宣傳不健康食品。
點評:你們這些國家都節食,讓牛排什么的價格都降低點兒,這樣中國和非洲餓著的貧困老百姓可以多吃點兒。
新西蘭科學家建議孕婦不要服用魚油
新西蘭里金斯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用懷孕的老鼠做魚油測試,結果發現,近1/3的小鼠出生后第二天就死了。研究人員本·艾伯特博士認為,這項研究的結果還不能直接適用于人類,魚油研究中喂給老鼠的劑量比例要高于人類服用的劑量。首席研究人員韋恩·柯特費德教授稱,在沒有獲得更進一步的研究結果之前,目前還是建議孕婦不要服用魚油。
點評:仍然是劑量問題。任何能夠“有效”改變人體機能的物質,使用過量也就意味著改變過度,結果就是病態、死亡。所以,搞清楚作用機理和劑量關系,確實非常重要。
從一枚雞蛋看德國食品追溯體系
從德國超市買回一盒雞蛋,發現每枚雞蛋上都印有一串夾雜著字母和數字的10位編碼。這些編碼好比雞蛋的“出生證明”,紙盒蓋內側詳細印有“解碼指南”。排在編碼第一位的數字代表下蛋母雞的“生活方式”,“0”代表有機飼養,“1”代表自由散養,“2”代表無籠平底飼養,“3”則代表雞籠飼養;排在第二、三位的字母代表母雞的“國籍”,在德國銷售的雞蛋通常來自5個國家:“DE”德國、“BE”比利時、“DK”丹麥、“FR”法國、“NL”荷蘭;后7位的數字則為所在養雞場對應的編號,能通過網絡準確查到母雞的“住址”。
點評:并不難的體系卻很有效,關鍵是人家能保證印上去的數字是真的,偽造一旦被查出來會被全國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