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建龍 趙望娣 高 四(.江漢大學體育學院、.江漢大學圖書館,湖北 武漢 40056;.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 40070)
我國漢族初三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現狀比較研究*
錢建龍1趙望娣2高四3
(1.江漢大學體育學院、2.江漢大學圖書館,湖北 武漢 430056;3.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0)
采用文獻資料、數理統計和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我國30個省市漢族初三學生(15歲左右)的14項體質健康指標進行了多層次的比較研究,旨在搞清我國初三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及不同地區存在的差異。結果顯示,我國初三學生近視率十分嚴重(平均近視率72.09%,定基比高達240.84%),鄉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初三學生14項體質健康指標平均值的極差分布存在一定的規律性,最好成績的大多數屬于直轄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相對最差成績的則分布于經濟落后或邊遠地區;三類經濟水平不同地區的學生幾項體質健康指標存在顯著差異,其中A類地區的體重、胸圍、BMI均以及肺活量、肺活量/體重均高于C類地區,而耐力指標A類地區又顯著低于C類地區;城鄉初三學生主要在身體形態存地顯著差異,男生肺活量城市高于鄉村;而其他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上無顯著差異。因此,建議初三學生應該加強視力保護措施,重點預防近視率;應盡量減少或縮小南北差距和貧富差距。城市和發達地區初三學生應加強體重、脂肪的控制和耐力的訓練,鄉村和C類地區學生則要設法增加身高、肺活量等指標。
初三學生;體質健康;現狀;比較研究
中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中學生的體質健康關系到我們國民的整體健康素質,因此,他們體質健康的狀況及其成因和對策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的24項指標結果公告顯示:盡管我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狀況某些指標總體有所改善,但中學生體質與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仍存在,視力不良檢出率繼續上升,并出現低齡化傾向;肥胖檢出率繼續增加;齲齒患病率出現反彈趨勢。
我國初三學生處于初中畢業的特殊階段,他(她)們的體質健康狀況如何?不同地區的(初三)學生體質健康是否會存在明顯差異?而這方面的統計研究顯得不足。作者以經濟指標分三類地區,即A地區B地區和C地區中,分別提取了全國初三(約15歲)漢族學生15項主要體質健康指標的測量數據,對此三個不同地區以及城鄉之間的體質健康指標進行對比研究,從而找出其差距,進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相關建議和對策。以求教于同行。
2.1研究對象
以經濟發達A區(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11個省市)、中等經濟B區(重慶,四川,陜西,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西,安徽10省市)和經濟欠發達C區(內蒙古,廣西,寧夏,海南,新疆,貴州,云南,青海,甘肅9省)等三地區(共30個省市)初三(主要15歲)漢族學生15項主要體質健康指標(身高、體重、胸圍、皮褶厚度之和、BMI、脈搏、收縮壓、舒張壓、肺活量、肺活量/體重、握力、五十米跑、立定跳遠、耐力)的測量數據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以及萬維網,檢索大量的體質健康及相關文獻,參閱了《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對研究課題進行論證和論文的撰寫。
2.2.2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19.0和EXCEL2003,對《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中的大量15歲初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和推理性統計和分析。
3.1全國(漢族)初三學生近視率分布情況及分析

表1 小學至高中(7—18歲)中小學生近視率分布統計(%)

圖1 全國中小學生近視率分布圖
統計結果顯示,從小學至初中學生的近視率是逐年上升的(幾乎是直線上升),初三達到一個小高峰,城市女生近視率比較突出(15歲近視率為82.82%),如果以7歲學生的近視率為固定值,15歲的近視率的定基比高達240.84%,且總體來看城市學生(男女)均明顯高于農村學生(城鄉相差28.77%),其中城市男生高于鄉村男生16.03%,城市女生高于鄉村女生12.74%。這些結果令人擔憂。這可能與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電子產品的使用率有關。
3.2全國初三年級14項體質指標描述性統計結果與分析
對全國30個省市初三學生的14項主要體質健康指標進行統計,計算其(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鄉村男生和鄉村女生)平均值、標準差、極差(全距R)、極小值和極大值,統計結果如下(表2、表3、表4、表5):

表2 15歲城市男生主要體質指標描述統計量表

表3 15歲城市女生主要體質指標描述統計量表

表4 15歲鄉村男生主要體質指標描述統計量表

續表:

表5 15歲鄉村女生主要體質指標描述統計量表
我國初三學生的體質健康指標均值總體上處于正常和及格水平,這說明在中考體育制度的引導下,學生的體育課及相關的體育考試項目的練習還是能得到保證,盡管體育中考也存在應試教育的現象,但通過這種應考練習,也促進了學生體質健康的發展。全距率(R/X)是反映平均數的全距與該指標全國平均數的相對百分率,其比較的可靠性優于絕對平均值。由以上4個表格統計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全距率(R /X)大于30%的指標主要為皮褶厚度之和、肺活量和肺活量/體重等,說明這3個指標相對全國平均分布值極差很大,極其不穩定,而全距率低于10%的的指標主要是胸圍和身高,說明全國初三學生的胸圍和身高分布較穩定。在14項指標中,大多數處于正常、合格和偏低水平。由表還可以看出14項健康指標最好成績的大多數分布于直轄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相對最差成績的則分布于經濟落后的或邊遠地區。而BMI和體重指標則是北方地區較大,而南方地區較小。耐力北方地區(如黑龍江)較差,南方地區較好。握力中部地區(如湖北)較好,邊遠地區較差。這說明經濟水平不同體質健康存在差異,南北氣候和城市大小等也會影響初三學生的體質水平。
3.3不同經濟水平三地區學生體質健康的研究結果比較分析
3.3.115歲學生的身體形態比較分析
將三地區學生的身體形態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統計結果(由于篇輻原因,刪除了無顯著差異的指標的統計數據)如下(表6、表7):

表6 身體形態指標方差分析

表7 三地區身體形態的均值的多重比較
方差分析結果顯示,體重存在顯著差異(P<0.05),胸圍和BMI二項指標存在高度顯著差異(P<0.01),其他身體形態指標無顯著差異(統計數據略)。多重比較顯示,體重在1類和3類地區存在顯著差異(1類>3類),胸圍和BMI二項指標在1類和3類地區存在高度顯著差異(1類>3類),1類和2類、2類和3類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說明經濟發達地區學生的生活條件好、營養豐富,故其體重和肥胖程度都高于欠發達地區,而體育活動的硬件和軟件條件比3類地區好,其胸圍指標高于3類地區。
3.3.2三類地區初三學生身體機能比較研究
不同經濟地區的初三學生表現在肺活量和肺活量/體重上存在高度顯著差異,且1類地區與3類地區有顯著差異(1類>3類),2類與3類,1類和2類無顯著差異。其他選取的身體機能指標脈搏、收縮壓、舒張壓等則沒有顯著差異。

表8 全國15歲漢族學生身體機能指標方差分析

表9 三地區身體機能的均值的多重比較
這說明經濟越發達地區,生活條件越好,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條件、活動的開展及其規范程度都較好,還有體育中考制度,而3類地區初三學生體育教學條件較差,主要就近入學或大多數都住校,營養狀況較差,初三學生學習緊張,體育活動時間很難保證,時間長了1類地區初三學生的肺功能可能會明顯好于3類地區。
3.3.3初三學生身體素質比較研究
統計發現,三類地區初三學生僅耐力素質存在差異,即1類和2類地區、1類和3類地區存在高度顯著差異,2類和3類地區則無顯著差異,統計結果見表10和表11。握力、五十米跑、立定跳遠等身體素質指標則也不存在顯著差異(表略)。

表10 身體素質指標的方差分析

表11 身體素質指標均值多重比較
這說明經濟發達初三學生的耐力水平明顯低于經濟欠發達和中等地區水平。經濟越發達,生活條件越好,學生耐力反而越差。
3.4全國漢族初三學生城鄉差異的比較研究
3.4.1城鄉男生體質健康的比較研究
經統計分析發現,初三男生城鄉之間在身體形態5項指標及1項機能指標(肺活量)上均存在高度顯著差異(見表12),而其它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指標均無顯著差異(表略)。

表12 城鄉初中男生存在顯著差異體質健康指標T檢驗統計表
由此可見,城市初三男生的身體形態指標均明顯高于鄉村,這可能與父輩的身體形態遺傳、城鄉經濟狀況、生活條件及營養狀態等一定的關系;肥胖指標皮褶厚度之和和BMI指標也高于鄉村的,這可能與城市學生的經濟、飲食和營養等有關;城市初三學生肺活量水平好于鄉村,這可能與城鄉間的體育活動的相關條件及體育活動的規范程度有一定的關系。
3.4.2初三女生體質健康指標比較研究
初三女生在身高、體重和BMI等3項指標城鄉存在顯著差異,而其它11個指標則無顯著差異。

表13 城鄉初中女生存在顯著差異體質健康指標T檢驗統計表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與城鄉的經濟狀況、遺傳及營養狀況有一定的關系;身體形態和身體機能指標城鄉不存在明顯差異,一方面說明城鄉之間的差距在逐漸縮小,另一方面體育中考對初三學生體質健康也產生了一定共震的影響。
4.1初三學生近視率十分高。從小學至初中,我國漢族學生的近視率是逐年上升的,初三達高峰期(平均近視率72.09%),且城市高于鄉村,女生高于男生。因此,建議初三學生學業負擔重,身心壓力大,應該加強視力保護措施,重點預防近視率。
4.215項指標平均值處于正常及以下的范圍內,且均值極差分布存在一定的規律性。存在南北差異、地區差異、經濟差異、城市大小間的差異。最好成績主要分布于發達地區和大城市。其中BMI和體重指標則是北方地區出現極大值,而南方地區出現極小值;而耐力北方地區(如黑龍江)極小值,南方地區現極大值。握力指標中部地區(如湖北)較好,邊遠地區較差。應該全面加強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讓學校體育真正發揮其健身健康的效果;初三學生體質健康極端值明顯,應盡量減少或縮小南北差距和貧富差距。
4.3三類經濟水平不同地區的體質健康存在顯著差異。主要表現在A類地區的體重、胸圍、BMI均以及肺活量、肺活量/體重均顯著高于C類地區,而耐力指標A類地區又顯著低于C類地區。A類地區初三學生應加強體重、脂肪的控制,加大耐力訓練;C類地區學生則要增加肺活量的活動。
4.4城鄉初三學生主要在身體形態上存在顯著差異(城市大于鄉村)。肺活量在顯著差異(城男優于鄉男)外,其余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方面指標則無明顯差異。城市初三學生應加強體重和脂肪的調控,而鄉村學生則應加大身高和肺活量(男生)的訓練。
[1] 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編.2010年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
[2] 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體育統計.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3,08.
[3] 中國經濟三類地區[EB/OL].http://zhidao.baidu.com/ link?url=QFbZIaSXOBkaBzlktJnirvdk1U62LrYcchV9tDm yjqQsfgbTxawj3gkNJtAt1eeT6NpSE2qRh_x2HXeXBN8sLK
[4][EB/OL].http://gb.cri.cn/41280/2015/12/03/7511s5187056 _15.htm.
[5] 楊貴仁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9.
[6] 孫慶祝等.體育測量與評價.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tatus Quo of Physical Health of Grade Three Student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in China
QIAN Jian-long,etal.
(Sports institute of Jianghan University,Wuhan 430056,Hubei,China)
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14 physical health indicators of the Han students(15 years old)from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are comparatively studied,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the status quo and differences of students'physical health in different areas of China.The results show,the myopia rate is very serious(average myopia rate 72.09%,fixed base up to 240.84%),the country is higher than the city,girls are higher than boys;the range distribution regularity of the average value of 14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indicators,most of the best performance belongs to the municipality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relative the worst result is located in economically backward or remote area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several physical health indicators of students three economic level in different regions,among them a kind of body weight,chest circumference,area BMI,vital capacity,vital capacity/weigh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 area,and the area of class A and endurance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 area urban and rural areas;middle school students mainly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dy shape,capacity boylung city than in rural areas;and other body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o. Therefore,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rade 3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vision protection measures,focus on preventing myopia rate;should minimize or reduce the gap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Urban and developed areas of grade 3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weight,fat control and endurance training,rural and C students should try to increase the height,vital capacity and other indicators.
junior students;physical health;status quo;comparative study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立項號為:13YJA890020。
錢建龍(1965-),湖南祁陽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體育運動心理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