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紅,喬永平,孫雪瑩,吳俊曉,余飛海河南省南陽醫學專科學校
高職高專院校實習護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心理應對方式的調查分析
孟曉紅,喬永平,孫雪瑩,吳俊曉,余飛海
河南省南陽醫學專科學校
本文以實習護生為研究對象,采用臨床癥狀自評量表和心理應對問卷為工具,探討實習護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心理應對的關系,為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構建實習護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提供現實依據和理論支持。
心理健康;心理應對;成熟的心理應對類型
(河南省醫學教育研究項目-實習護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心理干預的相關研究W jlx2015114)。
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21世紀的護理工作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壓力,只有心理狀況良好者才能適應這種高風險的特殊工作。本研究旨在通過對高職高專院校實習護生心理健康狀況和應對類型及其相互關系的調查分析,為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構建實習護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幫助其順利完成在校教育與臨床實習的良好銜接提供現實依據和理論支持。
1.1對象
按隨機抽樣原則,對2015級實習兩個月左右護生進行問卷調查,放發問卷360份,回收有效問卷307份。
1.2研究工具
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應對方式問卷(CSQ)。SCL具有反映心理癥狀比較全面、能準確反映個體的軀體癥狀與心理健康水平的特點;CSQ由肖計劃編制,可有效反映個體應對方式類型及個體心理發展成熟程度。
1.3調查方法
對實習護生講解問卷調查的意義,引發實習護生的興趣,獲得學生積極配合。
1.4統計分析。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2.1實習護生與全國青年常模[1]SCL-90各因子均分比較
調查發現實習護生在強迫、焦慮、恐怖、精神病性四因子得分高于全國青年常模,在強迫、人際關系、焦慮、抑郁四因子上分值較高。
2.2心理應對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關分析
表1顯示解決問題的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大多因子呈顯著負相關,與尤渺寧、肖倩等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自責、退避、幻想、合理化的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各因子分之間呈顯著性正相關(p<0.01),求助的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各因子分之間呈負相關,與心理健康個別因子呈顯著性負相關

表1 心理健康狀況與應對方式相關分析
3.1調查發現,我校實習護生S C L-9 0各因子分數都小于2分,說明我校最近幾年大力創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針對護生定期開展主題明確、有針對性的心理講座、開放式團體輔導訓練等活動已取得一定成效。我校實習護生強迫、焦慮、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全國青年常模,這說明實習護生初到新環境,由于臨床工作的特殊性復雜性,易因準備不足產生心理壓力,出現心理失衡現象。提醒學校實習管理者在平時實習培訓中,需更多地結合臨床常見問題,設計更全面更細致更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
3.2表1說明在面臨生活壓力時,采取積極成熟應對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維護;反之不僅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和自身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更易挫傷個體的自信與自尊,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這提醒教育者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積極成熟心理應對方式的培養,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鍛煉,勇于擔當,不逃避,不幻想,不抱怨,努力尋求解決壓力的多種途徑和方法,在實踐中提升自己適應社會。
[1]保穎怡等.實習護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護理研究2005,19卷5期
[2]尤渺寧等.不同層次臨床實習護生心理健康狀況與應對方式調查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卷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