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國慶(海南產權交易所,海口570206)
海南:依托公共資源平臺創新海域使用權交易
◎ 王國慶(海南產權交易所,海口570206)
今年2月2日,在海南省政務服務中心、省海洋漁業廳等部門監督指導下,文昌鋪前中心漁港工程項目(經營性部分)海域使用權項目網絡競價會在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產權交易大廳公開舉行,符合受讓條件的兩家意向競買人經過多達684次的激烈競價,最終該項海域使用權以5826.42萬元成交,比掛牌價1561.42萬元溢價4265萬元,增值率高達273.15%。這是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自2014年6月30日投入試運行以來,海南產權交易所以進駐方式參與平臺建設,發揮產權市場功能優勢,拓展產權交易品種,成功運作海域使用權出讓項目的成功案例。
為了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2015年1月,海南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海南省海域使用權審批出讓管理辦法》,該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以招標、拍賣或掛牌方式出讓的用海,進入人民政府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出讓。其中,填海造地用海應當進入省政府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出讓;填海造地以外的用海進入同級人民政府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出讓。未設立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的,統一進入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出讓”。
海南省出臺此新規,改變了以往海南省海域使用權出讓方式以政府行政審批為主的做法,能夠使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為海南省的海域使用權出讓項目通過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產權交易平臺處置,創造了難得機遇和有利條件。
海域使用權是指單位和個人依法定程序并經登記而取得的,對國家所有的某一特定海域在一定期限內持續從事排他性的開發利用活動并享受其利益的權利。國有產權是國有企業的國有產權和公司制企業的國有股權的統稱。相比之下,海域使用權出讓與國有產權交易有以下區別:
一是,在權利屬性上,海域使用權出讓后,產權仍屬于國家所有,受讓方只是在一定海域和一定期限內持續從事排他性的開發利用活動并享受其利益的權利,不得自行讓渡、處置或轉讓。國有產權轉讓后,其受讓方即可取得標的所有權,并可對取得的標的進行處置。
二是,在交易程序上,根據《海南省海域使用權審批出讓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海域使用權經公共交易平臺產生的出讓結果,須進行公示7天后無異議后才簽署《成交確認書》和《海域使用權出讓合同》。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自完成登記和發證手續起還應向社會公告。國有產權轉讓,根據《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操作規則》有關規定,通過產權交易平臺公開競價方式處置的國有產權,即可產生受讓方,產權交易機構應當在確認受讓方后組織交易雙方簽訂《產權交易合同》。
三是,在存續期限上,為維護海域所有權人的利益并避免海域使用狀況的僵化,實現對海域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了海域使用權的存續期限,海域使用權期限屆滿,海域使用權人需要繼續使用海域的,應當至遲于期限屆滿前二個月向原批準用海的人民政府申請續期。國有產權轉讓后,則不存在期限或續期的相關問題。
6月1日,文昌市鋪前新埠海人工島圍填海項目海域使用權項目網絡競價會在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產權交易大廳舉行并溢價成交
第一步,申請掛牌。出讓方向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提出海域權出讓申請,根據服務中心指定,與海南產權交易所簽訂海域使用權公開掛牌出讓委托協議。
第二步,提交資料。掛牌申請書;出讓方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授權委托書、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 上級單位同意出讓的批復文件;出讓方單位內部決策文件;出讓項目實施方案;宗海位置圖、宗海界址圖;評估報告;出讓合同文本(復印件加蓋公章)等。
第三步,信息發布。海南產權交易所擬定報紙和網站公告內容,經出讓方蓋章確認后在《海南日報》和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網、海南產權交易網發布公告,公告期為20個工作日。
第四步,征集意向受讓方。公告期內除報紙和網站公告外,交易所從客戶資源庫中選擇意向客戶發布公告短信,同時聯系其他省市產權交易機構廣泛發布出讓信息,多渠道征集意向客戶。
第五步,意向受讓方提交報名資料。意向受讓方須在公告期內報名,報名時須提交受讓申請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證副本復印件、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和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書;意向受讓方內部同意受讓的相關決議或文件;公告要求的銀行資信證明;保證金銀行繳存憑證;意向受讓方對《競買須知》、出讓方提供的《海域使用權出讓合同》文本認可的簽章;公告要求的其他資料。
第六步,組織交易。根據受讓方征集情況,確定交易方式。若只征集到一名意向受讓方,則采取協議方式交易;若征集到兩名及以上意向受讓方,則采取網絡競價方式交易。
第七步,結果公示。交易所自交易結果產生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對出讓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
第八步,出具成交確認書。公示期滿無異議,受讓方在2天內將前期工作費用、交易服務費分別繳存到出讓方和交易所指定賬戶后,由交易所出具《成交確認書》。
第九步,簽約成交。出讓方自收到《成交確認書》3個工作日內與受讓方簽訂《海域使用權出讓合同》,保證金在簽訂《海域使用權出讓合同》后1個工作日內從原渠道無息退回受讓方賬戶。
第十步,結算交割。簽訂出讓合同后一個月內,受讓方向海南省財政指定專戶按成交價款金額繳納海域使用金。
第一,借力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創新拓展業務,仍是產權交易機構謀劃發展的有效途徑。
海南省國有資產總量不大,規模省屬大企業不多,加上隨著國企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后,企業國有產權交易量逐年減少,今年以來,企業國有產權僅占進場交易總額的1/4。但海南省作為海洋大省,海域資源較為豐富,拓展海域使用權出讓項目、補業務發展短板,大有文章可做。為此,海南產權交易所主動加強與海洋漁業部門、省政務服務中心等有關部門溝通,爭取到相關政策支持。自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行以來,省海洋漁業主管部門根據中央和海南省公共資源交易有關文件精神,改革審批制度,簡化審批程序,將海域使用權出讓統一進入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市場化配置。這一做法,既讓海南產權交易所獲得新的業務品種,又提升了海域資源價值。
第二,引用產權市場規范機制和交易服務模式,可實現海域使用權項目大幅增值。
盡管海域使用權出讓與國有產權轉讓在交易程序、權利屬性、存續期限等方面有所區別,但產權市場成熟的運作方式可復制、可應用到海域使用權項目出讓操作上,引用產權市場規范機制和服務模式可實現海域使用權項目保值增值。此類項目掛牌期間,在海南省海洋漁業廳、省政務服務中心、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等部門指導下,海南產權交易所根據項目標的實際情況和掌握的客戶信息,積極策劃推介,分析項目的投資價值,充分發動市場,挖掘潛力投資者;制定周密的網絡競價方案并有序組織實施,同時向有關交易各方耐心解釋海域使用權掛牌出讓相關政策法規,認真落實客戶提出的相關問題,確保項目順利競價成交,實現項目大幅增值,受到交易各方的好評。
第三,各類要素資源只有以市場競爭方式公開掛牌出讓和流轉,才能發揮其價值最大化。
各類要素資源通過公開的市場交易,能夠更好地配置資源、發現市場價值、改變以往單一行政審批及信息披露不對稱現象,有利于源頭防腐、保護干部、防止國資流失,有助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海南省政府2015年1月出臺《海南省海域使用權審批出讓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全省海域使用權進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招拍掛等市場競爭方式出讓。此規定有利于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海域使用權出讓市場秩序,防止無序競爭和國有資產流失。該辦法頒布實施以來,海南省共有23宗海域使用權項目進入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海南產權交易所掛牌出讓,總成交金額約11.76億元,比項目評估值共增值6876萬元,平均增值率6.21%,比國家海域使用金征收標準增長302.21%,海域資源價值實現大幅提升。
(作者為海南產權交易所總經理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