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榮 趙金標
找準原因,化解糾紛
□周家榮趙金標

▲萬瑋攝
去年冬天的一個早自習,我在教室里清點學生人數時,一對須發斑白的老年夫婦在走廊上唧唧咋咋的。老夫婦來到教室門口,只見他倆手里拿著一條沾著泥巴的褲子,帶著在我校讀小學三年級的胖孫子,氣勢洶洶地叫嚷著,說我們班的一名男生把他的孫子推倒在泥水中,衣服全濕透了,老師竟然不管不問。
我班上的幾十名學生和其他班級的師生都圍了過來,他們一邊看熱鬧,一邊與這對老年夫婦辯白。局面一下子混亂起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自習和學校的教學秩序。
我迅速鎮定下來,先穩定了混亂的局面,把學生都叫回了教室,然后和顏悅色地把這對憤怒的老年夫婦請到辦公室。待他們情緒穩定后,我先向他們表達了歉意。接著,我認真地傾聽他們敘述事情的經過。原來是在昨天下午課外活動時,我班幾名男生在操場上打籃球。這時,一名胖乎乎的小學生過來觀看,幾名男生覺得這個學生非??蓯?,就紛紛走上前去,用手撫摸他的頭,表達喜歡之意。這個小學生用手把撫摸他的學生拍打了幾下,幾名男生假怒去追趕他,不料,在奔跑過程中,他不小心摔倒在泥水地里,把衣服弄臟了。然而幾名男生并沒有上前去扶他。
那么,為什么先前他的爺爺奶奶一口咬定是我班學生把他推倒的呢?原來,這個小學生弄臟衣褲后,害怕回家被爸爸媽媽責罰,就故意對他爺爺奶奶說是我班學生把他推倒的,想以此來推卸自己的責任,免受父母的責罰。事情的原委弄清楚后,這對老年夫婦臉上的怒氣也消失了,他們不再責怪老師了,也不找我班學生算賬,還對剛才的過激行為表示了歉意。一場看似激烈的家校矛盾,在仔細弄清原因后,就自動化解了。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如果家長對孩子偏聽偏信,不弄清楚事情的全過程,固執地認定自己孩子的話是正確的,那么,就會造成家校矛盾。因此,家校出現矛盾時,老師和家長要及時溝通,仔細查明原因,弄清事情真相。
(作者單位:湖北省鐘祥市官莊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