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靜
摘 要: 本文分別對比分析了傳統漢英縮略詞語與近幾年來在網絡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大量新生漢英縮略詞在構成上的異同,進而總結了漢英縮略詞在構成上所表現出的趨同性。
關鍵詞: 漢英縮略詞 構成方式 趨同性
一、引言
縮略詞是指從已相對穩定的較復雜的詞或短語中,直接或間接抽取其主要成分形成簡短的詞語,表示與原詞、短語相同的意義。傳統的漢英縮略詞在構成上存在諸多差異,近幾年在網絡背景下,新生的漢英縮略語在構成上愈發顯示出相似性。
二、傳統漢英縮略詞的構成分類與對比
(一)傳統漢語縮略詞的種類
傳統的漢語縮略以字為中心,大致可歸為以下四類:名稱縮略詞,如:農業銀行——農行;農業、林業、牧業、副業、漁業——農林牧副漁。非名稱縮略詞即動詞詞組的縮略,如:預防潮汛——防汛。數字概縮詞,例:農村、農民、農業——三農。借用縮略語,如:DVD,OPEC,WTO等。
(二)傳統英語縮略詞的分類
傳統英語縮略詞的構成是以字母為中心,可分為以下五類。首字母縮略詞(Initialism),如:PK—Player Killing。首字母拼讀詞(Acronym),如:DINK—Dual Income No Kids。截短詞(Clipping),如:flu—influenza。拼綴詞(Blending),如:prosumer—producer+consumer。數字概略詞,如:4S—Sale Service Sparepart Survey。借用縮略詞,如:FIFA—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 (French)。
(三)傳統漢英縮略詞構成方式的對比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傳統漢英縮略詞的構成是異多于同的。相同點體現在數字概縮詞和借用縮略詞上,不同點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構成成分
漢語縮略詞以漢字為基本成分,具有相當的穩定性。英語的縮略詞則以字母為組成成分,字母只有音和形,沒有意義,所以組合后意思的穩定性弱。
2.構成特點
漢語縮略詞以字為依托,具有很強的還原性(萬惠洲,1989:279)。而英語縮略詞則完全依靠音值來刺激大腦,還原性很弱,靈活性較強。
3.構成方式
漢語在縮略時主要依賴理據縮略,即“去義類,留義象”的原則(徐通鏘,1997)。而英語單詞的構成是字母的線性排列,重視形式上的縮略。
三、網絡背景下新生漢英縮略詞的構成分類與對比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漢語縮略詞與英語縮略詞都在構成上有了新的突破,且兩者在構成的突破上顯示出驚人的相似性。
(一)新生漢英縮略詞的構成
1.諧音縮略詞
諧音縮略詞分為數字諧音和同音諧音縮略詞。
如:G8—gate,886—拜拜嘍,CU—see you,表—不要。
2.借形縮略詞
借形縮略詞就通過逆向縮略的方式給已經存在的縮略語、詞組或單詞賦予新的語義,所產生的縮略詞且新的語義與原來的語義之間有一定的關聯。
如:TIME—Todays Information Means Everything,精英——精通英語的人。
此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大量使用漢語拼音創造出了大量的漢語拼音首字母縮略詞。如:GG—哥哥。
(二)新生漢英縮略詞構成對比
可以看出,新生漢英縮略詞在構成上顯示出極大的相似性,且更多地表現為漢語向英語的靠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
1.構成成分
漢語拼音的活躍使得漢語縮略詞轉向了以拼音為基礎的縮略。拼音與字母相似,所以由拼音首字母縮寫而成的漢語縮略詞與英語的首字母縮略詞相似,穩定性弱。
2.構成特點
新生漢語縮略詞以拼音為依托,完全依靠音值以喚醒對音值所代表事物的認知,音、形、義結合的任意性很大,還原性很弱。
3.構成方式
新生漢語縮略詞打破了傳統的理據縮略,轉而依賴拼音及諧音數字的線性排列,即形式上的縮略。
四、結語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漢英縮略詞在構成上與傳統漢英縮略詞的構成相比有了新的發展與突破,且兩者的創新與突破形式顯示出很大的相似性,呈現出一種趨同性。
參考文獻:
[1]屠家洵.網絡文化背景下漢語語言的變異探析[J].語言與文學,2012(1).
[2]徐通鏘.漢語研究方法初探[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殷志平.構造縮略詞的方法和原則[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