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群
摘 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心理特征、接受事物的能力、學習的態度等方面都在發生變化,所以,小學教學被分為了低中高三個階段,目的就是做好教學方法、管理方法的區分,這樣才能真正提高班主任管理的質量,才能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做好基礎性工作。因此,作為素質教育下的小學中高年級的班主任可以通過做好對學生的分析工作、管理方法的選擇工作、學生主體性的凸顯等方面,為學生健康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班級管理質量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關鍵詞: 小學中高階段 班主任管理 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人物,是帶領學生走向卓越、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的重要人物。但是,以往班主任常常采取的是“強制性”的管理方式,不論大小事都喜歡用班主任的身份對學生進行壓制,或者是像近期剛結束的電視劇《最好的我們》中潘主任的那種管理方式,其實,這種方式是得不到學生的認同的,也是不能讓學生真正信服的。相反,電視劇中的班主任張平反而更受學生的喜歡和擁戴。也就是說,班主任要真正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既要保護現階段學生的童心,保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要讓學生遵守紀律,配合工作,這樣才能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質量,才能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做好中高階段的班主任管理質量進行論述,確保學生在教師營造的輕松環境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一、全面了解學生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對學生不了解之前,我們不能對學生作出武斷的評價,不能簡單地依據某個學生學習成績好,其他什么都好,反之,則什么都不好。也就是說,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要有意識地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要堅信“每個學生身上都是有長處的”,只有我們肯發現,才能做出準確的分析和判斷。因此,在班委會的選舉中,我們不能以學生的成績論英雄,要從學生的優缺點出發,將班委會的相關位置進行分配。比如:某男生,學習成績有待提高,但體育成績比較好,而且具有一定的組織力。在班委的選舉中,我將其任命為體育委員,負責體育活動的組織工作;有的學生唱歌很好,我們可以任命為文藝委員,等等。可見,只有班主任對全體學生全面的了解,感受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等,才能對學生的優缺點做出正確的把握,才能在各盡其責的過程中確保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繼而有助于學生健全地發展。
二、堅持民主性原則
隨著網絡化的普及,學生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小小年紀,他們也有對事情的觀點。教學時,教師要相信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比如:在制定班規時,班主任不能自己制定規則,然后讓學生遵守。這樣的班規制定并不會得到全班學生的認同,班紀也得不到提高。為了提高班級的管理質量,也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在班規的制定中,我們可以與學生共同商量制定,目的是讓學生在自己制定的規矩下規范行為,進而為班級管理質量的提高做好前提工作。
三、建立良好的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建設是班主任工作一項其他方面所不能替代的,也就是說,良好的班級文化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觀念和看法,而且對班級管理質量的提高,對班級文化建設價值的發揮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們可以制定班級公約、班級奮斗目標、班級課間活動、班級環境的設計,等等,引導學生在自主參與、主動參與活動中做好班級文化建設工作,進而使學生在具有文化氣息的班級中找到學習樂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四、做好評價工作
一直以來,一些班主任將自己班級的學生貶得一文不值,經常會對學生說:你看哪個哪個班,人家的紀律也好,衛生也好,學習也好,你看咱們班什么不行,等等。這樣的管理方式美其名曰是催促學生上進,是讓學生知恥而后勇,但事實上,這樣只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只會讓學生從心里認為我們班差、我們班比不上別的班,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出現破罐子破摔的現象,這是非常不利于班級管理質量的提高的。新時期的班主任要改變這一思想,準確地對學生作出評價,讓學生與班級的榮辱共擔,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班級是一個集體,班級的榮譽是我們的,班級的恥辱也是我們的,這樣才能樹立主人翁的意識,才能真正為高效課堂的打造做好保障工作。所以,班主任要做好評價工作,比如:對學生的評價、多班級的評價,等等,這樣才能在正確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找到發展方向,才能為學生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當然,除了上述幾點之外,小學中高年級的班主任管理工作還體現在后進生的轉化、班會的組織等方面。總之,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一項繁瑣的、不可缺少的工作,大到后進生轉化,小到學生生活,這些工作要想取得成效,是需要班主任的耐心、愛心和責任心的,同時這些是真正提高班級管理質量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庫木汗.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J].科學導報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