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上市公司運用稅收籌劃進行操控盈余的行為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2016-09-22 09:17:47曹茹玥王杏芬
中國注冊會計師 2016年2期
關鍵詞:差異質量

曹茹玥 王杏芬

上市公司運用稅收籌劃進行操控盈余的行為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曹茹玥王杏芬

在監管部門持續加大打擊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力度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采用稅收籌劃等較為隱秘手段進行盈余操控的行為逐漸增多。本文運用我國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數據實證檢驗了審計質量與上市公司運用稅收籌劃進行盈余操控行為的關系。結果發現:整體而言,代表審計質量的審計收費、事務所規模、審計意見都與會稅差異(稅收籌劃程度)正相關,且高稅率樣本下三者與后者仍然正相關,但是低稅率樣本下三者不再與后者相關。進一步地,相對于國有企業,高質量審計下非國有企業的會稅差異程度更高,即其運用稅收籌劃進行盈余操控的動機更強烈。這表明:外部審計質量受到上市公司通過稅收籌劃進行盈余操控行為的影響,而且高稅負的上市公司其盈余操控程度更高,審計質量也更高。該發現在客觀上可以為監管部門提高會計信息治理質量提供一定的決策參考。

審計質量稅收籌劃會稅差異動機盈余操控

一、引言

我國2006年《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所得稅會計采用債務法。該規定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的會計核算與稅收核算的差異(以下簡稱會稅差異)更大。盈余操控和稅收籌劃是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兩大永恒的話題。顯然,一定程度的稅收籌劃行為可以達到前者的目的。由于上市公司進行稅收籌劃動機的強弱可以通過會稅差異的程度大小體現出來,進而判斷其盈余操控動機的強弱,而高質量審計理論上可以有效遏制公司舞弊或過度盈余管理行為。因此,高質量審計與公司稅收籌劃行為之間很可能存在關系。經查閱,早期國內外對會稅差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對投資者、分析師和信用評級機構的影響等方面,但是審計師決策后果尤其是審計質量與稅收籌劃的關系鮮有研究。本文借助于我國上市公司會稅差異的視角研究外部審計質量是否抑制了上市公司過度稅收籌劃進行盈余操控的行為動機,結果發現前者沒有發揮積極作用。希望該發現可以補充現有關于資本市場和稅收籌劃的研究、對加強上市公司會稅信息的生成與披露的監管、促進外部審計師對上市公司過度稅收籌劃行為給予應有的關注,以及正確引導投資者的決策發揮較大作用。

二、文獻述評

(一)稅收籌劃的替代變量——會稅差異的來源與發展

企業稅負越重,越有動機采取避稅方式減少所得稅負擔從而形成會稅差異(Modigliani & Miller,1963)。Manzon & Plesko (2002)發現,企業的應稅收益大于會計賬面收益,且兩者的差異整體(即會稅差異)呈增大趨勢,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會稅差異顯著擴大。公司的避稅行為(即稅收籌劃行為)、經濟因素(Manzon & Plesko et al.,2002)和制度因素(Manzon & Plesko,2002;戴德明、姚淑瑜,2005)是形成會稅差異的主要原因,而對折舊的不同處理、避稅行為和盈余操控等則是會稅差異擴大的主要動因(Desai et al.,2003)。會稅差異是會計準則和稅法制度差異的直接表現,也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稅收籌劃行為的直接結果(伍利娜、李蕙伶,2007)。

(二)盈余操控與會稅差異

以往的研究表明,會稅差異的產生或擴大還有另一重要原因:即盈余操控(又稱盈余管理)。假設GAAP比稅法更謹慎,且管理者基于謹慎原則調增會計收益不影響當期應納稅所得額,則盈余操控造成的會稅差異可增加遞延所得稅費用(Phillips,2003)。上市公司的盈余操控幅度越大,會計利潤與應稅所得的差異越大,即通過操縱非應稅項目損益,以規避稅負成本(葉康濤,2006)。

會稅差異可分為暫時性會稅差異和永久性會稅差異。Dhaliwal (2004)發現,盈余管理和應計稅金的關系(實證中應計稅金體現永久性會稅差異)。導致暫時性差異的會計操縱與導致永久性差異的會計操縱是有很大區別的。Blaylock et al. (2009)發現,暫時性會稅差異存在時,盈余持續性因為避稅行為或者盈余管理而變化,表明至少有一些暫時性會稅差異是因為盈余管理的影響而產生的。

(三)稅收籌劃、盈余操控與審計質量

已有研究表明,低盈余質量、盈余操控風險與高審計風險、高審計收費相關(Seetharaman et al. 2002; Bell et al. 2001; Gul et al. 2006)。Krishnan (2008)認為,盈余操控風險引起審計師特別關注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其增大了財務錯報和重述的風險,因而固有風險和總體審計風險較高,二是隨著盈余操控風險的增加,審計師的訴訟風險和審計業務風險增大。因此,高額審計費用可以彌補公司盈余操控風險可能帶來的審計訴訟風險和聲譽損失(Henninger,2001;Manry et al.,2008)。劉繼紅(2009)發現,盈余操控程度越高,審計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以下簡稱非標意見)的可能性越大。這表明審計師能夠鑒別上市公司的盈余操控程度,并對盈余操控程度高的上市公司發表非標意見,投資者可以依據審計意見類型來識別上市公司盈余操控行為,從而進行投資決策。陳小林、林昕(2011)將盈余操控分為機會主義和決策有用,審計師對機會主義盈余操控出具非標意見的概率大于決策有用下盈余操控被出具非標意見的概率。然而,薄仙慧、吳聯生(2011)認為,審計師出具審計意見時主要考慮信息風險,沒有證據表明審計師出具審計意見時考慮了盈余操控。

Hanlon(2009)和Donnhoe & Knechel(2009)認為,會稅差異的大小可以反映企業的盈余質量,如果盈余操控風險較大,審計師就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即企業的稅收籌劃行為動機會影響審計結果。金鑫、雷光勇(2011)發現,企業的稅收激進行為所隱藏的懲罰風險和盈余操控風險是審計風險的重要來源,為控制審計風險審計師會給予該行為更多的關注并實施有效監督,從而約束企業的稅收激進活動,且監督的有效性依賴于企業所有權性質等制度環境因素。

上述研究表明,從稅收籌劃和盈余操控角度研究會稅差異產生和擴大的原因等方面已經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少數學者也研究了會稅差異與審計風險、審計意見類型的關系。但是,現有關于稅收籌劃與審計質量之間關系的研究大多從審計風險或非標審計意見的單一視角,且僅針對總的會稅差異,缺乏對具體的會稅差異(如正會稅差異與負的會稅差異)與多維度的審計質量,如審計收費、審計意見類型與會計師事務所規模之間關系的深入研究。由于審計質量特有的不可觀測性和稅收籌劃的復雜性與隱蔽性,如果僅僅從某一個角度如審計意見類型或總的會稅差異來刻畫很可能失之偏頗,最終可能誤導利益相關者的決策,這就特別需要從多角度分析二者的關系并相互印證,從而得出較為科學與穩健的結論。基于此,本文將對此展開較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三、理論分析和假設提出

首先,委托代理理論認為,為避免現代公司制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所誘發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許多公司的高管往往持有公司一定的股權。為了追求股東權益最大化并在年終業績考核時交出一份滿意的成績單,就有動機通過稅務籌劃等手段進行盈余操控來操縱公司的利潤。其次,信號理論認為,公司的收益狀況是公司經營狀況的直接信號,投資者依據上市公司披露的業績情況來作決策,這無疑對上市公司未來的投融資行為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因而上市公司有較強的盈余操控動力來操縱利潤、粉飾財報。再次,從盈余操控角度看,審計師往往通過上市公司的會稅差異程度來識別盈余操控程度。當企業的會稅差異超過正常范圍,審計師則可以認定其存在盈余操縱,從而出具非標意見。但對存在大額會稅差異的公司審計師需要付出更多的工作量,承擔更多風險,這必然導致審計費用增加。另外,相對于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大規模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水平和專業技能更高,更能識別上市公司的盈余操控行為。由此提出:

假設1:上市公司的會稅差異程度與審計質量正相關,即會稅差異越大,審計收費越高、越容易吸引大規模會計師事務所的關注、審計師出具非標意見的可能性越高,反之亦然。

假設1-1:相對于國有企業,高質量審計下非國有企業的會稅差異程度更高,即其運用稅收籌劃進行盈余操控的動機更強烈。

契約理論認為,公司是一系列契約的組合,契約的訂立和執行都有交易成本,公司的經濟活動不僅要追求利潤最大化,還要盡最大可能降低成本。經濟人理論認為,在企業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的組織經濟活動的前提下,稅收的存在無疑會減少企業利潤,損害企業的自身利益。為了盡可能減少付出,收獲更多利潤,企業會在固有法律法規的限定性下采取必要的稅收籌劃手段,或者將稅收籌劃與盈余操控相結合來降低資金流出,有些企業甚至超出法規限制進行利潤操控,降低實際稅負。由此提出:

假設2:企業的實際稅負與審計質量正相關,即實際稅率越高,上市公司越具有納稅籌劃或盈余操控的動機,審計質量也越高。反之亦然。

表1 指標變量的定義

表2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假設2-1:相對于低稅率公司,高稅率下的會稅差異與審計質量正相關關系更加顯著。

四、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0-2014年間,除金融類上市公司、ST,*ST,S*ST,SST類上市公司以及數據缺失外的滬深A股上市公司,最終得到7232家/次樣本。作為很多上市公司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重要方式的優惠稅率,主要體現在區域優惠和產業優惠政策方面。我國稅法規定,注冊地在經濟特區、國家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民族自治區內的企業經有關部門批準可以有權享受15% 的法定優惠稅率(曹書軍、劉星,2009)。由于企業所得稅實際稅率在數據庫中缺失值嚴重,本文按照上市公司的注冊地將其分為15%的法定優惠區域組和25%的法定非優惠區域組。本文使用STATA統計軟件進行實證檢驗,主要數據來自色諾芬和國泰安兩大數據庫。

(二)審計質量的度量

本文采用審計收費、會計師事務所規模和審計意見作為審計質量的替代變量。首先,Simunic (1980)認為:審計監督質量可以采用審計收費作為一種有效的替代。為此,本文借鑒向銳(2008)的做法,用年度審計費用合計的自然對數(lnafee)作為審計質量的替代變量,Lnafee越大表明公司審計質量越高。其次,規模大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高于規模小的事務所的審計質量(Watts & Zimmerman,1981;DeAngelo et al.,1981),DeAngelo開創性地將會計師事務所規模作為審計質量的替代變量。黃龍(2013)用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和聲譽來衡量執業質量,規模大、聲譽好的會計師事務所能保持較高的審計質量。為此,本文借鑒陳艷萍(2009)的做法,會計師事務所規模選用2010-2014年中注協公布的前百名會計師事務所名單中當年排名前8位的會計師事務所作為高質量審計的替代變量。如果屬于國內前8大會計師事務所,則Big8取1,否則取0。再次,審計意見是審計師出具的年度審計報告的最終結果。審計意見具有豐富的信息含量,會對投資者決策產生重要的影響,企業管理層為避免被出具非標意見,會減少盈余操控行為的程度(李增泉,1999)。因此,如果審計師出具非標意見,則審計質量Opinion取1,否則取0。

(三)會稅差異的度量

錢春杰(2007)認為,會稅差異的計量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種:基于財務報表數據、基于納稅申報表數據、基于財務報表和納稅申報表的數據。但是由于企業的納稅申報表不公開,所以本文的會稅差異計量采用第一種方法,即基于公開披露的財務報表。盡管該方法存在一定的計量誤差,但結果仍然比較客觀( Hanlon,2012)。具體的,會稅差異的計量方法如下:

會稅差異 = 會計利潤總額-估算的應納稅所得額

估算的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的所得稅費用 ÷名義所得稅稅率

調整的所得稅費用=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變化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變化額

其中,會計利潤總額取利潤表中利潤總額科目;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變化額取資產負債表中二者年末數和年初數的差額。

(四)多元回歸模型的建立

為了驗證上市公司稅收籌劃行為動機與審計質量之間的關系,本文基于Hanlon ( 2012)的方法分別以審計收費、是否八大和審計意見類型為因變量建立模型1、模型2和模型3,這三個模型都采用Logistic回歸方法。具體如下:

其中,上述三個模型中變量的含義與計算方法見表1。

五、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單變量檢驗:描述性統計和相關性檢驗

表2顯示,審計收費Lnafee的均值為1 3.4 3 8,最大值為18.768,最小值為9.210,該指標反映了我國大規模和小規模上市公司的審計費用支付差距,以及大規模和小規模會計師事務所費用征收標準較大。opinion的均值為0.0336,說明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很低。Big8的均值為0.452,反映我國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是愿意選擇大規模會計師事務所作為自己的審計單位。會稅差異Lnabsbtd的均值為18.716,最大值24.417,最小值11.957,該指標與之前的研究結果近似。進一步地,對變量間的相關關系分別作了Pearson 檢驗和Spearman秩和檢驗,詳見表3。

表3中的Pearson 檢驗結果顯示:代表稅收籌劃程度的會稅差異與審計收費、會計事務所規模Big8和審計意見類型Opinion顯著正相關,且會稅差異與應計項目也顯著正相關。該結果和以往國內外的結論一致。因而,可以初步判斷,會稅差異代表的稅收籌劃行為與審計質量具有正相關關系。

(二)稅收籌劃與審計質量的多元回歸分析

為進一步分析上市公司采用稅收籌劃進行盈余操控行為與審計質量的關系,下面分別以審計費用、是否8大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意見類型作為審計質量的替代變量和因變量,運用前述模型1-3,將所有樣本按照稅率高低分為高稅率組和低稅率組,分別對全樣本和高低兩組進行Logistic回歸。結果詳見表4。

表4列示了審計收費、事務所規模和審計意見三種代表審計質量的變量與會稅差異的整體回歸及按稅率高低的分組回歸結果。其中,全樣本回歸結果顯示:會稅差異(即稅收籌劃行為,下同)Lnabsbtd與審計收費、事務所規模和審計意見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017、1.067、1.369,且都在1%統計水平顯著,從而驗證了假設1:會稅差異與審計質量正相關,即會稅差異越大,審計收費越高、越容易吸引大規模會計師事務所的關注、審計師出具非標意見的概率越大。換言之,會稅差異越大,上市公司越有進行盈余操控或稅收規避的動機,因而審計師會投入更多精力,在出具審計報告時會更加謹慎。

表3 主要變量的相關性檢驗

表4 審計質量與會稅差異關系的多元回歸分析

與享有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低稅負企業相比,高稅率下的企業為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更具有盈余操控和稅收規避的動機。因此,為了考察稅率大小的影響,我們又將樣本分為高稅率組和低稅率組,分別考察稅收籌劃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結果顯示:在高稅率組,稅收籌劃Lnabsbtd與三種審計質量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02(1%統計水平顯著)、1.161(1%統計水平顯著)和1.275(5%統計水平顯著)。但在低稅率組,Lnabsbtd的回歸系數都不顯著。這表明,稅率越高,審計質量與會稅差異的正相關關系越顯著。相反,稅率越低,二者卻不存在上述關系。該結果符合我們的預期,即不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高稅負企業,更趨于通過納稅籌劃來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三)不同企業性質下的審計質量與會稅差異

謝盛紋、田莉(2014)認為公司的最終控制人性質不同,其避稅行為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而言國有企業比非國有企業擁有更多特權。為了研究企業性質對回歸審計質量的影響,我們在前述模型1、2、3的基礎上加入企業性質Nation這一虛擬變量,并檢驗它、以及與Lnabsbtd的交互項Nation*Lnabsbtd對審計質量的影響。

表5顯示,企業性質Nation與審計收費、事務所規模和審計意見都顯著正相關,這說明企業性質對審計質量確實存在影響。但是,如果同時考慮企業性質與稅收籌劃,即交互項Nation*Lnabsbtd,二者在1%統計水平與審計收費顯著正相關,但與事務所規模和審計意見類型都不相關。這說明:相對于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動機更強烈,審計師對大額會稅差異的非國有企業需要承擔更大審計風險,付出更多時間精力,因此必然要求支付更高的審計費用。

為進一步解釋不同企業性質下、不同會稅差異程度與審計收費的關系,我們對所有樣本先按稅率高低先分為分組,再按會稅差異lnabsbtd的中值將這兩類子樣本分別分為大額會稅差異組和小額會稅差異組,對模型4進行檢驗,具體結果見表6。

表6顯示,無論高、低兩種稅率組,其中的大額會稅差異小組中,Nation*Lnabsbtd都在1%統計水平與審計質量顯著正相關,但是小額會稅差異小組中,卻不存在上述關系。這一結果與表4的分組檢驗結果一致,這說明,具有大額會稅差異的非國有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或盈余操縱的動機更強烈,審計收費也更高,但卻與會計師事務所規模無關,且沒有出具非標意見來向利益相關者傳遞信號,因而,從這兩者角度看,其審計質量更低。

六、穩健性檢驗

(一) 審計質量和稅收籌劃之間的內生性檢驗

譚青(2015)認為審計費用和會稅差異之間是相互影響的。會稅差異越大,審計收費越高,然而隨著審計費用的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可能過度依賴某一被審計單位,為了避免客戶的流失其可能會提高對被審計單位會稅差異的容忍度。同樣的,會稅差異越大越容易引起審計師的注意,而來自大規模知名度高的事務所的審計師的專業技術水平更高,相對于小規模低知名度的事務所的審計師更能發現被審計單位的會稅差異或稅收籌劃行為,可知大規模會計師事務所和會稅差異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的。因此,本文認為審計質量和稅收籌劃之間互為因果。變量之間的內生性問題是實證研究中困擾學者們的一大難題。本文建立模型4,分別與模型1、模型2、模型3聯立方程組。

Phillips(2003)認為企業會稅差異的增加很有可能是由盈余管理導致。葉康濤(2006)發現會稅差異和盈余管理之間存在正相關。因此,我們將盈余管理Da作為會稅差異的影響因素構建模型4。Da的計算我們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即:

表7顯示,模型一Lnabsbtd系數為0.135在1%的水平下顯著,模型二和模型三Lnabsbtd系數分別為0.631、0.067,都在5%的水平下顯著。該結果與上文的分析一致,即會稅差異顯著影響審計質量,兩者呈正相關,同時審計質量也顯著影響會稅差異。

(二)穩健性測試

1.由于企業實際稅負是除會稅差異外衡量稅收籌劃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將解釋變量會稅差異lnabsbtd換為企業的實際稅率ETR。基于吳連生、李辰(2007)給出的ETR的5種衡量方式,采用ETR=(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息稅前利潤這一方法。然后進行上述回歸分析,結果并無大的實質性變化。

2.目前對于國內大規模會計師事務所的界定,使用頻率最高的三種方式是:國內前四大、國內前八大和國內前十大。因此,本文將前述前八大會計師事務所換成前四大和前十大,分別進行回歸。結果顯示,在Big4為被解釋變量的全樣本回歸中,Lnabsbtd的系數為1.206(1%統計水平下顯著),但在Big10的全樣本回歸中Lnabsbtd的系數不顯著。然后,對樣本按高低稅率進行分組,結果顯示,Big4在低稅率組的Lnabsbtd的系數為1.216(1%統計水平下顯著),高稅率組的系數為1.204(1%統計水平下顯著);Big10在低稅率組下不顯著,但是在高稅率組Lnabsbtd系數為1.071(1%統計水平下顯著)。這說明,代表高審計質量的國際四大Big4的回歸結果驗證了假說1,即會稅差異與審計質量正相關,即會稅差異越大,越容易吸引來自國際大規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的關注,同時Big10的回歸結果驗證了假說2,即在高稅率水平下,上市公司更具有納稅籌劃進行盈余操控的動機。

表5 不同企業性質下審計質量與會稅差異的回歸結果

表6 不同企業性質下的會稅差異與審計收費的回歸結果

表7 考慮內生性的審計質量與會稅差異多元回歸結果

七、結論

本文研究發現,上市公司的稅收籌劃行為與審計質量正相關,即會稅差異越大或實際稅負越高,盈余質量越低,審計風險越大,審計師出具非標意見的可能性越高。由于只有高質量的審計才能遏制高風險,于是審計師要求支付更高的審計收費。與小規模事務所相比,大規模、知名度高的事務所業務水平更高,更容易發現公司的稅收籌劃行為。同時,相對于低稅率公司,高稅率水平的公司進行稅收籌劃的動機更強烈。進一步地,與國有企業相比,非國有企業更具有納稅籌劃的動機,且具有大額會稅差異的非國有企業其進行稅收籌劃的動機更強烈,即具有過度稅收籌劃的動機。上述發現從稅收籌劃角度說明:一方面,上市公司運用稅收籌劃進行盈余操控的行為直接影響審計質量。另一方面,高質量審計對上市公司運用稅收籌劃進行盈余操控的行為發揮了應有的抑制作用。該結論對審計師和監管部門都具有重要啟示:對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師而言,審計過程中應當考慮會稅差異和實際稅率的影響,特別是在評估公司盈余操控程度時,從而有效地低審計風險。對監管部門而言,可以通過有效利用上市公司的會稅差異和實際稅率向市場傳遞預警信號,同時改善會計信息質量,抑制上市公司的逆向選擇行為,從而實現有效監管,還投資者一個良好的資本市場生態。

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09xjc790021)、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cstc2012jjA1547)、 重 慶 市 社 會 科 學規劃項目(2011YBJI019)、教育部規劃項目(10YJA790191)、重慶市教委科技項目(KJ1400620)和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規劃項目(201101)等的資助。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 Blaylock, M. P., and W. R. Knechel.2009, Muddying the water: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on Auditor Remuneration,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Florida.

2.Becker C.M., Defond .J, Jiambalvo and K.R.Subramanym.,1998. TheEffect of Audit Quality on Earning Management. Contemporary AccountingResearch 15(1):1-24

3.Donohoe,M. P. and Robert Knechel,W. 2014. Does corporate tax aggressiveness influence audit pricing?[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31(1):284- 308.

4.DeAngelo,L.E, ,1981a,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183-199?

5.Desai,M,Dyck,I,Zingales,L,2003b.Theft and Taxes[J].Journal of Finance,Vol.59:591-623.

6.Dhaliwal ,D.S,M. Frankel and R.Trezevant,2003.The Taxable and Book income Motivations For A Lifo Layer Liquidat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32 (2):278-289.

7.Gul F A.Tsui J.Dhaliwal D S.2006.Non-audit services. Auditor quality and the value relevance of earnings[J]. Accouting and Finance,46(5):797-817.

8.Hanlon,M.,Krishnan,G. V.,and Mills,L. F. 2012.Audit fees and book-tax differenc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Taxation Association,34(1):55- 86.

9.Krishnan G .2008.Dose Big 6 auditor industry expertise constrains earring management? [J].Accounting Horizons .17(supplement):1-16. 10.Manzon, G. B., and G. A. Plesko.2002.The Relation between Financial and Tax Reporting Measures of Income [J].Tax Law Review 55: 175-214

11.Manry D L.Mock T J.Turner J L.2008.Dose increased audit partner tenure reduce audit quality? [J].Journal of Accouting,Auditing and Finance.23 (4):553-572.

12.Modigliani,F. and Miller,M.H.,1963,“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A Correc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3(3),pp:433-443

13.Phillips,J.,M. Pincus,and S.Palepu. 2003. Earnings Management: New evidence Based on Deferred Tax Expense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78: 491-521.

14.Simunic D.A.1984.Auditing.consulting. And auditing independenc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2(2):679-702.

15.Seetharaman A.Gul F A.Lynn S G. 2002.Litigation risk and audit fees: evidence from UK firms cross-listed on US markets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33 (1):91-115.

16.Watts R. L. and Zimmerman J. L., 1983, Agency Problems, Audit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Some Evidence [J].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26):613-634?

17.薄仙慧,吳聯生,王亞平.避免虧損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比較.會計研究.2007(2)

18.曹書軍,劉星,張婉君. 財政分權、地方政府競爭與上市公司實際稅負.世界經濟.2009(4)

19.曹瓊,卜華,楊玉鳳,劉春艷.盈余管理,審計費用與審計意見.審計研究.2013(6)

20.錢春杰,周中勝.會計-稅收差異,審計收費和“不清潔”審計意見. 審計研究.2007(1)

21.陳小林,胡淑娟,林昕.審計任期、盈余管理屬性與審計意見決策.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11(06)

22.陳艷萍,楊淑娥.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市場集中度與競爭態勢分析.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03)

23.戴德明,毛新述,姚淑瑜.上市公司預測盈余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來自深圳、上海股市的實證證據.中國會計評論.2005(2)

24.蓋地,孫曉妍.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與會稅差異——基于我國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的經驗研究. 財經問題研究.2012(1)

25.金鑫,雷光勇.審計監督、最終控制人性質與稅收激進度.審計研究.2011(5)

26.劉繼紅.國有股權、盈余管理與審計意見.審計研究.2009(2)

27.李增泉.實證分析:審計意見的信息含量.會計研究.1999(8)

28.譚青、鮑樹琛.會稅差異能夠影響審計收費嗎?---基于盈余管理和稅收規避視角.審計研究.2015(02)

29.黃龍.我國國際四大與本土八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比較實證研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5

30.向銳.董事會特征與審計質量的關系—基于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審計與經濟研究.2008(5)

31.謝盛紋,田莉. CEO權力、審計行業專長與稅收激進度.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5)

32.葉康濤.盈余管理與所得稅支付:基于會計利潤與應稅所得之間差異的研究.中國會計評論.2006(2)

33.伍利娜,李蕙伶.投資者理解會計利潤和應稅利潤的差異嗎?.管理世界.2007(10)

34.吳聯生,李辰. “先征后返”、公司稅負與稅收政策的有效性.中國社會科學.2007(4)

猜你喜歡
差異質量
相似與差異
音樂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質量”知識鞏固
質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找句子差異
做夢導致睡眠質量差嗎
DL/T 868—2014與NB/T 47014—2011主要差異比較與分析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關于質量的快速Q&A
質量投訴超六成
汽車觀察(2016年3期)2016-02-28 13:16:26
M1型、M2型巨噬細胞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中miR-146a表達的差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国产不卡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2019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激情综合激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日韩美毛片| 久久国语对白| 97成人在线视频| 91亚洲精品第一|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在线国产毛片手机小视频|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熟妇丰满人妻| 久久永久视频|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亚洲床戏一区|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伦视频|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色精品视频|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免费在线一区|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美女潮喷出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999在线| 99草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 亚洲国产清纯| 欧美色伊人|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亚洲黄色高清|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久久a毛片| 精品国产www|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中文字幕色站|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青青久久91|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欧美日一级片| 婷婷色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日韩欧美91| 欧美日韩午夜|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网18禁| 青青操国产视频| 婷婷中文在线|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毛片手机在线看| 99er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