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師儀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學案導學為主的教學方式在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得到了廣泛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在激發(fā)學生積極性的基礎上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文章以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為探究主旨,通過對相關概念、特征的闡述,主要以人教版教材中的內容為例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實施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高中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實踐活動提供實踐幫助。
關鍵詞: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高中語文;實例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高中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視,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教學的方式和模式也有了多樣的創(chuàng)新,從以往“填鴨式”的課堂教學轉向了以學生興趣培養(yǎng)為主的多元化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起到了較為高效的作用。
一、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概念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理解教學內容及目標本質的基礎上對教案進行編寫加工,以學案作為一種教學載體,在引導的方式下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進而通過合作模式完成對教材內容的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注重學生自主性,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的教學,在這種模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作為組織者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學生在對教師教案加以理解的基礎上,自主進行教材內容的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既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也加強了學生與教師間相互交流合作的互動性,符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二、高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特征
在高中語文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極為廣泛,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是基于學生一定的理解能力,在高中語文課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總體而言,在語文課程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相互結合作用下,呈現(xiàn)出了一些典型的特征,這些特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應用是對學習本質的一種回歸,將教師與學生的責任進行了正確歸位,學習是由學生自主進行的一個過程,是由學生主體自主完成的,教師是引導者和幫助者;其次,這種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程中的應用能夠在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得以發(fā)展,通過合適的學習活動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從而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水平與能力有最為準確的理解;最后,高中語文課程中,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起到平等的作用,達到學生知識的共同構建,高中學生對自己的主體地位有著深刻認識,他們能夠獨立表達想法、處理事件,達到知識共建及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的目的。
三、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
1.根據(jù)語文教學課程掌握學案導學的環(huán)節(jié)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的實施具有一定的相適應性,通過教案的使用主要實現(xiàn)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般而言,這種教學模式的使用具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流程:首先是導學階段,教師通過課前教案的編寫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了解文章;其次是導思階段,教師通過教案對學生進行例題引導,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再次是導練階段,教師根據(jù)學生水平引導他們進行一些習題練習,激發(fā)興趣,實現(xiàn)考試目標;最后是評價階段,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以后,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加以評價,并且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這四個環(huán)節(jié)使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實現(xiàn)真正效能。
例如,在對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文《再別康橋》進行學案導學模式的教學活動中,首先教師要對這一課的教學知識目標、教學能力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進行設定,在目標設定的基礎上進行教案寫作,并對學生進行預習布置,使學生通過預習了解作者背景、文章體裁;其次,教師通過思路引導使學生理解這首詩歌背后的含義,使學生在熟悉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再次,教師要通過課文相關真題的演練,使學生通過課文了解進行習題解答;最后,在教學活動完成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課文內容學習的評價,也要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
2.根據(jù)語文教學課程選擇合適的學案類型
在對語文課程進行學案導學教學的過程中,教案作為教學載體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對教師而言,教案類型的選擇與特征的把握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主要方面。總體來說,在高中語文課程的教授中,根據(jù)教材文本,其教案類型主要分為三種:其一是以審美教學、精神世界教學為主要目的的教案;其二是以感性知識的認識與運用為目的的學案;其三是對相關問題進行探究解決的學案。從語文課程的特征來看,主要分為新講授的課程、以復習為主的課程以及以寫作為主的課程。在掌握這些課程類型與特征的基礎上,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進行科學、合理的教案編寫,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學案導學模式下的語文教學目標。
例如,在對人教版語文課文《逍遙游》進行新課程講授類的教案編寫時,首先要對教學的目標加以確定,使學生在理解文章古詩句語法、詞語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精神世界的教學,通過文章學習讓學生學習文章中莊子的精神,在尋求精神自由與解放的基礎上,對莊子絕對自由及虛無主義的內容加以摒棄,使學生體會豐富想象的藝術特色。
3.根據(jù)語文教學課程進行有效的內容編寫
學案內容的設計編寫是高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選擇合適學案類型的基礎上,教師要根據(jù)講授的課程文本進行學案內容的設計編寫,通過這種編寫使教學內容具有條理性、目的性、階梯性,便于學生理解及把握。一般而言,在教案內容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內容的設計:一方面是對學習目標的欄目進行科學編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三維目標的設置,準確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另一方面,要對知識準備的欄目進行有效編寫,教案是要發(fā)放到學生手中的,因此在教案的編寫中,教師要將語文學習中的字詞難點、情感特征、相關案例等內容以多元化的方式進行編寫,使學生在看到教案后能夠掌握基礎知識。除此之外還包含對學習內容、歸納反饋等欄目內容的編寫。
例如,在對人教版語文課文《熱愛生命》這篇文章進行欄目內容編寫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教學三維目標加以設定,知識目標是使學生通過文章學習能夠鑒賞語言,了解詩歌中要表達的主題。其次,在對過程及方法目標進行設置的過程中使學生通過對比體會詩歌語言的魅力,在不斷的品味中了解詩歌內涵。最后,在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設立中,要深化學生對生命的認識,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命中的閃光點,進而珍惜生命。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施應用廣泛,并且其應用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近年來,隨著對這種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究,逐漸取得了一些有效成果,高中語文教師要在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合理、科學應用下,以因材施教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將教學效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王金紅.高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3).
[2]涂 瓊.高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實踐分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9).
[3]周 暉.關于高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實踐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5,(13).
(作者單位:福建省長樂市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