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凱鵬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學內容多,知識難度大,教學要求高,教學進度快,對于某些重難點,教學中難以有充裕的時間去反復講解。高中物理高節奏、高速度和高強度的特點要求課堂教學中必須采取高效的教學方法,才能獲取高質的教學效果。所以物理教師要關注課堂教學藝術,發揮獨創性,靈活運用各種教學原則。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物理;教學藝術;課堂教學
教學離不開藝術,藝術貫穿于課堂教學中,這是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要求。高中物理知識抽象,難以理解,要求教師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靈活多變,化抽象知識為具體。本文從教學藝術的特點入手,重點講述了教學藝術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教學藝術的特點
教學藝術是教師結合自身語言、動作、神態,按照教學規律和運用教學原則進行的教學技能和技巧展示,具有以下特點。
1.教學藝術的形象性
相對教學科學的邏輯而言,教學藝術更多的是通過鮮明和具體的形象來展示,將抽象理論形象具體化,使學生更直觀地接受,比如物理教學經常借助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直觀展示給學生觀察物理現象。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教學重點,在教學難點方面,學生也容易理解。
2.教學藝術的創造性
在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因人而異,教師的勞動本身也是社會實踐活動,同樣具有創造性特點。教學藝術的創造性更多地體現在教師結合學生特點從而對自己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和創新,教師首先得了解學生的不同特點,做到因材施教,才能發展不同學生的個性。另外,教學藝術的創造性還體現在教師的機智教育,針對事先未預料到的教學情況作出應變。
3.教學藝術的審美性
教學藝術的審美性不但要體現在教學設計方面,教學過程中教師所展現出來的形象、語言和動作都應該體現出教學藝術的審美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語言應該生動形象又不失言簡意賅的特點,富有較強的感染力。教學藝術的審美性必須以發揮更大的教學效益為前提。
二、教學藝術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良好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成功進行的基礎
建立融洽、合作的良好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態度和反映直接影響該堂課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應該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比如在講解壓力的時候,借助現實生活中的抽水機工作原理給學生提出各種問題:①抽水機管內外的水面為什么相平?②將抽水機水管連接后抽水,管內的空氣被抽出后,水面會發生怎樣的變化?③當水管外面的壓力增大或降低時,管內的水位會怎樣變化?通過與現實生活相接近的一連串問題,讓學生在壓力學的知識中構建思維橋梁,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2.教學語言要科學嚴謹,邏輯性、啟發性和幽默性相結合
語言是教師完成教學的主要工具,教師對語言的藝術掌控直接關系到學生課堂的學習效果。而物理本身就是一門結構嚴謹和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其內部體系具有客觀存在的規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字斟句酌,不能隨便更改固定下來的定義解釋。尤其是物理學中看似相近卻意義不同的概念:比如“速率”與“速度”,前者指大小和方向,后者僅僅指大小。同時,在對待物理學邏輯性特點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各種反推理是否可行,諸如“反射角與入射角相同”就反推“入射角與反射角相同”。這就要求教師課堂使用語言時一定要注意科學邏輯性。
幽默教學能夠提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極大興趣,也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比如課堂中教師對有困意的學生輕輕撞擊一下,借以說明自己行為不是故意的,而是摩擦力太小剎不住造成,不僅提醒了學生要認真聽課,也不讓學生為難。語言幽默化,用幽默的方式呈現知識,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因此,物理課堂教學要充分挖掘語言的幽默因素。
3.教學方法的與情俱變與機智教學
上課是教學的核心,作為知識現場傳授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難免會遇到出乎教師意料的情況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根據課堂情況發生的變化來選擇更好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學凸鏡成像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實驗工具進行演示,將學生分成小組,小組成員各自分工,將實驗中得到的數據記錄下來并在實驗完成后進行數據分析。教師通過控制課堂,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對學生的實驗成果進行點評和總結。
綜上所述,物理課堂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成功的教學實質上就是一種藝術的創造和再現。教師應該從宏觀上去把握教學藝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并在細節方面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培養,注意課堂語言在教學中的邏輯性和科學性,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到機智教學,從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史云奎.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實施途徑[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12).
[2]周海東.淺談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的激發[J].現代交際,2009,(12).
(作者單位:甘肅省環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