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衡良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對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談論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意義及應用策略,希望能對相關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有所啟發。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案例教學法;探究
一直以來,思想品德教學都是采用理論講述的方法,長期說教式的講解方法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效率的提高并沒有太大的幫助,按照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開展案例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呈現出較好的學習效果。文章主要對案例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的運用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意義
1.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
思想品德教學內容中的許多概念十分抽象,學生往往只能記住一些知識點。而這些價值觀念對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思想品德教學并沒有實現培養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學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引入實際的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構架理論與實際的橋梁
通過案例教學,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構架起理論與實際的橋梁,提高學生對社會現象的認知,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3.提高學生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許多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已經比較充足,但在實際的應用中往往不能準確快速地把握到解決問題的要點,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也就是“眼高手低”。因此,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校教育來說十分重要。案例分析法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并運用理論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學法應用特征及策略
1.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特征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客觀性、多樣性、目的性??陀^性特征即教師在實際的案例教學中應該尊重事實,保證案例的客觀性,不能夸大其詞;多樣性特征即應該保證案例內容的豐富性;目的性特征就是嚴格圍繞教學目標選擇、分析、總結案例。
2.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1)案例選擇應具有典型性。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因此,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時必須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合理選擇短小且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描述案例時應該真實準確,盡可能避免連篇累牘。選擇案例之前,教師應該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具有導向性、針對性的典型案例,選取時可以直接利用教材中的例子,也可以使用實際生活中發生的例子,在選擇社會實例時最好能夠選擇學生有印象的且引起了較大社會反響的案例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如,在講解《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時,可以選取2015年比較轟動的南京虐童案作為教學案例,案例講解時可以圍繞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權益、父母的撫養權、監護權、撫養義務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貼近學生生活,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理解掌握。
(2)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工具生動展示案例,增添教學的趣味性。傳統教學中教師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思想品德教學中大量說教性的內容很難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信息技術導入課程,將文字、圖片、聲音與課堂案例相結合,使案例教學的故事性、生動性充分展現出來,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七年級上冊《學會拒絕不良誘惑》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一些拒絕不良誘惑的案例并制成動畫,向學生展現案例內容,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案例選擇緊緊圍繞教學內容,注意找準案例與理論教學的契合點。案例教學中,教師選擇實例時必須緊緊圍繞課堂內容來進行,不能使案例內容與教材相脫離,違背課堂教學的目標。另外,插入案例時,應注意找準案例與理論教學的契合點,將案例與課堂內容完美融合。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對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十分重要。案例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理論聯系實際能更好地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培養都十分重要。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應加強案例教學應用的科學性,緊緊圍繞課堂內容合理選擇典型案例,將案例與理論教學完美結合,優化教學方法,更好地發揮案例教學的優點,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
參考文獻:
[1]岳福財.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12).
[2]陳進仕.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運用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2).
(作者單位:湖南省衡陽縣峴山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