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丹華
寫話教學一向不被老師重視,老師只關注學生考試時“寫話”能得幾分,而寫話質量及寫話水平幾乎是放任學生“自由發展”。平時教學中老師既不重視寫話指導,也不重視評改,有許多老師怕上寫話指導課,對寫話教學沒把握,即使有老師偶爾上寫話指導課,也是抓“看圖寫話”,對于其他寫話題材,則鮮有涉及,因此,學生的寫話水平難有提高。老師對寫話指導的“偏見”,導致學生在寫話起步階段便埋下了“難寫”“怕寫”的隱患,影響了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寫話”目標中提出: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同時在“實施建議”中指出: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立意、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而且,課堂才是提高學生寫話水平的主要陣地。因此,老師應該立足課堂,根據低年級段(以下簡稱“低段”)學生的特點來安排寫話題材,豐富寫話實踐形式,扎實寫話指導,打開學生思維,喚醒學生從生活與學習中得到的知識與積累的語言,讓他們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人教版教材一年級沒有專門安排寫話訓練,主要引導學生積累字、詞、句,為寫話打基礎。二年級安排了七次寫話訓練(如表1)。
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教材安排的寫話訓練我作了一些嘗試,下面是我的一點淺見。
一、無痕起步,對寫話有興趣
低段學生,在語言積累不多的情況下開始學習表達,確實是個坎,也難怪許多孩子一看到“寫話”這個詞就覺得碰到了難題,無從下手,知難而退,隨便應付。老師在課堂上應當想辦法,讓課堂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表達,輕輕松松寫話,嘗到寫話甜頭,從而對寫話產生興趣,不讓寫話一開始在孩子心里烙下“傷痕”。
如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中“我會寫”:看圖寫幾句話(觀猴山)。對此我在教學時設計了這樣的情境:
師:同學們,老師帶你們去動物園玩,開心嗎?
生:開心!
師:誰能用這個句式說一句話:今天,老師帶我們 ,同學們
。
(指名說或自由說一說)
師:請閉上眼睛,我們要坐車出發啦!
(一段音樂,配上開車動作)
師:睜開眼睛,我們到哪兒啦?看到什么啦?
接著指導學生觀察各種各樣的猴子,借助句式“假山上猴子真多呀!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指導說話。然后,把零散的句子連起來說成一小段話。
最后,請同學們以句子“今天,老師帶我們去動物園參觀,同學們真高興”為開頭,把說的寫下來,特別強調“剛才怎么說的就怎么寫”。這樣,孩子們在“無痕”中開始學習表達。
因為有了課堂上觀察與說話的基礎,孩子們有話可寫,一氣呵成。這樣的寫話活動,讓學生水到渠成地寫話,寫起來有趣,不讓“寫話”成為孩子們心中的異類學習活動。
二、課前實踐,寫周圍的事物
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寫一寫”:我想把自己在春天里的發現寫下來。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我把“寫話”變成學生喜歡的“觀察—交流—說話”活動。課前,我設計了觀察記錄卡(如表2),布置學生課前實踐觀察。
課堂上,先交流課前觀察的發現,指導孩子們把話說完整,然后連成句群,最后把說的寫下來。因為有了“觀察—交流—說話”的鋪墊,孩子們早已蓄勢待發,寫起來更順利。
而下冊語文園地三“寫一寫”:我們這兒的山很美。我寫山上的美麗景色。我們家鄉出產的板栗很有名,我要寫一寫。我布置孩子們課前觀察或訪談,課堂上同學們一樣寫起來很輕松。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留心周圍的事物并學習用語言表達。
三、淡化概念,寫自己想說的話
只要是上“寫話”課或“習作”課,學生便開始無精打采。因此,老師可淡化概念,去掉“寫話”標簽,采取各種手段讓孩子們體驗、感受、發現,打開思路,拓展思維,模糊寫話。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我會寫”:我想寫幾句心里話;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寫一寫”:這個學期快結束了,我要把自己在這學期的收獲寫下來。暑假就要到了,我想寫一寫暑假里的打算。如果課堂上出示干巴巴的寫話要求,讓學生說與寫,學生們肯定又被“嚇壞”了,什么叫“心里話”,什么是“收獲”,又該怎么樣“打算”,理性的概念確實難住了低段的學生。于是在教學“我想寫幾句心里話”時,先讓孩子們看了一段視頻,內容是一位小朋友過生日的場景,出示了小朋友寫的感謝爸爸媽媽的心里話當作范文。接著,創設了一個在學校里煩惱的情境練習說話:同桌,我想對你說 。然后,讓孩子們把說的內容寫下來,全班討論。最后布置作業:你想對誰說什么心里話?請寫下來。
四、巧用“口語交際”, 寫想象中的事物
低段學生是學習用書面語言表達的起始階段,學生存在不懂寫、不會用詞、前言不搭后語、搭配不當等很多問題。但是,低段學生的口頭語言比書面語言豐富,同時,口語交際也是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葉圣陶先生曾明確提出:“作文與說話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說話的經驗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彼J為:嘴里說的是一串包含著種種意思的聲音,筆下寫的是一串串包含種種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代表說話時候的那些聲音。因此,教師可以憑借口語交際的優勢,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零碎的語言組織起來,寫成一句或幾句完整的話。
教學二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七口語交際“自我保護”時,我聯系到該單元“畫畫寫寫”:畫一幅或幾幅畫,然后再把畫上的內容寫下來。我便利用此次口語交際資源指導學生由看單幅圖寫話到看多幅圖想象寫話。于是,在口語交際結束后,我讓學生把四幅圖上的內容寫下來,然后布置寫話作業:畫幾幅畫,把畫上的內容寫下來。學生因為有口語交際的基礎,便知道了把想象中的事情用幾幅相關的圖來表示,并寫下來,這樣更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低段寫話是學生今后習作能力的基礎,但是他們由于年齡小,認知水平低,這就需要老師在寫話課堂上,根據學生的特點,用他們易于接受的方式,讓他們在寫話實踐中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夯實他們的寫話基礎,打下扎實的習作基礎。
(作者單位:福建省武平縣萬安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