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茹(成都體育學院本部四川成都610000)
我國健美操研究
——基于知識圖譜分析
□趙亞茹(成都體育學院本部四川成都610000)
本文運用CiteSpace3.8R1軟件,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繪制我國健美操領域相關文獻知識圖譜加以分析,系統梳理我國健美操領域的核心期刊,發現該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了解作者間的合作關系,發現不同研究方向的學術團隊。為各科研機構(學校、團體)的科研成果、學術水平、權威性程度或機構間研究水平的差異提供數據依據。以期了解該領域的基本知識結構,演進的關鍵節點、熱點、前沿及發展新趨勢。
健美操研究知識圖譜發展趨勢
健美操運動進入我國以來,眾多學者對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可能受傳統研究方法的制約,目前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主要來自學者們對大量文獻的回顧及分析,以及自身對其的理解??茖W知識圖譜是一種有效獲取知識、發現知識和探測知識前沿的新手段和新領域,利用可視化的方法對我國健美操研究這一知識領域的結構與演變進行直觀展示。系統梳理我國健美操領域的核心期刊,發現該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了解作者間的合作關系,發現不同研究方向的學術團隊。為各科研機構(學校、團體)的科研成果、學術水平、權威性程度或機構間研究水平的差異提供數據依據。了解該領域的基本知識結構,演進的關鍵節點、熱點、前沿及發展新趨勢。
本文研究數據源于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檢索條件以“主題詞”進行高級檢索的核心類期刊,因為主題詞是最能說明文獻重點問題且代表文獻內容特征的關鍵作用的詞,檢索結果基本上包含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健美操相關文獻,我國健美操相關核心期刊共886篇,將文獻的題錄信息、題目、作者、出處、關鍵詞、摘要等按照txt格式進行打包下載以備數據處理和分析之用。
本文采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在中國知網檢索出來的自1992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的886篇核心期刊的論文為數據,運用由Drexel大學美籍華人陳超美博士開發的CiteSpace3.8R1文獻計量學可視化軟件,采用引文分析法、詞頻分析法、共現分析法、聚類分析法等文獻計量分析法。繪制出反應健美操研究領域的知識結構、演進路徑、研究熱點及前沿新趨勢的科學知識圖譜。從而展現出我國健美操研究相關文獻的外部特征,包括文獻的發表時間、作者、發文機構、發表期刊、所屬地區等內容;以及文獻的內容特征,包括主題詞、關鍵詞等。使人們得以理解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在科學知識版圖上的位置,進而為以后的研究者選擇新領域或選擇今后的學術近路提供方便。
3.1、一般情況分析
(1)我國健美操研究相關文獻作者分析。
通過文獻作者分析,可以自然地產生本領域的學術核心,發現該領域的學術帶頭人,獲得學科的重要信息。通過作者間的合作關系分析,能發現不同研究方向的學術團隊。
利用CiteSpace3.8Rl軟件,參數設置:Time Slicing為1992-2015,Years Per Slice為3年,Node Types為Author,TopN per slice為50,繪制出健美操的文獻作者共現圖譜。
發現張曉瑩、周建社等人為我國健美操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健美操的文獻作者共現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作者共現聚類分析,得到健美操的文獻作者聚類圖譜。有關健美操的文獻作者共被聚為大小不等的193個聚類,這些聚類反映了我國健美操研究作者間合作極少,僅有幾組研究者是穩定不變的合作關系,都在同一機構或是同學。
(2)我國健美操研究相關文獻的來源機構分析。
利用CiteSpaCe3.8Rl軟件繪制健美操的文獻來源機構共現圖譜,參數設置:Time Slicing為1992—2015,Years Per Slice 為3年,Node Types為Institution,TopN per slice為50。在機構共現分析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聚類分析可以得到健美操的文獻來源機構共現聚類圖譜。論文機構聚類圖中,文獻來源機構被聚為213類,與作者的聚類分析相同,這些機構基本上沒有什么交叉點,說明同質性很差,規模都極小,所以可以看出就該領域機構合作情況來看,情況并不樂觀,機構之間的合作較少,有也相對松散;相同省份的單位合作較明顯,跨地區的合作相對較少;缺乏共同的研究主題。同時,通過健美操的文獻來源機構聚類的時序圖,還可以清楚地看出各機構在不同年代的活躍程度。北京體育大學貫穿始終,最為活躍。廣州體育學院,成都體育學院在2004年以前的研究中有所貢獻,近年來比較匱乏。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近年的研究有了新勢頭。
(3)我國健美操研究相關文獻研究方向的分布。
通過研究方向的分布情況,可以了解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的研究方法與應用,對進一步拓寬其研究方法,深化其在各領域的應用或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具有重要意義。據統計,所獲取的文獻分布在38個學科領域,其中除體育類文獻發文量排在前列的學科包括醫學類和教育類兩大類。
3.2、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知識結構及演進的關鍵節點、熱點、前沿分析
要對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僅關注學術文獻研究的外部特征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對文獻的內容特征進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該領域的研究狀況。關鍵詞在一篇文章中所占的篇幅也許不多,往往僅有3-5個,但關鍵詞表示作者對于文章核心的概括和精煉,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因此對文章的關鍵詞進行分析,頻次高的關鍵詞常被用來確定一個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
(1)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關鍵詞共現分析。
利用CiteSpace3.8Rl處理來自CNKI數據庫的健美操研究領域的886篇文獻,得到該領域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其參數設置,TimeSlicing為1992-2015,Years Per Slice為3年,Node Types為Keywords,TopN per slice為50。
我國關于健美操的關鍵詞共有39個。毫無疑問,圍繞“健美操”主題詞進行的各相關研究涉及很多方面,主要集中在競技健美操、健美操教學與發展、對策、高校女大學生健美操等方面。此外,在研究初期以健美操教材選擇、終生體育、體育院校健美操的開展居多,之后就是心理健康、美學、健身、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的教學與訓練等。近期的研究方向逐漸擴展到健美操的市場化發展前景、高等學校健美操發展等,其主要人群對象為青少年與高校學生,同時,健美操相關產業、社區體育的重視度也越來越高。
(2)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知識結構及演進分析。
在關鍵詞共現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聚類分析可以得到健美操的文獻關鍵詞共現聚類圖譜(圖1)。以關鍵詞聚類分析來了解健美操領域的基本知識結構。
圖1 我國健美操研究關鍵詞共現聚類可視化圖譜
健美操相關文獻關鍵詞共現網絡共形成28個聚類,標識了該研究領域的基礎知識結構及其動態演進的過程。每一個顏色塊表示一個聚類,范圍內的節點都是屬于這個聚類的。由圖可知,我國健美操研究聚類有眾多交叉,主要聚類為競技健美操和高校健美操的教學與訓練。且與女大學生的形體等知識相互融合。由最初以健美操運動研究為主線,發展到現在對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競賽規則的研究。還應注意,要明確健美操領域的基本知識結構,還必須在此圖譜的基礎上大量的閱讀相關文獻,僅僅依靠圖譜提示的要點是遠遠不夠的。
(3)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前沿、新趨勢。
在前述健美操關鍵詞聚類分析中,由此可以推斷健美操教學與形體塑造、健美操發展趨勢、優秀健美操運動員的人格特征等成為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的新興趨勢。健美操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體育專業健美操課的教學,在教學與訓練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健美操隊運動員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響是一個有待研究的難題。將各種先進的訓練方法應用于健美操教學與訓練有助于健美操更加科學有效的開展。
(1)我國健美操研究相關文獻研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2-2000年是健美操研究的曲折起步階段。這一階段該領域的研究體系逐步建立。2001-2008年是該領域學術研究的快速發展階段,隨著各個機構的成立,規則的推出,競技健美操在此階段發展壯大起來。2009年至今是該領域學術研究的下滑階段,隨著科技的進步,健美操運動在多樣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只顧分支,沒有注意到基本理論體系的完善;
(2)我國健美操研究以基本理論研究為主流;以教學、訓練研究為科研根本,主要研究科學訓練與其他學科的交織以及百花齊放的教學、訓練方法;以創編研究為關鍵節點;以社會科學研究為新的進展,涉及到管理體制競賽規則等方面。該領域知識結構的構建不夠清晰,重難點不突出;
(3)研究表明,以張曉瑩等學者為代表引領我國健美操領域的研究,并以《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為重要文獻載體。顯然,北京體育大學是我國健美操研究領域的權威機構。各體育專業院校緊隨其后。各單位、作者間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強;
(4)競技健美操和高校健美操成為我國健美操研究的熱點問題??茖W有效的訓練方法,是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對競賽規則及難度動作的研究一直以來受到研究者們的青睞。為競技類項目選拔后備人才的研究也從未停止。高校健美操早已成為我國健美操運動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側重于探索教學規律、教學手段和方法,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先進的技術被應用于教學,同樣健美操的發展也需要先進的教學方法;
(5)基于體育在我國發展的新態勢,健美操教學與形體塑造將會更加緊密,對優秀健美操運動員的心理、生理特征的研究也越來越多,該領域社會化、科學化、生活化研究成為我國健美操研究的前沿問題和新的發展趨勢。
[1]何超.我國管理科學學科演進的知識圖譜研究[D].湖南大學,2012.
[2]王淑斌.中西醫治療2型糖尿病的知識圖譜分析[D].北京中醫藥大學,2014.
[3]侯海燕.基于知識圖譜的科學計量學進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
[4]劉智麗.對我國健美操理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2005,02.
[5]鄭月萍.我國健美操領域科研論文的現狀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02.
[6]賈燕,崔運坤.近五年健美操研究現狀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01.
[7]賀改芹.對我國競技健美操現狀及發展趨勢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01.
G831
A
1006-8902-(2016)-08-ZQ
趙亞茹(1991-)女,漢,山西臨汾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體操健美操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