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瑞 黃 霞 商世杰 劉 悅
(遼寧省沈陽市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科,沈陽,110034)
?
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影響分析
郭瑞黃霞商世杰劉悅
(遼寧省沈陽市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科,沈陽,110034)
目的:探討分析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4例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患者,采用隨機數法將其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其中治療組95例患者,采用康復訓練結合中醫針灸及推拿,對照組69例患者,僅采用康復訓練,研究治療后2組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情況。結果:2組患者治療前疼痛視覺模擬量表評分、焦慮抑郁量表評分以及Fugl-Meyer上肢運動功能評分等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疼痛視覺模擬量表評分、焦慮抑郁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組Fugl-Meyer上肢運動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組患者在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的評分(P<0.05)。結論:康復訓練結合中醫針灸、推拿可以有效提高腦死塞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減少焦慮抑郁的發生。
康復訓練;腦梗死;肩手綜合征
近年來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作為神經科的急性危重病,我國每年腦卒中患者中有約75%患者喪失勞動能力[1-3],尤其隨著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腦卒中發病年齡降低,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打擊。其中肩手綜合征是腦梗死患者發病后常見并發癥,我院選取164例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研究康復訓練對其生活質量及心理的影響,現將其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對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6月康復中心收治的進行康復治療的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患者164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8.9±7.4)歲,病程1~10月,平均病程(4.6±1.2)個月,梗死面積2 cm~3 cm,對患者采用病情嚴重程度評定標準以及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2]進行評價其中輕、中、重度分別為75、53和36例。采用隨機數法將其分為2組,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95例,其中男55例,女40例,年齡44~75歲,平均年齡(59.0±6.8)歲,病程1~10月,平均病程(4.9±1.5)個月;剩余69例為對照組,包括男35例,女34例,年齡43~74歲,平均年齡(58.3±8.1)歲,病程1~10個月,平均病程(4.1±2.2)個月。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診斷標準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滿足1995年去昂第四節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所制定的有關《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的相關標準,且患者經過頭顱MRI或CT確診,參照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制定的標準對患者肩手綜合征進行診斷,其中主要為掌指關節局部無外傷、感染等;癱手部皮膚潮濕、疼痛,發涼、發紫,伴肘、肩、腕關節活動受限;且排除關節肌肉病、肩關節周圍炎、肩關節活動受限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
1.2.2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為40~75歲,均符合上述診斷,參加本次研究期間生命體征穩定,神志清楚,配合查體及治療,可以較好溝通;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3排除標準1)患者腦梗死處于急性期,病情不穩者或存在腦出血;2)對合并出現如腦出血、腦外傷、腦腫瘤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3)合并出現造血系統、免疫系統或嚴重精神疾病的患者;4)對出現嚴重心肝腎等障礙的患者;5)排除治療過程中再次數顯腦梗死的患者。6)全身癱瘓、失語無法配合者;7)嚴重精神疾患及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患者;8)患方家屬配合性差或中途退出者。
1.3治療方法對2組患者均在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如控制好患者血壓、調節患者血脂以及預防血小板聚集等,并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預防其并發癥,輔助給以必要的營養支持。同時對2組均進行康復訓練:對患者運用墊軟墊等方式讓患者患側肩關節處于向上、向前姿勢,繼而有效防止患者肩關節退縮或下降,同時讓患者肘關節伸直、前臂旋轉,并調整腕關節使腕關節處于輕度的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同時對患者進行被動訓練,如在治療過程中輔助患者做肩關節的內收、前伸以及外展等活動,同時對患者拍打從而促進伸直。鼓勵患者進行自我輔助訓練,讓患者雙手手指握拳,健側帶動患側進行運用。治療組患者再此基礎上給予針灸+推拿+心理干預+康復治療的方法治療肩手綜合征,療程21 d。針灸主要選擇肩貞、天宗、肩髃、尺澤、肩井、阿是穴(以痛為俞)、內關、天泉、曲池、缺盆、合谷。患者推拿中捻法:患側手指;滾法:上肢:沿患側上臂外側經肘關節、前臂外側至手背;點法:曲池、肩髃、外關、合谷、手三里;掌揉法:患側手背、足背;關節被動活動:上肢:指關節、掌關節、肘關節、肩關節。心理干預:包括給患者播放舒緩的音樂,與患者溝通交流病情,多鼓勵表揚患者幫助其建立康復信息,并請既往治療效果較好的患者幫助進行教育宣講。
1.4療效評價對本臨床研究的所有患者在進行康復訓練后1個月對患者進行療效評價,其中對患側上肢及手功能的測定采用Fugl-Meyer(FMA)進行手功能以及患側上肢的評價。患者肩部疼痛采用視覺模糊法進行評價[6]生活質量評定:采用健康調查簡表量表(SF-36)評價。心理狀況調查采用綜合性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計算HAD總分值。
1.5統計學方法對本臨床研究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8.0進行統計學分析,對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對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設定為a=0.05,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2組患者一般臨床治療比較對2組患者治療一般情況比較,結果提示,2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年齡、性別、患病時間以及病情等情況比較均無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臨床治療比較(n)

表2 2組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表3 2組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2.2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FMA評分及HAD評分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VAS評分、FMA評分及HAD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HAD評分、FMA評分、VAS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3、4。

表4 2組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
注:表示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2.3對2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結果提示,治療組患者在接受系統性康復訓練后期軀體各項生活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其又叫做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作為常見了腦卒中后并發癥,其對患者治療預后具有嚴重的不利影響,其嚴重影響了患者治療后患側肢體的康復[7-8]。
現階段對SHS的研究表明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目前研究表明導致腦卒中后SHS的原因可是由于腦卒中導致患者中樞損傷繼而導致交感神經系統障礙,肩關節正常結構功能改變導致局部受損等[9-10]多項研究表明,卒中患者往往具有情緒異常現象[11],在并發肩手綜合征之后,會進一步加劇負性情緒,進而表現出悲觀、焦慮、抑郁等的心理狀態。研究認為減輕患者焦慮等的負性心理可降低對機體造成的負面影響,同時可減輕疼痛及增加免疫功能。此外,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會對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造成直接影響[12-13],而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給家庭及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所以早期給予康復訓練有效恢復患者行動能力,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尤為重要。
我院康復中心在康復訓練中結合中醫針灸、推拿和心理干預幫助患者恢復。為判斷康復治療的效果,我院采用VAS疼痛量化評分表及FMA評分判斷患者患肢恢復情況,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治療前2組患者VAS評分、FMA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治療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組FMA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疼痛減輕較明顯,并且患側上肢及手功能恢復也較好,這與林任等[14]專家研究結果相符合。同時,我院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的HA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而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治療后治療組患者抑郁焦慮情況得到較好緩解,同時生活質量也較好提高,這與王弋平[15]專家研究結果相符合。
綜上所述,康復訓練結合中醫針灸、推拿可以有效提高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減少焦慮抑郁發生。
[1]章水晶,周旦,倪菲琳,等.改良中藥熏蒸對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7(5):635.
[2]余智.推拿結合循經往返灸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4,11(11):1689-1691.
[3]張莉,陳眉.綜合療法治療腦卒中患者37例臨床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3(6):792-793.
[4]王新德.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5]趙素萍.針刺聯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40例[J].河南中醫,2014,34(9):1823-1824.
[6]宋曉磊,李瑞青,許永亮.針刺結合穴位埋線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4,28(3):459-460.
[7]李樂軍,陳麗萍,劉曉麗,等.中藥泡洗結合針灸推拿和康復訓練對腦梗塞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1):173-175.
[8]崔麗娜,溫春娣,李玉玲,等.艾條灸法治療肩手綜合征的效果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上旬刊,2012,3(10):30-31.
[9]王雨燕,王顯達,麻虹,等.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9):1071-1072.
[10]田向東,王猛.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中醫藥治療[J].中華針灸電子雜志,2014,3(1):20-22.
[11]鄭改凡.腦卒中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及心理護理干預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17):134-135.
[12]袁威,趙振.綜合療法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38例療效觀察[J].國醫論壇,2010,25(6):27-28.
[13]潘德祥,張雯,金海濤,等.中藥熏洗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80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0,19(1):32-33.
[14]林任,陳麗麗.中藥熏蒸聯合肢體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后肩手綜合征患者疼痛、水腫及肩手功能活動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4,34(7):1282-1283.
[15]王弋平.身心整體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15,27(1):128-129.
(2015-10-14收稿責任編輯:徐穎)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Shoulder Hand Syndrome
Guo Riu, Huang Xia, Shang Shijie, Liu Yue
(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of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Shenya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enyang110034,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CI(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shoulder hand syndrome. Methods: To conduct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64 CI patients with shoulder-hand syndrome in our hospital. Then randomly divide them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cludes 95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s 69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rehabilitation. After treatment,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of pain visual analog scale score, Fugl-Meyer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score 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while fter treatment, pain visual analog scale scor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Fugl-Meyer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massag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I patient with shoulder-hand syndrome and reduc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habilitation; Infarction; Shoulder-hand syndrome
遼寧省教育廳科研項目計劃(編號:L2010365);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3787848)
郭瑞(1980.06—),女,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腦病,E-mail:862707015@qq.com
劉悅(1979.04—),男,研究生,主治醫師,副主任,研究方向:康復治療方面研究,E-mail:cheetahphenix@163.com
R247.9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6.0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