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
所有人都跟支付寶說,你要專注,你不要學微信,你沒有社交基因。支付寶說:“我不想等死。”
支付寶9.9版如期發布,惡評也如期而至。
前支付寶首席產品設計師白鴉認為,改一次版,就讓用戶找不到自己常用的功能,這是以公司意志強奸用戶意志,是對用戶的極大不尊重。無論外界怎樣吐槽,支付寶人決不會改變他們的想法。這其中也會有一些妥協,比方你批評說,企圖通過增加一個天氣模塊來提高用戶打開率,純屬做夢,他們會虛心接受,并在第二天的版本中去掉天氣模塊。如果你批評說,支付寶企圖通過引入用戶關系來建立一個所謂的生活圈,這純屬一廂情愿,他們會笑笑,然后繼續嘗試。
人人都知道,阿里系沒有做社交的基因;人人都知道,錢包里面不是個打情罵俏卿卿我我的合適場所;人人都知道,社交切入支付屬于順水推舟,支付切入社交屬于緣木求魚。人人都不看好,支付寶仍然一意孤行,堅持往絕路上走,這一定有不得不這么干的理由。
支付寶曾經那么牛逼,一如曾經不可戰勝的泰森。通過擔保交易,讓缺乏任何信任基礎的C2C電子商務,在十幾年前的中國開始大行其道。快捷支付的推出,是把中國幾乎所有的重要銀行,從觀念到設施一家一家全部搞定的結果。這個結果讓用戶很爽,但支付平臺卻幾乎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讓微信支付這樣的后來者省去了逐家與銀行溝通,從頭開發部署快捷支付基礎設施的麻煩。余額寶更是把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邊界推進到一個新領域,一個新高度,余額寶中的錢甚至可以無需取出,直接當現金花,這種便利至今難覓對手。
就是這樣一個不可一世的支付寶,如今經常自省的問題卻是:支付寶靠守成能否守得住?對于負責支付寶業務的螞蟻金服務國內事業群總裁樊治銘來說,答案顯而易見:沒戲。
我家樓下的水果店,柜臺上貼著兩個二維碼,可以分別用微信或支付寶掃碼支付。我問女店主,掃哪個碼的人更多?她答:“九成以上是微信。”一葉知秋。
作為月活躍用戶數位居國內前三的移動應用(據易觀千帆統計),如果支付寶不主動攻出去,而是繼續固守支付“本分”,別說制約微信支付,恐怕連現有的地位都難保。“如果支付寶只有支付、理財、繳費、轉賬、信用卡還款這些功能,你打開它的頻率能有多高?”樊治銘反問那些讓他保持專注、保持純粹的人。他的意思是,你可能真的喜歡那樣一個支付寶,但你肯定不會經常用它,而且慢慢地,你會把越來越多的支付場景轉移到微信上。“為什么你們不讓微信保持專注?”
在外界認為支付寶仍然足夠強大的時候,支付寶的管理者卻分明感受到了死亡的氣息。這就是你覺得支付寶一直在折騰,而他們卻樂此不疲的原因。沒人想死,沒人會知道自己要死了還一點都不掙扎。他們覺得自己找到了癥結,并且開出了唯一正確的藥方,只是藥物見效需要點時間。
我當然完全不認同他們的藥方,我認為他們正在做一件自己不懂并且肯定做不好的事,這么做救不了支付寶,甚至可能讓支付寶死得更快。但有一點我和樊治銘的判斷是一樣的——支付寶危機深重,不改變根本沒有未來,不折騰真的能死。
“你們要的那個專注的、簡捷的支付和金融工具,我們肯定會按你們的需求做,只是它不叫支付寶,它叫螞蟻聚寶。”樊治銘說。按樊治銘的構想,將來支付、理財等金融功能全部轉移到螞蟻聚寶,支付寶徹底變成一個大數據支持的完全場景化的生活服務平臺。好吧,我無法想象一個名叫“支付寶”的東西竟然沒有支付功能。但是支付寶是你們的,你們給自己診病開藥,醫死了也是你們自己的事。
但我真心希望支付寶活著,并且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