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軍
模式邏輯:連接攝影師、模特、普通用戶,相互“約拍”,從報酬中抽取提成。
攝影行業主要有4個痛點:單價高、品類少、服務體驗差和趨于模板化。要是在10年以前,傳統影樓以其80%的行業份額,或能將這些痛點一一隱藏起來。而10年后的現在,傳統影樓和個人工作室的市場份額基本上平分秋色,加上消費者需求的升級,場景化服務的匱乏等原因,這些痛點已經暴露無遺。
場景假設
一個最普遍的場景:你旅游的地方風景優美,正想拍幾張照片發朋友圈,卻愁于身邊的男友只會把自己拍丑。這時打開一個手機App,發現身邊正有一個攝影愛好者……
以此,創始人鄧嘉業推出了一拍App,希望打造全品類攝影O2O,對用戶進行個性化服務。通過連接攝影師、攝影愛好者、模特以及普通用戶,一拍App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發起約拍。為了充分滿足用戶的立體化需求,一拍App更傾向于社交化,提倡用戶將自己的獨特需求提出來,進行交流和磋商;也會開辟專門欄目,供用戶分享照片與心情,從而獲得新朋友或生意。
用戶連接
一拍App作為一個平臺,攝影師和模特可免費入駐,并上傳攝影作品進行展示,有助于流量引入。對于申請入駐的攝影師和模特,一拍App采取“寬進嚴出”的模式。只要提交入駐申請,平臺都會通過。但在之后的約拍中,如有違規行為,都將會被請出平臺。
而作為一個普通的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在一拍App上約拍不同風格的攝影師。攝影師與模特之間也可以根據個人的要求,達成互約。用戶之間通過在平臺上的溝通,商定拍攝時間和價格。針對攝影師與用戶的約拍流程,拍攝完成后,攝影師進行一段時間的照片修剪,之后會將照片上傳至一拍App,用戶下載了照片即標志著交易完成。攝影師會實時收到用戶早已支付在平臺上的約定報酬,而一拍便從中提成得利。當然,當攝影師需要模特時,或模特需要攝影師時,其約拍流程也是如此。
目前,一拍App已入駐攝影師2 000多名,月成交500多單。約拍成功率約40%,費用互免占20%左右,客單價也很親民,一般200元到300元。
觀察者點評:
自從馬化騰提出微信要連接一切,要做人與企業、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者,“連接”這個詞,就被創業奉為圭臬。連接是個好東西,因為可以讓能量流動。
比如這個一拍App,連接攝影師、模特、用戶之間的需求,這是好事。我其實有段時間特別想給我的團隊以及我個人找一個專業的攝影師。作為創始人,我經常需要一張官方照片,但都是個人拍攝,的確上不了臺面;去照相館,好像也不至于這么興師動眾。所以,如果我當時下載了一拍App,他們就多一個訂單了。
不過,此類垂直App,也可以說是垂直O2O,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用戶需要你連接,但連接完成,你就沒有用處了。我一旦跟攝影師建立連接,就不需要再用這個App了,除非對這個攝影師不滿意,但是如果不滿意,我更不會用了,因為我會覺得平臺不靠譜。
這就是一個死循環。
導致死循環的原因就是連接的力度太弱,我有需求,但是不至于那么大、那么多。誰會有更多的需求呢?
對拍攝需求量大的電商公司,它們需要各種風格的模特,雖然有御用攝影師,但改換風格的需求還是挺大的。所以,B2B的需求更大一些,B2C的需求黏性和連接力度不夠,復購率不高,誰沒事出個門,還需要攝影師啊?
要想增加連接力度,就需要更多的服務,比如照片免費打印、供圖免費修剪等。
記住,對于垂直O2O,連接力度就是你的生命力度。